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50512+
所在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安陵镇后屯村北一带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封氏墓群是衡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安陵镇后屯村北一带, 所属景县区号是13112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安陵镇内
靠近封氏墓群
距离61.6米的奋进街西
时间:2025-05-2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50512+
所在地址: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安陵镇后屯村北一带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封氏墓群是衡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安陵镇后屯村北一带, 所属景县区号是13112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安陵镇内
靠近封氏墓群
距离61.6米的奋进街西
热门评论
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中国北魏至隋代门阀士族封氏家族的墓地,位于河北景县前村乡后屯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渤海封氏,源自姜姓,西晋永嘉之乱时发迹,作为慕容鲜卑政权的佐命之臣,进入名门望族之列。渤海封氏以律学著称,为北朝最负盛名的律学世家。唐朝著名宰相封德彝就出自渤海封氏。墓群共出土铜器11件,瓷器35件,陶器31件,陶俑195件,玻璃碗2件,玛瑙珠48粒,铜印3方。另外还出土了5合墓志和1方魏故使君祖氏墓志铭盖。其中尤以青瓷莲花尊最为珍贵,其造型优美,青釉匀实,是中国国内少有的珍贵文物,有幸在河北省博物馆见过实物。封氏墓群现有保存完整封土的墓15座,排列集中,封土大小不等,矗立在农田之中,如果不是有文保碑,很容易看作一个个不高的大土堆,当年渤海封氏的富贵繁华早已不在,兴亡盛衰,沧海桑田,不外如是。 ⚠️参观小贴士1️⃣导航地址非常准确,小路口上有指示标志。2️⃣目的地只有两块文保碑和几个大坟冢,周围都是麦田,道路很窄,可以把车停在文保碑以南的垃圾箱附近,不会妨碍交通。
一日一國一,河北最後一戰選在景縣,國一封氏墓群加國五北齊高氏墓群。看到訪客的留言多是認為平原墳包觀感上平平無奇,有的甚至質疑封氏墓群為何能評上國一。我理解像封氏家族這樣中國歷史上名聲顯赫的名門望族,其所在的遺址與侯馬的晉國遺址、延邊的六頂山古墓群、西鹹的諸多帝王陵寢、乃至延安的黃帝陵遺址一樣,代表的是中華民族歷代傑出先民的血脈傳承。以景縣封氏來說,他們是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門望族之一,家族極盛時期在北魏,上可追溯至漢及魏晉,下可延續到北齊、隋和唐。據《魏書》、《北齊書》、《北史》、《隋書》及《新唐書宰相系表》和《景縣誌》記載:見於史傳,有官位的就有六七十人之多。南北朝時期講門閥,景縣封氏是當時的大族,其官位至高、人數之多,河北一代少有。相傳封氏的祖先是黃帝的老師封鉅。家族中有許多人是我們法律同行,參與當時的立法工作,比如封隆之參與製定《麒麟格》,封子繪參與製定《北齊律》,封述是《北齊律》的實際主持者,人們常說的「十惡不赦」之罪最早便是見諸於《北齊律》。景縣的封氏墓群目前有十六個可見的墓冢,迷失不見的應該還有兩個,墓主人的考證至今尚未完成。根據1948年出土的文物和後期出土的墓誌,墓主人可以大致判斷為生活在在公元五世紀的北魏時期到公元8世紀唐中期近三百年的封氏族人。其中共出土了有據可考的九盒墓誌,有封魔奴,封延之夫婦兩塊,封子繪夫婦兩塊,封孝琰夫婦兩塊,後來出土的封禎和封安立共計九盒。封魔奴的坎坷身世史料記載的較為清晰。其叔父封玄之因北魏歷史上「國史之獄」案所牽連,滿門抄斬。皇帝打算給封家留一支血脈,封玄之要求留下侄子封魔奴,說他從小是孤兒,封魔奴死罪免了而遭宮刑,封玄之同四個兒子被誅殺。封魔奴過繼侄子封回為後,封回的名字是北魏孝文帝所賜,封回兒子封隆之和孫子封子繪都成為高歡的左膀右臂。說到這就與高家連起來了。北齊的奠基人高歡老家就是現在的河北景縣(渤海蓨縣),雖然他生在內蒙古固陽(懷朔鎮),那是因為他祖父高謐醉誤事才被發配到北魏邊境懷朔鎮效力。其實高家原是河北的世家大族,高謐與北魏重臣高允是同族兄弟,所以北齊高氏的家族墓群也在此處。#一日一國一天津|上海|重慶|江蘇|安徽|江西|貴州|雲南|青海|廣西|寧夏|新疆|遼寧|內蒙古|廣東|福建|湖南|浙江|吉林|西藏|黑龍江|山西|山東|甘肅|北京|湖北|河南|河北28/30註:「30」代表保有國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數據未計入雙革遺跡。
国一的封氏墓群,出土过大量精品文物。一定要到实地去看看,十几座规模很大的封土矗立在一望无际的平原。田地里尤为突出地都长上了植物。虽然疏于管理,也不好靠近,更没有说明与文物展示,仍然值得一来。现场眼看绝对比看照片震撼得多,当考虑到封氏从晋至唐的光辉历史就更是这样。直至今日封氏后人还常来此祭祖。
从这里就能看出,一般古墓都在郊区田地里了。从县道拐下来,一片麦地,走一公里,在一片麦地里,露出了几个土包,就是封土了。田间小道边上孤零零的立着封氏墓群的碑牌,整个区域都用铁丝网围了起来了,只能从豁口钻进去,里面也被开垦成了麦田,只能在封土堆旁转转了。
此处不是景点,只适合喜欢田野探古的人。对封氏墓群最初的记忆是在国家博物馆看到的青瓷莲花尊,展品牌签上写的是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后来在故宫和河北博物院又见到了两个形状相似的青瓷莲花尊,都标的是封氏墓群出土的,再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发现封氏墓群是1961年第一批国保,所以专门去了一趟,可以顺便看景县的景州塔、封氏墓群,又名封家坟,俗称“十八乱冢”,现墓群保存有封土的大概有15座,墓群占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一些大冢被铁丝网拦在一个农场内。正在干农活儿的姑娘给我们开了门,墓群里杂有很多村民的坟,坟上有花花绿绿的祭品,很热闹。封氏墓群的每一个墓冢前都有一个小国保碑,但是什么说明都没有,不知道哪个冢埋着哪个人。景县封氏是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不过我知道的人只有封德彝,唐朝宰相。灌木丛生的墓冢突兀地卧在华北大平原上,默默地看着上千年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