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505+
所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0-87659746
简介信息:逵园艺术馆是广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所属越秀区区号是44010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东湖内
靠近东山街道内
靠近逵园艺术馆内
距离7.6米的恤孤院路西
距离23米的恤孤院路32号西南
距离23.3米的恤孤院路/培正一横路(路口)北
时间:2025-05-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505+
所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0-87659746
简介信息:逵园艺术馆是广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 所属越秀区区号是44010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东湖内
靠近东山街道内
靠近逵园艺术馆内
距离7.6米的恤孤院路西
距离23米的恤孤院路32号西南
距离23.3米的恤孤院路/培正一横路(路口)北
热门评论
要说东山口,无人不知不来逵园吧?百年古宅,瑰丽唯美,艺术先锋,古朴典雅,诗意生活,摩登空间,蒲葵满园,文艺浪漫,中西融合…仍不够形容逵园,它更贴近于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永恒追寻之中。日夜流逝,但摄影、绘画、影像、书籍、展览帮我们逆转时间。珍惜当下是人类很难学会的词,因为我们不会同时拥有同时重视~简媜写:“不要在这里,跟我回去十八岁,躲到台大校园杜鹃花丛下,不要被命运找到。”命运太宏大了,而今天,让我们看展,看有人在春天,在海边,在路上,在夜晚是如何触摸生活并记录的。我们没有在同一时间共享月亮,但月亮真真切切照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位于东山口一间艺术馆,今次又有新展推出。欢迎大家去影相打卡,感受艺术气息。二十春逵园艺术馆荣幸推出摄影师编号223(林志鹏)的个展“二十春(BlossomMode)”。此次展览回顾了编号223在摄影领域长达二十年的创作历程,同时也是自2014年以来,时隔十年他再次于逵园艺术馆举办个展。本次展览在新近改造的两层空间内呈现,这将为视觉效果和策展角度带来更多可能性。“二十春”展览精选了编号223在长达二十年时间跨度里的部分摄影作品。这些作品自然流露出的情感、洋溢着的激情以及展现出的创造力,逐渐凸显出一条关于个人成长和变化的主线。而这一主线所蕴含的力量,是能够被艺术家与观众共同感知到的,并引导着我们凭借各自全新的视角去展望未来。
🌟🌟🌟发现宝藏香氛店——逵园艺术馆里的观夏!Tosummer曾经这里有咖啡店,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观夏”香氛的所在地。不得不说,这里的香氛真的太迷人啦!每一款都优雅至极,味道清新自然,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仙境。尤其是“杭”这款香氛,让我深深着迷。它的味道独特而迷人,初闻时仿佛置身于杭州的清晨,微风中夹杂着花香和露水的清新。中调则带来一丝温暖和宁静,尾调更是悠长而令人陶醉。想拥有这样的心动香!
若说走遍东山口的每个角落,心中最眷恋的,还得是逵园。多年来,逵园就像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凡是置身其中的,都被赋予了一份精致感,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沉淀出生活最细腻的模样。\\t今年,轮到观夏的出现带着全新主题“2025·自由与想象-和世界玩儿”入驻逵园,为这个春日注入了文学艺术与香气交织的独特魅力。
逵园,为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的组成部分,美国华侨马灼文于1922年所建。建筑坐北朝南,有前后花园,外设围墙。为仿西洋式,共三层砖混结构,红砖外墙,铁窗花,屋顶设天台及女儿墙。正面一楼、二楼设爱奥尼柱式门廊。二楼顶山花上有灰塑“1922”字样。平面布局对称,东侧有突出的拱券式门廊,上有阳台。该建筑是寻找中共三大会址遗址的坐标之一。
来广州越秀区办事。夜晚漫步逛街,这边还是省委大院[微笑]、省体育馆、省体委二沙岛体育场(省专业运动员经常训练的地方)、海印广场(以前电器杂货广场)这边环境好好,像个休闲的小区,这边很多老广建筑,果然是省委大院的地方[点赞],好惬意的环境[微笑]打卡正能能量中共第三次全国大会会址[微笑][点赞](停车比较难,建议绿色出行,不过夜晚过来的,也有一些粤A车也是靠边停,白天应该不行)
这边的建筑很漂亮,风景还不错,过年期间艺术馆没有开门,所以只是在外面逛了一下,不知道里面的展览内容怎样,外面的建筑看起来风格很不错,很适合拍照,在河边散步也非常有意境,总之是很适合citywalk的一个街区。坐地铁过来也蛮方便的。
十年前逵园变成逵园艺术馆的时候就来了十年后逵园变成观夏葵园的时候我又来了一楼入驻了我很爱的东方香气观夏是多有品味才会选址这里展览区搬去了二三楼正在展出的是与这栋小洋楼也有着十年故事的编号223摄影展从老洋房到新居所其实从未有新和旧总会在故事延续时如约相逢
逵园由旅美华侨马灼文于1922年出资兴建,最初因园内种植葵花而得名葵园,后改为逵园。该园采用红砖结构,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二楼顶山花上塑有灰塑“1922”字样。逵园对面即为中共三大会址,逵园因此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抗日战争中,中共三大会址被日军战机炸毁,但凭借参会代表对逵园“1922”字样的记忆,才准确找到了会址的位置。
建筑风格确实不错,有别于一般的别墅群。红砖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更显优雅气质,略有一丝殖民气息。也可能是当年的华侨审美。每户距离并不远,楼层也都是三四层左右,在有点闷热的天气里不太透风,住在里面不晓得是什么样子。看到好些小洋房门口都挂了文化杂志社一类的办公牌子。机构果然有权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