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6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60716+
所在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10-88964661
简介信息:大悲寺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 所属石景山区区号是11010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八大处内
靠近苹果园街道内
靠近八大处公园内
靠近大悲寺内
时间:2025-07-16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60716+
所在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10-88964661
简介信息:大悲寺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路3号八大处公园内, 所属石景山区区号是11010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八大处内
靠近苹果园街道内
靠近八大处公园内
靠近大悲寺内
热门评论
大悲寺是八大处的第四处寺院,原名隐寂寺。创建于宋辽时代。该寺独处丛林深处,层层殿宇依山势递升,错落有致,山门南向。大悲寺的首层建筑是山门殿,硬山正脊灰筒瓦顶。檐下饰有丹青彩画,殿脊正中装饰“百鸟朝凤”砖雕图案。正檐下嵌有一方汉白玉寺额,上面镌着“敕建大悲寺”五个大字,字体健劲,是康熙皇帝御笔。寺额下是汉白玉券门,自下而上对称浮雕白象、雄狮、腾龙、翔羊;门楣正中雕饰着三尊神像,正中一尊人面鸟喙,是佛经中大鹏金翅鸟的应化形象。券门两旁是石雕花窗,饰有蘷龙和忍冬草花纹,优美而庄重。两侧正脊门楼造型也很精致。
北京八大处的大悲寺,历史悠久。寺内建筑古朴,层层殿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有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普贤殿,文殊殿,药师殿,许愿还原台等等。这里环境清幽,梵音袅袅,是一处能让人心灵得到宁静与慰藉,感受佛教文化魅力的胜地。
一定不要错过八大处的大悲寺以前时间紧只去了舍利子塔参拜在溜达溜达这次爬了几个处去了大悲寺很惊艳这里的人也很好一定往后走可以看到这面雕刻心经的石墙对面的观音菩萨是韩国送的还有瀑布溪流这座四层高的楼阁拍出来也很好看壮观寺里各个大殿都值得去看看非常棒5.3还遇到了斋饭~
走到八大处的大悲寺,一进去就被震撼到了!整体来说这座庙宇面积超大,是崭新的建筑,气势十足,能看出是真土壕!红墙金瓦在阳光下亮堂堂的。寺内佛像庄严肃穆,香火袅袅,安静又祥和。看到很多僧人,还有巨大的佛堂,伴随着诵经声逛一圈下来,内心特别平静,徒步的疲惫都消散了,绝对是个值得打卡的好去处!
八大处公园之四处大悲寺始建于辽金时期(1033年),原名为隐寂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建后改名大悲寺。乾隆六十年(1795年),再度重修。大雄宝殿内两侧十八罗汉,据寺僧相传,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所塑观音殿前的两棵银杏树,植于明代,树龄600余年
八大处大悲寺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古朴的殿堂透着岁月的厚重。香炉青烟袅袅,与松柏清香交织。正殿供奉的千手观音金身庄严,低眉垂目中尽显慈悲。虔诚的信众轻声诵经,木鱼声伴着檐角风铃,更添几分禅意。寺内古碑林立,记录着这座古刹的沧桑历史,让人不禁驻足静思。
如果让我来选八大处中最值得来的两处,那必然是第四处的大悲寺和第八处的证果寺。证果寺为什么值得去暂且不说,大悲寺最值得去的原因就比较直白了:管饭,有素斋。之前有一次来八大处,爬到大悲寺的时候正好是中午十一点左右,正好四下没有什么人,只有我自己靠在山墙上休息,这时出来一位女士给了我一分素斋,说是有缘者得之。让我觉得无比幸运的同时,也得知这里可以有素斋吃。这里的素斋十一点左右开始,但是十点半左右就可以进入五观堂坐下等待了,男女分坐,安静止语。这里的斋饭菜品比我吃过的戒台寺要丰富很多,除了白菜萝卜等几种主要的素菜和米饭馒头花卷包子等主食之外,还有包括酸豆角、豆腐干、花生等好几种咸菜配菜可以搭配,对于我这种馋人来说,非常满足了。(实在是没好意思在这种环境大肆拍照)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素斋不一定合口味,但对于我这种无肉不欢还不吃白菜的人,却总被寺院环境和气氛所吸引,可能也是一种佛缘吧
大悲寺,一座隐于都市喧嚣之外的宁静古刹,以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而闻名。这里不仅是信徒们寻求心灵慰藉的圣地,也是游客感受传统文化之美的绝佳去处。寺内大悲咒的唱诵声,低沉而庄严,仿佛能洗净尘世的烦恼。大悲寺的每一砖一瓦,每一尊佛像,都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与宗教的神圣,让人在宁静中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大悲寺[抱拳][抱拳][抱拳]寺院内清净、优雅。
北京石景山大悲寺(四处)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翠微山东部西山八大处公园内,1957年10月28日大悲寺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石景山大悲寺是“八大处”的第四处寺院,旧名“隐寂寺”,始建于辽金时代(公元1033年),明代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在原有两层大殿后增建了大悲阁供奉观世音菩萨。有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一块碑记,上刻建寺经过:“今隐寂寺者,在都城之西,其地直圆,通翠微之界,山势至此,冈陇盘回,风气郁积,有树木泉源之胜,四方云水缁流,多集其间,寺后有余地,遂起为大悲阁。”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重建寺院,改为“大悲寺”。清代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再度重修。大悲寺在元、明两代皆为名刹,清代康熙、乾隆时期香火尤盛。康熙帝几度幸临此寺,召见慧灯和尚,并赐诗,赐“敕建大悲寺”匾额等。清帝对大悲寺恩宠有加,乾隆帝也曾赐住持古梅和尚诗。
大悲寺三十多年,唯一不变的就是观音殿的观世音菩萨。很有年代感。院内有大悲寺石碑,可详解历史。很多人找不到韦陀殿,就在四大金刚殿出来上方牌匾。大悲寺四大金刚,五大菩萨,三世佛,十八罗汉均有。观音殿上方后建建筑药师殿内,有十二生肖护法。很多人找不到生肖标注,从护法像的腰带处就能寻找到自己对应的生肖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