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1006+
所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兵马司胡同1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兵马司胡同15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10-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1006+
所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兵马司胡同1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兵马司胡同15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15号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始建于1921年。院内的南楼图书馆、西楼办公室和北楼研究室三座建筑均为西洋风格。是20世纪初德国民居样式,二层坡顶,拱形窗镶彩色玻璃,内部装饰精美,造型稳重,色彩柔和,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德国样式精致小楼。北楼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楼房,整体呈现西洋建筑风格。1916年,地质调查所迁此,这里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地质人才,是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2011年被列为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一个非常值得看一看的好去处。
这就是帝都的独特魅力之处。随便走进一个胡同,都可发现古迹。历史课本或读过的那些人物事,突然鲜活地呈现你面前。这种惊喜和厚重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地点位于西四附近的兵马司胡同,至今仍有人居住,自然保护得感觉不是那么好。
(视频是本人自己拍摄的,文案和图片是本人查阅的)周末和朋友来到旧中国地质调查所,它不仅是中国地质学的发源地,更是中国现代科学研究的摇篮。自1913年成立以来,地质调查所见证了中国科学从无到有的历程,培养了大批杰出科学家,取得了多项影响世界的研究成果。也是蔡元培口中的“名副其实的第一科学机构”,胡适所说“地质学真正成为了中国的一门科学”。今儿我就带您走进这座历史感满满的中国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旧址。这里靠着多方资助和捐款,就在这个院子里建成了当时东亚最大的地质图书馆。 1913年,民国政府工商部成立了地质调查所,标志着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开端。1929年,在此所工作的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距今约50万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被誉为“近代中国科学界获得的第一枚世界金牌”。 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在地质调查所成立,标志着中国地质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尽管战争带来了巨大困难,但地质调查所的科学家们依然坚持研究,为中国科学的延续做出了重要贡献。影响世界的三大研究成果是燕山运动的发现 理论,这一理论被国际地质学界广泛接受,至今仍是研究东亚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其2.仰韶文化的发现, 1920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在地质调查所的资助下,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启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先河。也为世界考古学提供了重要参考。 其3.1933年,《中华民国新地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化地图集,代表了当时中国测绘学的最高水平。国际上广受好评,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还有恐龙化石、动物植物、冶金的研究,中国地质矿藏的调研,1934年和1939年陕北延长石油和玉门油田的出油。 其中玉门油田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开发的第一口油田。 当年地质调查所除了政府拨款外,每遇到资金困难,中国实业家都给与支持,图书馆是各界名流捐建,当年开滦、中兴等煤矿、律师林行、实业家金绍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也给予了赞助。 旧北京地质调查所里这些新学者的奠基者和大师们,他们是前所未有的一代人,不仅开创了学术的新纪元,更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这些大师们其中的一些人被后续的评价以及结局真的令人唏嘘,翁文灏、安特生、谢家荣等等。 今日踏在这历经风雨的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斑驳残破的楼板之上,昔日大师们旧日的足音已经远去,但他们留在中华文化史上的足迹终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