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2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01120+
所在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59-8485264
简介信息:普救寺是运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所属永济市区号是14088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蒲州镇内
靠近普救寺内
距离165.5米的万鹳线北
时间:2025-11-2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01120+
所在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59-8485264
简介信息:普救寺是运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所属永济市区号是14088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蒲州镇内
靠近普救寺内
距离165.5米的万鹳线北
热门评论
2025.10.16今天是来山西的第五天,早上8:14分游览第一个景点"普救寺",这是来山西心心念念的景点之一。早6:53从瑞豪酒店出发到普救寺70公里路程8:15分到达景区,8点24分打卡入园,车程一个半小时,司机师傅开车直接拉到后门,游玩时间1个小时左右,9:00集合出发到下一站鹳雀楼。普救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头上,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爱情故事发生地,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十方禅院。普救寺始建于隋唐时期,原名西永清院,五代时期更名为普救寺,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国家AAAA旅游景区。寺庙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现存莺莺塔、大雄宝殿等建筑,莺莺塔又称回音塔,以回音效应著称,与北京天坛回音壁齐名。普救寺历史悠久,建于武则天时期,原名叫永清院,后唐五代时,河东节度使叛乱,后汉君王刘知远派大将郭威前往征讨,大将郭威围困当时做乱的蒲州一年多,城内百姓断粮受困。郭威不忍,召寺内僧人询问对策,寺内高僧说: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第二天大军就攻破了蒲州,蒲州老百姓得救,为了纪念救苦众生的高僧,于是将寺名改为普救寺,保留到今。莺莺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后称为“莺莺塔”,是永济八景之一。普救寺历经千年,除了莺莺塔等少数建筑外,现在建筑都是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我们是开车从后门到的寺庙,免去了爬山之苦。进门就是普救寺后花园,花园的一条长长的铁链上,锁满了象征爱情的同心锁。梨花院,位于大佛殿与藏经阁之间,也就是人们常说有“鸳鸯院”,西厢房,它是《西厢记》中老夫人、莺莺、红娘在普救寺居住之地,寺内还保留有张生住处。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成就了王实甫,更成就了普救寺。景区规模不大,我们在这里游玩了1个半小时左右。中国古代爱情故事最主要的有三个,一是许仙与白娘子;二是梁山泊与祝英台;三是张生与崔莺莺。《西厢记》故事发生在唐贞元年,书生张生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安葬,途经普救寺,张生游佛殿,正好碰见莺莺,两人一见倾心。一个叫孙飞虎的起兵作乱,听说相国的女儿在普救寺,就带兵包围寺院,想抢莺莺为押寨夫人,崔夫人情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解救围困,就将莺莺嫁给谁。张生就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营救。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张生和莺莺两人大喜,私自相见,情不自禁,两人初尝了禁果。崔夫人反悔,觉得张生是个白衣秀才,门不当户不对,就想推掉这门婚事,只许张生和莺莺兄妹相称。张生害了相思病。莺莺的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俩人就背着崔夫人又私下幽会。崔夫人发现后,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相国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这事要传扬出去,对崔家名声不利,不如答应两人的婚事。相国夫人自知理亏,只好应允了两的婚事。但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张生上京应考,一举中第,最终抱得美人归。我们参观寺内有《西厢记》人物雕像,在西厢房有老夫人审红娘,逼张生与女儿崔莺莺认兄妹,有一个场景是撞南墙,还有一个餐厅叫孙飞虎餐厅,没有蹭的感觉,只是觉得有趣,还拍到了一个健步如飞的出家人,还有西厢房外张生爬墙的柳树。入院的门口有唐代元稹《明月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去鹳雀楼的路上看见普救寺,说进去看一眼吧。门票六十,人不多,商业化不严重,进门那个接近九十度的楼梯还挺好爬。后面有梨花深院,书院都挺美的。梨花深院门口有一个妆造拍摄的地方,夫妻俩经营。大姐负责简单妆造,大哥负责简单拍一下。三十块钱,但也很好看。在这么好看的院子里,打扮一下漂漂亮亮的假装遇见爱情多开心啊,来这里的小伙伴们也祝大家都有情人终成眷属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政权的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现在的普救寺,除宝塔外,所有建筑均为1980年代中后期重修的。据说中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普救寺,因此寺庙重修时,除参考了唐代寺庙的风格外,还顾及了西厢记剧情的布局。普救寺西轴线上,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原名舍利塔,因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的故事发生在塔下,故俗称“莺莺塔”。塔高40米,13层,底平面为正方形,底边长8.35米。该塔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工艺具有特殊的回音效应,堪称中国四大回音建筑和世界奇塔。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石佛。这三尊石佛都是立像,均是八十年代修复普救寺时在塔后三十三米处的地下出土的。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九米,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应为南北朝时期的作品。另外两尊佛像出土时没有头,现今的佛像头部是后来加上去的。这里还是非常值得到此一游的。
在寺庙里拜月老,如此混搭,可能也就只有这么一座寺庙了,半年了还没有对象,我很怀疑他准不准,不过崔莺莺的故事就是来自这儿,我还是很相信它的
虽然大热天去的,还是很赏心悦目的的公园大白天,还热,人很少,绿树成荫,对眼睛好很舒适,路遇一些老年人在公园里活动,打太极的,玩乐器的都有,还有在里面做运动的,里面有很多供歇脚的地方,坐下来一阵风吹起来带走了一起热气,荷花也开了,可以遛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