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713+
所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赵锥子胡同24号(珠市口地铁站G西南口步行34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18614077821
简介信息:北京市·赵春香微妙艺术馆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赵锥子胡同24号(珠市口地铁站G西南口步行340米), 所属西城区区号是1101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珠市口内
靠近天桥街道内
距离60.6米的储子营胡同2号院北
距离1.5米的赵锥子胡同
距离9.6米的赵锥子胡同12号
距离162.1米的天桥南大街/天坛路(路口)西北
热门评论
🎈创艺无限·赵春香微妙艺术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赵锥子胡同24号,是集艺术展览、手作体验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复合空间。艺术馆地处南中轴线天桥历史文化保护区,其所在的胡同小微博物馆群落承载着老北京文化基因。2023年被评为北京市最美庭院第一名,青砖灰瓦与木质房梁的建筑结构,搭配绿植环绕的庭院景观,形成独特的沉浸式艺术场域。以软陶艺术为核心,馆藏作品将老北京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其中兔儿爷系列软陶雕塑以萌趣造型成为文化符号。软陶兔儿爷作品承载北京民俗记忆,其造型创新使传统非遗元素实现当代转译。作为胡同小微博物馆群成员,通过艺术介入激活历史街区,成为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触媒。
院子在天桥活动地区。周边是非常传统的四合院和灰色的胡同,但是推开门走进来,看到这里的泥塑和陶艺的作品就会感觉在一个很清新的艺术空间里。主理人是非常的有灵性和创意的,还有一套自行疗的课程。我们来参观的时候,他正好接待访客,看来品质口碑也是非常的好。值得推荐
《传承古文化,创意新造型[强][强][强]》第一次听说这里还是小丸子同学推荐的,一直种草了许久,终于在去年深秋的一天,我来到了赵锥子胡同的这家艺术馆。我是从赵锥子胡同东口进入到,关于这条胡同名字的由来还得从明朝说起。话说明朝这里住着一位姓赵的手艺人,他制作的锥子特别好使,所以大家久而久之就把他住的胡同叫做赵锥子胡同。锥子这玩意现代人很少用到了,不过在古代,或者说在建国初期乃至于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还是家里必备的物品。大多数时候用锥子做什么呢?主要是自己做鞋纳鞋底子用。我记得我小时候还见过这种手艺,把一些家里的破衣烂衫碎布头子打袼褙。什么叫打袼褙呢?估计现代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了,我就聊聊吧。首先是找个平整的木板,当然了,其它平整的硬板都行。首先熬一些浆糊,用浆糊把一层破布平平整整的贴在板子上。之后再刷上一层浆糊,再把一层破布平平整整的贴在板子上,一定要平,不能有褶皱,不能有气泡。就这样一层接着一层往上贴。直到达到了一定的厚度,再拿到太阳底下去晾晒。等晾干了之后,就会得到一个厚厚的布板子。再把这些晾干的布板子对好鞋样去剪下来,这就是鞋底子。之后为了保证鞋底的结实,不会层层开裂,这时候就要用锥子在鞋底上扎出一个个孔洞,用麻绳从中穿过去再用手勒紧。总而言之,这种鞋现在几乎没什么人穿了,有了方便的塑料底儿,牛筋底以及现在旅游鞋的橡胶底儿,谁还费劲巴拉的做这种布底鞋呢。现如今这种鞋也只能在北京的内联升这种老字号能看见了,而且价格要比普通的鞋贵很多,毕竟功夫在那儿。现如今这种布底鞋反而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但凡你看街上穿这种布底儿俗称“千层底”鞋的,再穿一个绸子做的唐装,手里盘着核桃,那手还带着串,脖子上还挂着一个翡翠坠饰,手指上好几个翠的,金的戒指,这就是有钱有势有文化有品位的象征[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好吧,聊的有点太多了,现在回归正题。在胡同东口赵锥子胡同标志牌下面可以看见一个木牌,上面写着“赵春香微妙艺术馆”的字样。当时我去的时候,这个胡同里正在施工维修地面,弄得有点乱糟糟的。我一边注意着脚下的乱石,一边往胡同两边看着,但是走了好一会儿,也没看见这家艺术馆的招牌。于是我打开了电子导航,一看居然走过了[捂脸][捂脸]这回我留了个心眼,直接按照他们家的门牌号码找了过去,终于找到了这家位于赵锥子胡同二十四号的赵春香微妙艺术馆,这家艺术馆门口并不大,而且因为当时胡同修缮地面乱七八糟的,两边还时不时有脚手架土工布遮蔽,我就走过了[捂脸][捂脸][捂脸]虽然他们家的门开的并不大,也不显眼,但是可谓是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门是小门,但是里面却是别有洞天。艺术馆大门是原木色,左手还挂着一个匾额,写着“热烈欢迎参观北京最美庭院”,而且如果你要仔细观看,你会发现这个大门上其实还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养天地正气,下联是:法古今完人,横批:格物致知。虽然这里是免费参观的,但是我走进里面的时候,一位艺术馆的管理员姑娘主动的迎接了上来,热情的向我介绍这个艺术管理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直到最后,虽然我什么都没买,但是姑娘的笑容依旧不减,客客气气的把我送出门外。不得不说,这里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真的没话可说,下次再来这里的时候,我决定一定要买点什么[鼓掌][鼓掌][鼓掌][鼓掌]这个院子比较狭长,一进一进走进去,最后是一个主院落。一进门最显眼的就是放在椅子上的这个大兔爷,好大一只!旁边还特意留出一个位置供游人坐在旁边拍照打卡留念。兔爷文化是老北京的一个传统文化,不过这个兔爷和传统的兔爷造型上又不太一样。它既保留了老北京传统兔爷的那种憨态可掬的神情,又夹杂上一些现代人的审美观,以及一些工艺美术在内的设计。尤其是兔爷那两只耳朵,在他这里化作了中国京剧盔缨上的那种缨子造型,而且下面用弹簧相连,用手一动或者摇摇兔爷,这两个缨子就会来回的颤抖,非常的有意思[捂脸][捂脸][捂脸][捂脸]他们家除了主打的这种赵老师自己设计的兔爷儿形象外,还有很多形态各异的器物,植物,水果,动物造型的摆件。最有意思的就是DIY一些中国唐代名画名场面的群组造型人偶,看着那大脸盘子的唐朝仕女形态各异,大脸盘子憨态可掬,如果家里有地方真想买一套摆设陈列,哈哈哈。说一下他们家的工艺品的材质吧。他们家的工艺品材质据说都是软陶的,而且都是手工制作而成的,可以说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有些系列相同产品也是大同而小异。软陶工艺品这几年在北京非常的流行。网上也有很多视频展示如何制作软陶工艺品,有的那手艺巧的人做的二次元人偶简直是绝对的工艺品水平。其实软陶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陶土,它和陶土是没有关系的,它是一种人工聚合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聚氯乙烯。不过他在传统聚氯乙烯的里面加了一些可塑剂和着色剂等等,使得这种材料具有可塑性以及五颜六色的色彩。当我们用这种软陶做好物品之后放入烤箱中,用一定温度加热出来后的物品就会变得很坚硬,而且不怕水也不容易开裂,可以说好处很多。小时候是没有这种软陶的,那个时候还没有从外国引进到中国。当时我记得我小时候每到庙会或者一些热闹的集市上,都会有捏面人或者捏泥人的。我估计70后80后甚至于90后的朋友可能小时候都买过面人或者泥人吧。小时候的我也不例外。那时候这些捏面人的或捏泥人的手艺人都会背着自己的那套家伙事走街串巷的做买卖。我小时候遇见捏面人的或者捏泥人的,最喜欢让捏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一团团,黑色的,黄色的,红色的,粉色的,绿色的面团或者泥团,在他们手中一捏一搓,再相互一沾就会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孙悟空。一般形象都是那种金鸡独立式,左手反手在额前搭凉棚,一手背后拿着一个金箍棒。那个金箍棒其实很好做,就是一根细竹签,然后中间裹上一层红色的面团或者泥团,两边再分别裹上黄色的面团或者泥团。小时候拿到面人或者泥人可高兴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回到家后就把它插在窗台上的花盆里,或者父亲写字台的桌面上。不过这个玩意儿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会开裂,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开裂的很快。当泥人或者面人浑身开裂之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四分五裂[流泪][流泪][流泪][流泪]虽然可以用胶水粘一下,但是已经不完整了,不好看了。有的那比较讲究的手艺人会在面团或者面团里揉入一定比例的棉花,这样就会延缓开裂的时间,会保持比较长时间的完整。除了捏面人和捏泥人的之外,我小时候小朋友们还最喜欢玩橡皮泥。估计很多在座的朋友小时候可能都玩过这个橡皮泥吧。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玩橡皮泥,不过小孩子嘛,没什么手艺,基本上就是捏着玩。我小时候最喜欢捏的就是解放军叔叔,不过因为水平有限,所以捏的也就大概其能看出是一个穿着绿色衣服裤子戴着绿色帽子的人,手里还拿一个似是而非的黑色的冲锋枪[捂脸][捂脸][捂脸]反正就是大写意手法吧。橡皮泥这个玩意儿虽然容易塑形,但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基本上不会变硬。而且到夏天的时候,天气一热它就会变得软趴趴的,甚至于彻底的变成一摊软泥[尴尬][尴尬][尴尬][尴尬]继续回归正题。这个号称北京最美庭院,确实有自己的独具匠心之处。在这个院子里处处都点缀着一些花花草草以及一些工艺品小玩意儿。尤其是这家艺术馆里还有两位猫馆长[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我去的时候,因为是去年深秋的时候,所以那个时候只有两位猫馆长,今年据小丸子说又增加了一位见习猫馆长,现在等于是三只猫馆长。这三只猫馆长都被小丸子拍了下来,并且制作成了明信片,现在在这里就有售卖[机智][机智][机智][机智]我去的那天跟着那位店员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没有发现那两只猫馆长。本来我还以为那两只猫馆长是不是也跑出去玩儿了,今天算是白来一趟,有点遗憾。不过那位店员姑娘说这两只猫馆长基本上不会跑出去的,可能藏在哪里了。于是一边呼唤着这两只猫馆长的名字,一边到处寻找。这两只猫馆长,一只是长毛的大白猫,还有一只是狸花猫。但是你可能想不到吧,这两只毛色和品种完全不同的猫咪居然是一对亲生兄弟[捂脸][捂脸][捂脸][捂脸]他们一只叫毛毛,一只叫财财,取的是才貌双全的谐音。后来女店员终于在一个桌子下面的纸箱子里发现了这两只猫馆长的蛛丝马迹,当女店员把这个箱子的箱子盖打开之后,果然这两只猫馆长正躲在箱子里,相依相偎的睡大觉呢[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可能那天我去的时候已经是深秋,而且那天有点阴天比较冷,所以这两只毛孩子就跑到这个纸箱子里,相互依偎着取暖睡觉。箱子打开的时候,这两只猫馆长有点睡眼朦胧,不过一点没有发脾气。两只猫馆长抻着懒腰打哈欠,从纸箱子里出来继续营业真不容易啊。[捂脸][捂脸][捂脸]是我扰猫清梦了。这两只猫馆长岁数已经很大了,据说都已经十多岁了,对于猫来说,10多岁已经是上岁数的年纪,和4岁多的小来福比起来已经是老年人了[尴尬][尴尬][尴尬]第一次看见这两只猫馆长就喜欢上了,一会儿摸摸这只的头顶毛,一会儿搔搔那只的下颏毛,超级大满足[鼓掌][鼓掌][鼓掌][鼓掌]。对了,今年新来的预备猫馆长是一只奶牛猫,奶牛猫可以说是猫中的二哈,这只奶牛猫也不例外,来到艺术馆之后就开始骚扰两位老馆长。一会儿给这只老馆长舔舔毛讨讨好,一会儿又用爪子扒了扒了那只老馆长让他别再打瞌睡。两只老馆长看着这只小猫也是无可奈何[捂脸][捂脸][捂脸]等过一段时间天气再暖和的时候,我一定要再一次去这里买只兔爷,再顺便看看新馆长,这只叫无为的奶牛猫。另外这里除了出售这些工艺品之外,还可以现场软陶制作,[狗头][狗头][狗头][狗头]非手残党可以过去试试看能不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独一无二的作品来,哈哈哈。
特别喜欢软陶艺术,之前关注很久了,第一次来,小院别具一格,赶上了下雨天,别有一番景象!除了兔爷,还有各种各样造型的人物、主题,好养眼!有幸见到赵老师,儒雅大气!看到了老师们的制作现场,都是棒棒的匠人啊,太哇噻了!
午休时间,脚步跟着心情,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第一次来,被这里的环境,感觉,给惊艳到了。每一件小摆件,都特别有味道,感觉都是主人花了心思的。小小的院落,无处不透露着主人安静沉稳的心境。在附近的朋友们,接着春天的阳光,不妨来看看。真的很开心!
纯属偶遇,在外面看里面很有意思,就走了进去,里面的工作人员特别热情,说话温柔轻声细语的做介绍,带着参观!小院子收拾的利落干净,很有特色,很温馨!软陶作品各具特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感叹作者的心灵手巧!展览内容:手工,书法,很有亮点展览亮点:色彩搭配的特别养眼,看着舒服,治愈以后有机会到这边来,还回来看看
今天打卡赵春香微妙艺术馆,很久没来了,体验超棒!馆内艺术氛围浓厚,展品独具匠心,让人沉浸其中。最惊喜的是购入了好多兔爷,每一尊都做工精细、憨态可掬。无论是当作摆件还是送给亲友,都超合适。真心推荐给各位艺术爱好者,来这准能收获满满!
赵春香微妙艺术馆,在天桥胡同里,比较小众的艺术馆,有各种各样的🐇兔爷,和传统的兔爷不一样,造型设计漂亮,工作人员介绍的挺好的,热情周到,不大的小院挺温馨的,还有手工制作室,修练心里,北京庙会各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时候看看挺不错的。免费看。
有幸参加了小院组织的活动,我想最最能用来形容的一个字就是“妙”,无论是小院的陈列装饰还是组织活动的人员,除了专业我也想不出什么更贴切德词语了。已经很久没尝试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款手工艺品了,谢谢咱们小院给了我尝试的勇气!
出了珠市口G口很快就能走到,很幽静又富有艺术气息的空间,遇到一位工作人员仔细介绍,讲了软陶的制作如何与心灵疗愈联系起来,其中提到软陶是非常能感知力度的,稍有不同软陶的受力也不同,所以作品能直接反映心境,让人反观自身,听此见解颇受启发。听说赵老师99年就开始制作和研究软陶了,令人敬佩[强][强]仔细看展品,不得不感叹手真巧,心真静。让人震惊的是这些小人衣服上所有的花纹都是软陶捏出来的,类似做花式饼干的手法,然后再切片片上去、压平、不留痕,甚至包括耳钉饰品上面的“工笔画花朵”也是用这样的技法制作而成,真是令人佩服。充满温暖的艺术气息的艺术馆,推荐大家有时间可前往。店内也有很多可以体验的项目,可以关注公众号预约,自己制陶,相信一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