时间:2025-07-16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60702+
所在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北中街路116号中街盛京龙城1F-西区119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4-84181111
简介信息:豫亲王府是沈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北中街路116号中街盛京龙城1F-西区119, 所属沈河区区号是21010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中街内
靠近皇城街道内
靠近盛京龙城西区内
距离12.2米的北中街路北
距离138.9米的正阳街/北中街路(路口)东
距离269米的天池西
热门评论
[糖果]导航:中街盛京龙城西区一楼。[鸭子]体验:一座仿古的建筑,直立在商场的最中心,外表装饰的十分用心,内部略有些简约,想来应该是给人拍照打卡所用,推荐大家上二楼拍起来更为出片。[憨笑]总结:拍照打卡不错的选择。
里面不太大的地方。豫亲王,即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母亲为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多铎率兵镇压叛奔喀尔喀的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腾机特等。顺治四年(1647年),进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顺治六年(1649年)三月,因天花而薨,年仅三十六。顺治九年三月,追降郡王。康熙十年,追谥。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诏配享太庙
沈阳现存比较完整的王府之一,在盛京龙城一楼,豫亲王府。即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的府第,俗呼"十王府"。多铎王府是一座长方形两进院落,正门南向。至今仍保留一座石雕的影壁,石质呈红色,显系本溪一带所产的"红小豆石",与今沈阳故宫崇政殿前石栏杆中的一些栏板的材质相同。豫亲王府内有两颗巨大黄金树,场景设计很棒,两侧有乾隆下江南,雍正东巡图,与两侧陈列售卖的文创商品完美融合。[评友]
🏠豫亲王府📍北中街路26号,盛京龙城西区一楼豫亲王府,在中街盛京龙城的老街里,紧挨着汗王宫遗址陈列馆,面积不大,展品很少,都是免费参观。豫亲王府主人多铎,是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一部分石雕是在地面的玻璃罩下面,只能大概参观一下。记得早期还有些画像和文字资料。
豫亲王府与位置在中街盛京龙城西区一楼是沈阳城内唯一保存下来的王府遗址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融合了满汉两种文化元素豫亲王府始建于清朝是豫亲王多铎的府邸多铎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在清朝建立初期有杰出的军事贡献随着历史的变迁豫亲王府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部分建筑得以保留至今在豫亲王府内可以参观主要建筑如正殿后殿东西配殿等正殿展现了清代王府的庄重与威严后殿则是豫亲王及其家族的居住之地充满了历史生活的痕迹东西配殿则体现了清代建筑的精湛工艺正殿居中有一面石雕影壁国家一级文物原件保存于沈阳故宫贯通玻璃甬道石砌台阶之前有遗址老照片物件现在是沈阳故宫博物院上海豫园文创周边联展不用购买故宫门票即可买到正品非遗文创郎世宁的竹荫西狑图小木雕摆件蛮考究的四壁貌似还有裸眼3D大气磅礴的工笔卷轴
豫亲王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十五子多铎的王府,多铎于崇德元年被封为豫亲王,推测王府当建于此时。多铎是努尔哈赤最年幼且受宠的嫡子,他战功赫赫,被皇太极封为豫亲王,这一封号世袭罔替。豫亲王府历经275年,共封袭13位豫亲王。豫亲王府遗址位于沈阳,在沈阳汗王宫南侧不远处。2012年在沈阳中街发现的清代遗迹被考证为豫亲王府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占地2000余平方米(另有说法为1980平方米),发现清代早、中期、晚期和民国等四期遗址。清晚期遗址保存较为完整,由正房、东西厢房、南北通甬道、影壁广场和围墙组成。豫亲王府为带有满族特点的高台院落建筑,院墙东西宽约44米,南北在45米以上,接近于正方形。从王府的正门进入,需从一条近30米长的甬道通往正房,前后院落被一个影壁广场分隔。豫亲王府内保存下来的石雕影壁为国家一级文物,现保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院,上面有“封侯挂印”“位高禄重”等图案。辛亥革命后王府败落,1916年末代豫亲王端镇的母亲佟佳氏将王府卖给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公司,美国人将其改建成协和医院。如今豫亲王府已消失,只剩门前元代卧狮,但豫亲王府遗址仍是研究沈阳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盛京龙城外面有一个豫亲王府的遗址。可以下到里面去看一看,我很喜欢墙壁上的时刻,刻画的栩栩如生,有种浮雕的立体感。由于是地下的建筑,所以里面光线很暗,不适合拍照,但并不妨碍参观,也可以去静静的感受历史的厚重感。
豫亲王府在盛京龙城里,看着还可以,是后期建的,但是里面的地面是被保护的,应该是遗址保护,当然除了遗址保护,周围还有一些文创产品,价格还可以,服务也行,感兴趣可以看看,溜达溜达;当然复古街区也不要忘记逛一逛,是很适合拍照的说~
原本只考古出5000年前的龙图腾,但现在考古出来了8200年前的龙图腾,同时也被证实了辽宁省是龙图腾的发源地!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其起源和演变一直是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更是那些沉默不语、却充满生命力的遗迹和文物。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聆听[爱心]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其起源和演变一直是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图片,更是那些沉默不语、却充满生命力的遗迹和文物。它们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聆听[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