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30706+
所在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内东大街北侧万桂山路172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天寿寺塔院是宣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内东大街北侧万桂山路172号, 所属广德市区号是34188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桃州镇内
靠近天寿寺塔院内
距离22.2米的迎春街北
距离43米的万桂山路/东关街(路口)东
时间:2025-07-1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30706+
所在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内东大街北侧万桂山路172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天寿寺塔院是宣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内东大街北侧万桂山路172号, 所属广德市区号是34188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桃州镇内
靠近天寿寺塔院内
距离22.2米的迎春街北
距离43米的万桂山路/东关街(路口)东
热门评论
宣城市广德的【天寿寺塔院】实际仅有重修后的“天寿寺塔”和之前的地基,算是一处遗址公园、面积不大。主要看点就是“天寿寺塔”,始建于北宋,后经多次修缮,不过看起来仍是新痕迹大于旧痕迹,以至于感觉是一座现代塔,古朴感全无,路过可以参观下,免费,5-10分钟即可。
去汪妈煎饺店用餐,趁排队等位时间,去了对面的天寿寺院。天寿寺院是一个很小的景点,里面有一个塔,塔属于江南楼阁式建筑,七层六面,砖木结构,整体设计和功能布局独特,其底层三面辟门、三面设龛的配置手法,在中国佛塔中尚属少见。天寿寺塔的建造技术优良,虽历经多次天灾人祸,依然塔基坚固、塔身稳正,是反映当地北宋早期经济繁荣、建筑科技进步、社会生活稳定、佛教发展的反映,是广德历史文明的见证,也是广德城市文化的标志。另外院内还有一个咖啡馆,环境不错。也蛮适合打卡拍照。
天寿寺塔原名大圣宝塔,为单简七级六面仿木楼阁式砖塔。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北宋崇宁四年(1105)重修。以后九百余年,各层飞檐虽经两次焚毁、重修,单塔体一直矗立。2013年,“天寿寺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地宫碑刻及明高梦祯《开化寺重修宝塔记》记载,天寿寺亦称开化寺,创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4-907),先有寺后有塔,寺院建筑已毁。2017年对天寿寺遗址进行局部考古勘探,共发现宋代建筑基址10处,初步推断这些基址为唐宋时期开化寺的建筑遗存。说人话就是,只剩一个不能上去的塔和遗址公园,如果顺路可以看看。
就是四面白色围墙围着一座塔,看着都挺新的,塔也关着,并不能进去登高,绕了塔一圈也没有什么介绍来说明这一座塔的前世今生。塔院隔壁有个更大的空地,同样风格,也没有什么建筑,只有一个咖啡常饮店,挺好看的,坐坐挺惬意的,坐在店里也能隔空看到塔身
小小天寿寺,环境还不错。和孩子来旁边的光的茶事,然后看到这个塔,免费开放,不能攀爬登顶,游客不多,它算不算的上广德的标志性建筑?在周边走走逛逛,很惬意。
天寿寺塔就位于广德市的老城区,现在能看到的这个塔是仿制的,塔的遗址在塔的旁边,有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很空旷,里面有人正在安装灯光之类的设施,旁边还有一个很有文艺范的奶茶甜品店,很适合周末没事过来聊聊天。
在广德博物馆里看到天寿寺塔的介绍:天寿寺塔,位于桃州镇迎春街北侧。天寿寺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天寿寺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先有寺后有塔,塔随寺名,故称天寿寺塔。天寿寺塔,为单筒阁楼式砖木结构建筑。初建五层,北宋元符二年(1099)塔遭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宁四年(1100~1105)重修为七级浮屠;南宋建炎三年(1129),各层飞檐在抗金战争中毁于飞矢;明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五年(1602~1607)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又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重阳节观音庙会燃放爆竹起火,飞檐、楼板、塔顶化为灰烬,仅存塔体。1984年7月至1986年4月进行全面修缮,2016年再次重修。复修后的天寿寺塔,高42.8米,铁链式塔刹,七级六面六门,六角飞檐,檐覆青灰筒瓦,檐角悬挂风铎。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国七。
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塔院有门有墙,但是不收门票。微风吹过,铃铛声声,驻足倾听无言诉说。塔下墙外,迎春街上,人间烟火繁盛,餐馆云集,车水马龙。塔院一隅,有新业态入住,名曰光的茶事,有茶、有咖啡、有甜点、吸引网红打卡。新旧融汇,世事奇妙。
免费开放,面积不大七级浮屠,风铃悦耳
当地著名的景点,人很多,停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