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2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21211+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71-6901603,0471-6905963
简介信息: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是呼和浩特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4-12-2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21211+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71-6901603,0471-6905963
简介信息: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是呼和浩特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特种兵旅游到呼和浩特,被这座内蒙小城惊艳到了!提前做好了攻略,因为就住在附近的酒店,安排第二天一早步行5分钟就能到将军府衙,没有门票🎫,很方便!交通:就在路口,停车可能不太方便,没见到附近进的停车场,我们是步行过去的,进门排队等了一会,进门就是绥远将军府的影壁,还有正门的漠南第一府!哇,稍稍惊艳了一下子~展览内容:整个府衙面积算不上特别大,包括办公区域和居住、休闲区域,每个房间基本还原情景,还有好多人物塑像进行情景还原,门外有情景简介,方便游客参观,当然是门外参观不能进入的哦!展览亮点:有部分展厅陈列了大臣奏折和皇帝批复,头一回对小说影视剧的皇帝批奏折有实感[捂脸]从公文的格式要求和字体呈现,能感觉到清朝繁华与衰败的走向!总结:作为一座保存完整的将军府衙,参观下来能感觉到它在当时的军事战略和历史意义!呼和浩特同类型的景点好几个(包括公主府衙啥的),个人更推荐这座将军府!游览时间不长,人不太多,推荐!
呼和浩特市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将军的办公衙门,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清代官衙建筑,是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营造,砖木构造。解放后,衙署曾作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和内蒙古人民政府的办公地。经过多次维修衙署再现了“漠南第一府”的恢弘景象。周一不开放,门票免费。游客服务中心有寄存柜可盖章。离地铁站不远,有时间感兴趣的可以来。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说的就是这里。该衙署为清代14处常设八旗驻防将军衙府之一,也是现在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将军衙署所在地如今是呼和浩特市的中心地带,其正门前横亘着一座雄伟的立交大桥,上下两层的路上车辆川流不息,一座书写着“屏藩朔漠”的巨型朱红色的古式照壁被马路与衙署隔开。站在照壁前,其府门牌匾上“漠南第一府”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因交通原因,其位于正南方向的正门被铁栏杆围了起来,游人只能从侧门进入再转正门游览。放眼望去,以青砖青瓦为主的建筑群落,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既显古朴典雅,又透露出庄重威严。整个院落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按照“前朝后寝”的功能分布,建筑沿中轴线排列。中路建筑由南向北依次为:一字形照壁、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四堂共五进院落。其建筑布局、建筑形式等体现出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典型格局。
历史与文化的珍贵遗产,历史悠久将军衙署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已有近300年历史,是清朝为巩固疆土、稳定边境而建造的重要军政机构。建筑规模宏大:衙署占地2.64万平方米,是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之一,被誉为“漠南第一府”。文化底蕴深厚:衙署内建筑布局严谨,体现了清代官式建筑的典型格局,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青城历史文化的代表。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级博物馆和AAA级旅游景区,将军衙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是了解清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内蒙古将军衙署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中华民族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创造美好未来的历史见证。
#历史知识小贴士#清雍正年间,清廷为了安排从漠北撤回的八旗将士,也为了就近监控归化城土默特、乌兰察布盟和伊克昭盟等蒙古诸部,决计在归化城东北五里处勘定一处城址,作为右卫驻防八旗兵北移屯居之用。清乾隆二年(1737年),新城动工修建。乾隆四年(1739年),新城竣工,乾隆皇帝赐名“绥远城”。将军衙署成为绥远城将军之府邸,直至清朝灭亡未变。民国元年(1912年)十月,北洋军人张绍曾被委任为绥远城署将军,驻节将军衙署,改清制“将军衙署”为“将军府”。民国十七年(1928年),将军衙署被绥远特别行政区政府占用。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政府设置绥远省,将军衙署改牌为绥远省政府。这里值得一看,感受中原文化的小院坐落在内蒙草原,风格迥异。文创小店也要来哦,手把肉冰箱贴和文创雪糕安排上[机智][机智]附近有格日勒阿妈(将军衙署)分店,上午逛完正好过来打卡,简直完美!
呼和浩特将军衙署,即绥远城将军衙署,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是清代绥远将军管辖归化城、漠南蒙古及统领大同、宣化等地驻兵的办公衙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府之一,有“漠南第一府”的美誉。将军衙署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衙署坐北朝南,建筑群按照“前朝后寝”的功能分布,建筑沿中轴线排列,体现了中国官式建筑规划选址和建筑营造的设计理念。整个院落前组为将军府的公务厅院,后组为将军府的内宅,西院为将军府的寺庙和花园,东院为将军府的后勤服务和保卫系统。将军衙署的主要建筑包括照壁、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四堂以及东西跨院等,其中大堂、二堂及门院为驻节将军公务办公之所,三堂、两院则为将军眷属内宅。衙署内还保存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屏藩朔漠”石额、将军印信、八旗旗帜等,这些文物和遗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观内蒙古将军衙府博物院是一段充满历史与文化的旅程。该博物院展示了内蒙古将军府的历史,从古至今的办公和居住功能。在大院中,一堂和二堂主要用于办公,这些区域的布局与装饰体现了古代将军府的权力结构与行政功能。特别是办公区域的陈设,能够让人感受到古代官员的工作环境和行政流程。三堂则是将军的居住区域,这部分展示了将军及其家族的生活状态,给人一种古代官员家庭生活的直观体验。这个区域的私密性较强,未对外开放,体现了古代官员生活的私人性和权威性。博物院的后花园与两个侧房的博物馆展示了塞上风光和走西口的历史文化。后花园不仅是一个休闲之地,还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展览。侧房被改造成展示馆,向公众展示了内蒙古地区的独特自然风貌及历史遗迹,如走西口的开拓故事和塞上风光的美丽。这些展览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和知识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内蒙古的历史与文化。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西街5号,是依托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筑类专题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AAA级旅游景区。该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夏季9:00-16:30,停止入馆时间为16:30;冬季9:30-16:30,停止入馆时间为16:30。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将军衙署是清代绥远将军管辖归化城、漠南蒙古及统领大同、宣化等地驻兵的办公衙门,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营造,砖木构制,占地约3万平方米。它的营建,是清王朝为巩固西北疆边陲的稳定,奉行对大漠南北蒙古地区实施政治、军事统治的产物。博物馆内举办有清代内蒙古八旗、清将军衙署复原陈列等展览,展示了清代绥远城的历史文化。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可以前往参观。
门票:免费无门票,须凭有效身份证件入园参观。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点~17点(16:3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休息。将军衙署即绥远城之衙署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是一品封疆大吏绥远城将军的府邸是其处理边疆事务地方政务以及其家眷生活起居的处所兼有政治性宗法和礼制的涵义先后有79任将军20任署将军都统曾在此办公新中国成立后曾是政府主席的办公地点将军衙署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汉式建筑完全由官方设计并严格按照清朝一品封疆大吏等级规模建造是内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集中体现是全国仅存的一处将军衙署建筑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军衙署博物院是依托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筑类专题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AAA级旅游景区
来呼和浩特了必须要了解一下本地的历史,以前这可是个非常重要的边防重城,昨天晚上下午特意来的将军衙署,地方非常好找,地铁站🚉出来对面就是,景点是免费的,没带身份证登记一下就可以,非常方便门口保安大哥也特别热情[强],里面非常壮观,完全想象不到的以前将军是如何作息,里面好多展馆,真的是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重温当年的历史伟岸,建议大家静下心来好好看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