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00706+
所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南大街9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71-86239517,0571-86245461
简介信息: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是杭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南大街95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1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00706+
所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南大街9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71-86239517,0571-86245461
简介信息:杭州市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是杭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南大街95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杭州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值得一去!馆内藏品丰富,有良渚文化的玉器、新石器时代的独木舟,还有苏轼的砚台等珍贵文物。建筑风格也很有特色,东馆以玉琮为灵感,西馆充满江南水乡韵味。展览生动有趣,能让人深入了解江南水乡的历史与文化。
看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的国色特展,是让我挺长见识的一个展,重点文物介绍比较详实,细细观看,有不少好玩的点和文物,比如陶瓷的不同颜色是如何呈现的,四神是什么,不同的鸟兽花纹寓意是什么,吸杯的巧妙设计,福在眼前是怎么表现的等等。现在展览延期至5月25日,想观展的小伙伴可前往一睹真颜。中国色彩的精髓在于其独特的五色系统,蕴含着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的概念。五色:青赤黄白黑,是五类正色;五方:方位概念,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周礼·考工记》言:"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五色、五方、五行的对应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色彩的基本体系。
临平,因面临平陆而得名。到临平,寻迹“临平湖”,史上位于今杭州市临平区临平山东南,是杭州业已消亡湖泊之一。汉时,形成海迹湖,水域天际;唐时,湖水直至临平山下,已现荷莲盛景;宋时,湖大三千余亩,风光迷人;明末,绕湖一周仍有十里许;民国初,只留一片沼泽,多年填塘造田,终成一片沃土。据《皋亭志稿》所载的“东湖十景”,分别为萧桥望月、苏村桃李、断山残雪、宝幢叠华、安平晚钟、白洋渔唱、段浜观梅、许庄红叶、枫林夕照、鼎湖玩月。
江南水乡博物馆分为西馆和东馆,东馆在西馆出门左手边大概步行两分钟的地方,很多人都会只去西馆,而不知还有个东馆,所以在此提示一下大家哦~里面整列的物品都很有意思,而且西馆的一楼还可以看电影、东馆可以参观的地方就是负一层,二楼是小朋友玩的地方,晚上4.45分会提醒清馆,所以大家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哦~
先说总结,修缮过的临平博物馆,现在又叫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非常值得打卡。本来作为一个区级博物馆,能展示的文物比较有限,但临平这个新馆结合了江南水乡的特色,走进去仿佛置身百年前的江南雨巷。这次去看的临展也很大气,通过五行色彩展现时代变迁的主题。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的展柜,恒温低反玻璃,全方位无死角不反光[惊叹]
博物馆分为东西两个馆区。东馆区以江南水乡文化陈列为常设展览,包括“吴越春秋”“江南市镇”“水乡风情”三部分,通过各种图表、器物、人物塑像、场景等手段,介绍江南水乡形成的原因、地理景观特征及对文化形成的意义。西馆区以良渚玉琮为外观建筑形象,主要用于展示地方历史,展出了大量良渚文化时期的精美古玉藏品,包括玉琮、玉钺、玉璧、玉玦等。
家门口博物馆|🚇🏛临平博中国江南水乡博物馆,家门口的精小系博物馆~换一个标题或许足够大过临平(区)博物馆。然而认真讲,古禹航(余杭)临平的时间远远超过汉晋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在儒家笔下“中国江南水乡”的时间线。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夏商同期)……,至春秋战国,在此地径山镇小山城遗址的文化叠压层内连贯有序地留下自己的密码~藏在博物馆的密码[比心][比心][过程]展览内容:常展:主要本地出土的文物。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到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统一王朝开始后汉晋/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文博。时有特展:能吸引来全国性高品质巡展。[诉求]排队预约:不用预约。很空。成了老小和携婴青年夫妇的微微趣玩地。[圆图钉]交通停车:方便的。建议使用公共交通🚇
真没想到临平还藏了这么一个博物馆!馆内布局精巧,内容丰富,水乡文化展示的非常好,多媒体互动生动,整体非常值得一看~作为专题博物馆,它成功地将水乡文化进行了可视化呈现,是了解江南水乡文化的优质窗口,值得推荐!
看到有小孩子从这里面出来说是打卡领帆布袋我才意识到这里有一个展览馆,要不然我经常在这一块溜达还没有发现过,看到两个学生女孩子比较内敛,男孩子活泼热情又主动,这就是我喜欢男孩的原因吧,说是这里分为东馆和西馆,很多人带着相机📷来摄影的
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气象学家说,江南是“黄梅时节家家雨”;语言学家说,江南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经济学家说,江南是“东南财赋甲诸州”;诗人说,“游人只合江南老”;士绅说,“此中耕读两相宜”;百姓说,“此处胜天堂”…江南自古就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概念。它不但是地域概念,其范围随着人们地理知识的扩大而变易;而且是经济概念,代表一个富庶、发达的经济体;同时又是文化概念,是“文章锦绣地”“江浙人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