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40714+
所在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华弘街11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31-80514008
简介信息:长春博物馆是长春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华弘街111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2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40714+
所在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华弘街11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31-80514008
简介信息:长春博物馆是长春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华弘街111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免费的讲解,下午的讲解时间是1点半。本来也不是特意过来的,是逛完二楼的吉大考古博物馆之后顺路来看了一下,场馆不大,展品也不多,特意来一次没必要,和吉大博物馆一起逛倒是不错。不过长春这些博物馆,有时间还是值得逛一逛的!
离开长春的前一天,去了长春博物馆,虽然没去吉林省博物馆,但是感觉这趟挺值的,布展人对一个主题都有自己的见解,尽可能的展示出每一幅作品的特点,这是我唯一感到好奇的博物馆,当时周中,上午,早晨人很少,自己待在里面很舒服
我虽是土著,但第一次来长春博物馆。之前有听说,但据说一般。这次来真的比较惊艳。一二三层,一共五个展馆,由下至上年代越近。也是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布展很用心,很多文物讲解很细致,电子屏可操作,很适合孩子来参观,但个人觉得不适合太小的小朋友。这个月份里面很冷很冷。节假期路边可停车,很方便。一楼有拓印体验,还有盖章。
长春市博物馆最精华的地方其实在于二楼三楼的吉林大学博物馆的分馆。单单一楼来看的话还是挺简单的,基本也没有太多展品。但是一旦走到二楼,直接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布展非常漂亮,前言结语富有诗意,非常不容错过。
总体一般吧,和长春大学考古博物馆公用一栋楼,但是不同楼层,入口不太好找,规划也有点一般,会有一些回头路[过程]展览内容:内容感觉总体比较一般,没有太多亮点,而且两个博物馆在一起,逛的都混了,不是特别值得特意跑一趟吧
总体的感受是很棒的,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了解很多长春的历史,用掉一整个下午的时间。一楼,可以在电影的区域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还有电车,非常漂亮的建筑模型,瓦当和月饼模具等逐渐消失的东西,出片的室内造景。二楼有不同角度的地图和街道微缩图。三楼有一些很可爱的绘画作品。推荐来看。(每周一闭馆)
这几天,路过长春新民大街的许多人,第一眼就被这座建筑的古朴风格所吸引。这座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建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建筑外观整体别致,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向新:新民大街作为长春历史文化街区,需要一座标志性建筑展现“城市焕新”的活力。
人不多,而且每天还有免费的讲解,值得一逛。一楼展厅一是关于长春市的,二楼是吉林大学历考古和艺术博物馆。展厅二是书画。展厅三是青铜器。整体来说,是从听觉视觉方面比较立体化的展示。我也第一次见到展品玻璃是屏幕的。可以比简单的一个小介绍牌容纳更多的信息,这一点很好
去长春旅游本来想去吉林省博物馆,由于时间紧张,选择了长春博物馆,非常庆幸,长春博物馆非常值得。我们是九点就进去了,一楼前台可以免费盖章,非常多。9.30有免费讲解,我们跟随工作人员听完了整个场馆的讲解,特别好。还见到了很多齐白石的真迹。
长春新进博物馆,吉大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在历史的褶皱里,拾一把泥土的幽默与叹息——长春博物馆器物闲谭走进长春博物馆的展厅,总能在庄重的历史间隙,瞥见几缕鲜活的人间烟火。那些被时光打磨的器物,藏着令人莞尔的“小心思”,也裹着王朝更迭的荒诞与悲凉。---马桶与夜壶:一场避讳引发的“改名记”汉代墓葬中出土的青铜“虎子”,形似伏虎,实为夜壶。古人以虎为名,取其威猛辟邪之意。谁知到了唐代,因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名“李虎”,为避讳只得将“虎子”改称“兽子”或“马子”。千年后,“马子”一词竟在方言中成了对女性的戏称,倒让这器物平添几分市井幽默。而今日的马桶,或许正是从“马子”的实用功能演化而来——历史有时比段子手更懂反转。---“节约”不省钱?马具上的古老智慧展柜中一枚青铜“节约”,形似纽扣,实为马络头上的配件,用以分束缰绳、控制力道。古人以“节约”为名,取“节制约束”之意,与今日的“省钱”无关,却暗含“自律方能致远”的东方哲学。我摩挲着陶泥,忽觉制陶时拉坯的力道,何尝不需要这般“节约”?多一分则塌,少一分则裂——器物之道,终究是人心之道的倒影。---乾隆的繁花与雍正的留白:帝王审美启示录清代瓷器展区,乾隆朝的珐琅彩瓷满缀缠枝莲纹,金粉勾边,华丽如盛世欢歌;雍正朝的青釉瓷却素如冷月,仅以一道冰裂纹诠释“lessismore”。两位帝王,一个将欲望泼洒成釉上繁华,一个把心性收敛为胎骨清寂。这让我想起陶艺课上学生的作品:有人爱捏胖肚罗汉,憨态可掬;有人偏塑瘦骨梅瓶,孤傲凛然。泥土从不批判审美,它只成全手艺人最诚实的表达。溥仪与长春:败家子的“文物漂流记”伪满皇宫展区的一张契约,记着溥仪为维系傀儡政权,将1200余件故宫书画抵押给银行。唐代韩幹的《照夜白图》、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些国之重器,竟被他以“每件作价一千”贱卖。站在展厅里,我仿佛听见文物在哭——它们历经战火、埋藏、迁徙,却差点湮灭于一个末代皇帝的虚荣。如今我教孩子捏陶,总说:“器物有灵,你敷衍它,它便以裂痕回应你。”泥土不语,却藏尽人间戏码。若你路过长春博物馆,不妨听听这些器物的“吐槽”——它们比史书更懂幽默,也比鸡汤更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