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1-2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81101+
所在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7区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10-61393049,010-61393475
简介信息: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7区1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4-11-2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81101+
所在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7区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10-61393049,010-61393475
简介信息: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7区1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展示及传播古燕国历史文化为宗旨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馆内除了展示精美的燕国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漆器、陶器、玛瑙、甲骨等,还原址保留了4座燕国贵族墓葬与车马坑。特别是堇鼎、伯矩鬲、克盉等重要文物,为不可多得的珍品。
从源头了解北京。西周燕都博物馆博物馆以其丰富的藏品而著称,展出的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和甲骨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座原址保留的墓葬和车马坑。这些藏品不仅展示了燕国古都的繁荣景象,还揭示了北京城市的文化起源和燕国对北京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颇具特色,采用了对称四合院式布局,中心主体建筑受周代“明堂”特点的启发,用五组四角攒尖式大屋顶覆盖。四周的展室则是单层建筑,采用平顶和出瓦檐的形式,营造出古代建筑的风貌。
西周燕都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东,博物馆内展示了精美的燕国青铜器、玉器、原始瓷器、漆器及陶器等,还展示了原址保留的4座燕国贵族墓葬与车马坑。如果带着小朋友,可以参与一下博物馆的文创活动。因为西周燕都遗址本身还在正常开展考古工作,所以董家林村路口有时候不让开车进入,需要说明是约好博物馆才能进去,加上此博物馆半身比较小众,所以提前电话咨询预约很有必要。
【圣圣0926】从东城区开车60公里才能到,单程70分钟。全国文保,如图3,文字介绍还不错,展厅里的青铜器全是复制品。院内的厕所挺干净。有给盖章的地方,还能拓印(孩子玩这个的居多),没有文创可买。馆前停车免费,博物馆在一个大村子里,进村需纸质登记。到了博物馆门口,需要当场扫马预约后,才能进馆。想刷证件或手工登记,保安不让⊙∀⊙。图5这个水管,比我们楼的还粗。这差着2000多年呢。不过,看图2,搁2000多年前,要想吃上牛肉,好歹得当个诸侯才行。【圣圣0926】
这个博物馆就在燕都遗址琉璃河,在北京市的房山区,位置比较偏,我们是因为家在附近,开车20分钟过来看一下,如果从市里来的话还是比较远的,公交车不能直达,下车之后走进来大概1.5km,开车还是比较方便的,有停车场人也不多。整个展馆的面积不是太大,很多展品都是复制品,有一些墓葬坑,看起来还是挺有氛围感的。一般10点的时候会大门口儿会有讲座。来的时候需要提前预约,不预约到门口儿再办预约也是可以进的。
博物馆面积不大,展品基本是复制品,真品保存在首都博物馆,其中克盉、克罍应该在首博常年展出。文字介绍比较多,对深刻理解西周初年历史有帮助。燕都遗址的发掘将北京建城提前到3000多年前,填补了古燕国西周时期的空白,历史意义重大。博物馆干净、安静,如果年纪小的孩子来参观,找个讲解也是不错的选择。
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古文化遗址与文物陈列相结合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东,坐落在西周燕都遗址的东城墙外,馆区占地18000平方米,展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1990年开始筹建,1995年8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展出文物数百件,有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和甲骨等,尤以四座原址保留的墓葬和车马坑为特色。博物馆免费参观。
【2023.01.24】正月初三门票:门票免费,提前在公众号预约,忘记问有没有纸质票根了[捂脸]预约:微信上提前预约,要在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公众号上预约。但是人不是很多,因为实在太远了纪念章:进大厅右手边有一些纪念章。停车免费。展览对各种青铜器都有介绍,最好的是对生僻字有拼音,这一点真是太好了。
上学的时候就想来,今天终于来了,真是建筑风格有点不太喜欢,白色的,和古代建筑有点不撘,可能在北京,看明清风格看多了,看唐代以前的都觉得压抑,明清的红墙碧瓦多舒服。几乎都是复制品,但地下的用玻璃罩着的还带排风扇的是真品。一个小时就够了,人实在是不多,路途也够远,非常好的体验式,村口正赶上考古,那片儿被铁皮围了起来,需要登记才能进入,真想合个影。
殷商遗民墓葬,人殉证据清晰可见。召公家族被分封至此以前,本地便存在规模较大的城邑和政权;而周初的封国中,燕最为偏远,周王朝的影响力在这里较弱,所以人殉行为还比较突出。但大的趋势仍是殷商遗民被周文化改造。根据李硕老师对《尚书·多方》的解读,周公叔侄曾为此发出过凶狠的威胁,“我惟时其教告之,我惟时其战要囚之,至于再,至于三!乃有不用我降尔命,我乃其大罚殛之!非我有周秉德不康宁,乃惟尔自速辜!”而忘却则是比禁止更根本的解决方式。毁灭殷都,销毁记录,重构历史,拆分商人族群,抹杀关于血祭宗教的记忆……于是早在三千年前,商文明那些我们如今已无法认知的部分便被彻底忘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