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2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01120+
所在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025县道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55-4881010
简介信息: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马鞍山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025县道, 所属含山县区号是34052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铜闸镇内
靠近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
距离2.5米的X025
时间:2025-11-2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01120+
所在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025县道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55-4881010
简介信息: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马鞍山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025县道, 所属含山县区号是34052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铜闸镇内
靠近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
距离2.5米的X025
热门评论
今天打卡了凌家滩遗址博物馆,真的超出预期,太值啦👏这座博物馆是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点项目,一进来就能感受到它的用心。建筑外观取意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金龟玉版”,独特又有文化内涵。馆内集中展出了约1100件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其中100多件还是首次公开展出的珍贵文物呢。像首尾相连的双面圆雕玉龙、刻有八角星纹的玉鹰、造型生动的玉人,每一件都精美绝伦,工艺之精湛让人惊叹古人的智慧。展览还特别聚焦07M23号“王者之墓”出土文物,通过动态演示葬仪研究成果,仿佛让我穿越回了五千多年前,看到了凌家滩部落首领的生活场景。基本陈列分为总序、鉴往知远、玉耀长河、文明互鉴四部分,运用了人工智能、裸眼3D等先进技术,打造出文物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的沉浸式体验,让我对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一定不要错过凌家滩遗址博物馆,绝对能让你大饱眼福,收获满满👍
5300多年前的“基建狂魔”和“LV工匠”?安徽凌家滩,简直是穿越级的存在!都说中华文明五千年,凌家滩就是最硬核的证据之一🔥。它不在黄河流域,而是在安徽,默默发育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史前“古国”。来这里不是看土坑,是来感受一场降维打击:◾️古代的“高定工坊”:这里的玉器,精美到让人怀疑年代。玉猪、玉龙就算了,最绝的是那个“玉龟+玉版”套装,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八卦图”和洛书雏形!📐五千多年前的先民,已经在思考宇宙和天命了,这思想高度,跪了!◾️神秘的“超级工程”:巨大的祭坛、等级分明的墓葬区,还有用“混凝土”(红烧土块)建造的疑似宫殿基础……这规模和规划,绝对不是什么原始部落,分明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的早期文明!
凌家滩遗址,距今5800—53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一处超大史前聚落,总面积超过220万平方米。从凌家滩出土的千余件精美玉器可以看到,此地的玉器直接影响了良渚玉器,对商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5年12月的一天,凌家滩村民万传仓的母亲去世,村民们在村北上岗顶部挖圹做坟时,发现了一批玉器、石器和陶器,并于次年春交到含山县文化局。这批器物共51件,其中玉器26件、穿孔石钺12件、石锛13件。含山县文化局将情况上报安徽省文物考古所,考古所派杨德标和张敬国前往凌家滩进行考察。经考察,他们认为,凌家滩遗址发现的玉器、石器、陶器比较少见,玉器大多以鸡骨白透闪石为主,有的器形属首次发现;石器光亮照人、器形规整,钺、斧、凿等器物的刃口没有发现使用痕迹;陶器胎较薄,火候较低,泥质陶居多。凌家滩遗址地下可能埋藏有重要遗迹。1987年,由张敬国负责,会同巢湖地区文化管理所、长岗乡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对凌家滩遗址进行试掘。这次发掘共清理4座墓葬,发现大批形状奇特、工艺复杂的玉器和石器,确认这里是一处史前时期墓地。这为20世纪80年代探讨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材料。1990年,牟永杭、吴汝祚根据苏秉琦先生的提示,以80年代红山、良渚的发现为主,兼顾凌家滩新发现,提出了中国“玉器时代”的观点。于是,在中华文明中从未被记载的这颗史前明珠逐渐被大众认识。凌家滩玉器工艺具备后世玉器制作的各种技术。线切割是当时最主要的切割技术,片切割已有一定程度运用。多种钻具交替使用以加强钻孔深度,这是一大创新。以线锼为特点的镂雕技术开启新风,刻槽、拼接、掏膛等技术在同时代诸文化中也较先进。凌家滩玉器种类丰富、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大多具备随葬礼仪性质。目前,凌家滩出土的玉器有一千二百余件。类型以环形器(环镯、小璧)、半环形器(玦、璜、珩)、管为主。还有半球形、月牙形等状的饰品,应是利用边角料加工而成。这些小饰品可能是作为附属物与服饰、仪仗用品配套使用。另有玉人、玉龙、玉龟、玉鹰、玉虎及神秘的刻图玉版。这件长方体刻图玉版出土时被夹在玉龟背甲与腹甲之间,仅11厘米长,规整精致。中间凸起的位置是玉版的核心,整个刻图分内、中、外三个层次,最内层是一个八角星纹,用一个小圆圈围绕。中间层是8个大致相等的圭型图案,再用一个较大圆圈围绕。外层有4个圭型图案,圭尖指向玉版的四角。有学者认为,玉版与玉龟同出的现象,与文献记载的“元龟衔符”、八卦有关;也有学者根据圭型图案指示的方向与边缘的不同钻孔数,认为这一现象与方位数理有关;还有学者认为与天文观象授时有关。但因玉版图案复杂,它的具体含义已难分辨。不过,后世盛行的天文、方术中所使用的一些实物与它相似,比如日晷、木式盘等。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的地盘布局,也与它十分相似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红山文化玉器发达是在晚期阶段,距今5500-5000年间,与凌家滩文化的玉器年代相近。因此,二者的关系更多的可能是共时互动。凌家滩石器也很发达,只不过没有玉器那么耀眼。凌家滩的玉、石制作,晚期沿长江向东、西两个方向大规模辐射。良渚文化早期、薛家岗文化晚期分别承袭其理念。良渚早期文化突出“以玉为尊,以石为辅”,薛家岗晚期文化则是“以石为主,以玉为辅”。凌家滩玉器影响了良渚玉器。以瑶山为代表的良渚文化早期玉器,具有凌家滩文化风格。与凌家滩相比,良渚早期玉器受尊崇程度更胜一筹,礼仪内涵更加丰富,玉器种类、工艺、使用方式都达到了史前巅峰。以千年时间的宏观维度考察,玉文化呈现由东向西的传播过程。距今四千多年前,东部地区玉文化衰落,齐家文化玉器大放光彩,不仅有玉璧、玉琮、多璜联璧、玉锛、玉凿等器形,还有其他区域少见的有领玉璧、牙璋等极为精致的器形,最终汇入商周文明,成为重要的礼仪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