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9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90514+
所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692号(团结新村地铁站E口步行43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931-8651800
简介信息:兰州城市学院(东校区)是兰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692号(团结新村地铁站E口步行430米),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5-29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90514+
所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692号(团结新村地铁站E口步行43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931-8651800
简介信息:兰州城市学院(东校区)是兰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692号(团结新村地铁站E口步行430米),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兰州城市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普通全日制本科大学,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兰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上世纪40年代创办的培黎石油学校。学校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安宁区,风景秀丽、环境幽雅。学院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0.9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9165万元,图书馆藏纸质图书88.87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2960种,电子期刊8500余种。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645人。中文名兰州城市学院英文名LanzhouCityUniversity简称兰城院创办时间1958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属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所属地区甘肃兰州现任校长陈晓龙知名校友孙茜、潘石屹、贾廷权等主管部门甘肃省人民政府校训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主要院系文学院、数学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等学校地址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学校代码10737主要奖项全国文明单位 全省卫生先进单位 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兰州市园林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兰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大典型单位 甘肃省文明单位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办学历史合并前兰州师范专科学校1904年,甘肃文高等学堂(师范馆)创建。1906年,兰山书院更名为甘肃省立优级师范学堂。1911年,甘肃省立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甘肃两级师范学堂。1911年,甘肃两级师范学堂更名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1913年,甘肃初级师范学堂更名为甘肃省立师范学校。1914年,甘肃省立师范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6年,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更名为甘肃省立兰州师范学校。1949年,甘肃省立兰州师范学校更名为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1958年,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升格为兰州师范专科学校(作为校方认定的学校创立时间)。1961年,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改建为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1962年,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停办。1971年,甘肃省兰州师范学校复校并更名为兰州师范学校。1977年,兰州师范学校(专科班)创建(合署)。1978年,兰州师范学校(专科班)升格为兰州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兰州师范专科学校独立办学。1992年,兰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黎石油学校1942年,培黎工艺学校创建。1943年,培黎工艺学校更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1950年,山丹培黎工艺学校更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1953年,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更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1956年,培黎石油技工学校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1957年,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兰州石油技工学校。1985年,兰州石油技工学校(部分)改建为培黎石油学校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1984年,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创建。合并后2003年,培黎石油学校并入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兰州城市学院。2007年,甘肃省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兰州城市学院。办学条件院系专业2014年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培黎国际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教育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传媒学院、数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培黎工程技术学院、培黎石油工程学院(培黎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北方汽车工程学院15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或专业方向42个。学术研究科研成果2006年至2012年,学院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172篇,其中SCI172篇,EI64篇,CPCI-S17篇,CSCD185篇,CSSCI317篇,北大核心363篇。出版著作40部,主编教材109部,参编教材106部。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获批经费174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获批经费507万元;承担省部级项目65项,其中社会科学类46项,获批经费103.6万元,自然科学类19项,获批经费75万元;承担地厅级项目274项,获批经费305.4万元。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共计3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6项;获得地厅级科研成果奖共计55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2项,12项被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