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80711+
所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路2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武汉教区汉口车站路天主堂是武汉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路25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1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80711+
所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路2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武汉教区汉口车站路天主堂是武汉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路25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老汉口的租界区藏着的风景,即使作为在武汉土生土长几十年的local,也未必看得全。而这其中一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教堂——车站路天主堂。我不太记得从小到大,路过多少次这座教堂,但一直没有踏进其中,而在2025年的这个夏天的某个下午,再次路过看着开着的大门,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第一次看到了这座教堂的完整模样。车站路天主堂原名是“圣母无原罪堂”,原教堂主奉的是圣母玛利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座教堂会是蓝色,那是圣母的颜色。更多故事得从100年前说起。 1910年,法籍传教士花费1.2万两白银,用一年工期盖完蓝色教堂。与汉口上海路天主堂(汉口圣若瑟堂)、武昌花园山天主堂(武昌圣家堂)、汉阳显正街天主堂(圣高隆庞堂)、柏泉天主堂(圣安多尼小修院)不同,这里很小,也算不上热闹。占地300平,砖木结构,上下两层,至多容纳150人做弥撒。但也够用了。地处法租界,建造的初衷是仅供法国人做礼拜,所以它更像是一个社区教堂,小巧精致。兵荒马乱的年代,与很多电影里的情节类似,教堂也承担了社会救助功能。武汉沦陷期间,这里曾接纳少量富裕华民。上世纪80年代初,武汉教堂的产权大都归还,教会实行自养政策,出租房产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这里也曾被作为仓库,落满尘土。直到1996年,一个从深圳回来的艺术青年把它租下来,蓝色才再次被人看见。那是武汉夜场1.0时代,蓝色教堂有了新名字——神曲酒吧。把一座教堂改造成酒吧,保留教堂原貌,只在部分墙壁加入了手绘。就这样,神曲成为了武汉第一座教堂式音乐酒吧。2010年租约到期,神曲搬迁汉阳造(当然现在也早已不在了)。2014年,外立面刷灰的蓝色教堂重新启用,回归教堂功能。一切重新来过又一切不复返,就像主祭台的圣母玛丽亚早就换作了耶稣。我去的那个午后,教堂内只有三个人,一位教友阿姨正在打扫教堂、戴眼镜的神父看着圣经,一位在武汉做了几十年生意的温州阿姨与我攀谈了15分钟,有信仰是好的,于她而言,在她认识最重要的关头,是主排解了她的苦难,给予了她的幸福。100年光阴流转,车站路天主堂的模样早已模糊。不同的人穿越时空,在同一个坐标交汇,这就是老建筑的最大魅力。Tips地址:武汉车站路25(地图搜车站路天主堂)参观时间:每天早7点开门,如需造访请在下午4点前,且进入务必保持安静,并报以敬畏之心婚礼仪式:询问了教堂的神父,目前是可以接受在这边举办小型的结婚仪式的,对是否是教友没有特别的要求,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教堂所有的日常维护费用都是自筹)
小巧别致的天主堂⛪️,还有个可爱的别名——蓝教堂[比心]。一早第一站就来了,适值复活节周,教堂里供奉满鲜花,百合花香浓郁,教友非常友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比心]。外面是热闹的街市,闷热的天气,走进来整个人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在路上,永远的记忆在武汉旅行,遇到了下雨天就来这里看看,也算是摄影师们喜欢的地方[色]老汉口的法租界遇见地中海的颜色🔵蓝色教堂的正名是“圣母无原罪堂”,原教堂主奉的是圣母玛利亚,因为在法租界也叫"法国堂”,为什么这座教堂会是蓝色,那是圣母的颜色。感谢遇见好人,为我们的到来特意打开了教堂的灯❤❤❤
我是袁皓实名评价今天是2025年4月5号星期六今天我来到了这里这个教堂⛪是圣母无原罪堂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我是袁皓这座教堂还是属于基督教的内部的墙壁和天花板都是蓝色
复活节来到了美丽的蓝教堂,是法国人以前用的小教堂,有阿姨热情介绍可以参观拍照,很大的十字架和主耶稣。星空顶平时主日是早上七点弥撒,复活节晚上六点还有一场。旁边有燕子排骨汤和一个过早的大铺子,哈哈在天主的周边吃的香呐
BluechurchWedeliberatelyarrangedtimetocomeandhavealookhere.Itwasverycleanandquiet.Thebelieversinsideareveryfriendly.Hardlyanyothertouristscomehere.ItwasverydifferentfromtheotherbustlingplacesofWuhancity.
老街的故事,源于一砖一瓦,四通八达的巷子,转角就是一个故事,今天,带大家来到车站路天主堂,走进蓝色星河!从外观上看这座天主堂,并没有什么特别,对比于哥特式风格的大型教堂,它反而显得矮小、社区化。教堂在时间的长河里经历着种种,拥有过许多身份,而如今,它重新敞开大门,走,一起去瞧瞧。进入大门后,满眼的蓝色让人不觉的内心感慨,太特别了。我忍不住去问了工作人员,她说,这座教堂原名是汉口圣母无原罪堂,主奉的是圣母玛利亚,所以教堂内部的颜色就刷成了玛利亚衣服同色系的颜色。蓝色的穹顶中,白色的星群镶嵌其中,光透过彩色琉璃窗洒进来,让人感受着美好与安宁。有机会,来打卡吧。PS:参观时需保持安静!另外,不是很明白,为什么搜索车站路天主堂,出现的结果是对的,但是首图是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旧址。希望更正一下!点进去(我没全部翻完)里面的图几乎都是车站路天主堂的。不明白为什么首图安排那一张。
来武汉,专程去看了位于车站路25号的天主教堂(原名:圣母无原罪堂),网友们还称它为“蓝教堂”,免费开放。里面教友非常友好,并无其他游客,很安静。小时候就住这一带,那时候大概不开放,几乎没注意到这里还有个教堂,也从来没进来过。
我去过很多教堂,但最美的是这座,武汉车站路天主教堂,又名汉口圣母无原罪堂、汉口“法国堂”。建筑风格为哥特式,整间涂成唯美的蓝。建于上世纪,有100多年历史。来到这神圣的地方,都不敢大声说话,登上咯吱咯吱声响的木头楼梯,可以到二楼一览全貌。
江岸土著带你领略大美江岸:今天寻访的是位于车站路25号,花费白银1.2万两,由🇫🇷传教士Tissot建于1910年的天主教圣母无原罪堂。19世纪的汉口法租界,车站路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理的姓氏命名,名为克里蒙梭大街(RueClemenceau)。是当年法租界最为重要的一条街道。这座小教堂专供🇫🇷侨民使用。从1953年到2014年,教堂整整尘封了60年。如今早间7点弥撒时可以入内参观。只是不知蓝色满天星的穹顶是否系百年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