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40715+
所在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关街附近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79-65082188
简介信息:汉函谷关遗址是洛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关街附近, 所属新安县区号是41032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汉关街道内
靠近汉函谷关遗址内
距离56.1米的G310北
时间:2025-07-0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40715+
所在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关街附近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79-65082188
简介信息:汉函谷关遗址是洛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关街附近, 所属新安县区号是41032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汉关街道内
靠近汉函谷关遗址内
距离56.1米的G310北
热门评论
秦函谷关二十多岁去西安时路过就圆了梦,汉函谷关我是三顾历时十一年才终于圆梦。第一次是2012年和朋友一起去张钫所建的千唐志斋,告诉他千唐志斋存各类藏石1413件其中唐代1185件。看完千唐志斋原本是下一站汉函谷关,可朋友水土不服闹肚子为了朋友的健康只有打道回府期待下次了。2018年第四次进藏后和父母、儿子、妹夫与外甥一行六人先去了洛阳博物馆,然后去了龙门石窟孩子们喜欢水就去了龙潭大峡谷。到了新安县老王家的烫面角吃了庙头老李家的烧鸡也吃了新安县博物馆也去了只等第二天和汉函谷关的约会了。第二天全家人起了个大早喝了小碗汤吃了峪里柿饼满怀期待的赶往汉函谷关,九点整到了汉函谷关发现大门紧闭,下车发现门前有标示景区整修问了景区工作人员他告诉前天开始施工完工预计要半年左右,幸亏年纪大了已经可以处变不惊了只能告诉自己学学刘皇叔三顾吧!2024年为了圆父母的二里头夏都遗址梦,五月份去了二里头、偃师商城遗址、偃师博物馆、颜真卿墓。天汽比较热淮备回郑州父母坚持要去新安县汉函谷关圆我的梦,感恩父母给我的爱与陪伴。汉函谷关又称新安函谷关,初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即公元前114年。由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夯土墙垣等组成。西汉时期汉武帝废灵宝秦代函谷关迁函谷关于新安城东屏障关中地区。东汉时期迁都洛阳后,汉函谷关为八关之首是洛阳周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民国书圣于右任的副手千唐志斋创办人张钫对汉函谷关重修,现存遗址多为此次重修后保留。圆梦汉函谷关后再次对先贤们的创造力所震惊,秦皇汉武确实是一代天骄划时代的帝王,生在当世能亲眼目睹祖国的伟大复兴幸甚幸甚。
[圆图钉]交通停车: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自驾导航到达;初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是西汉楼船将军杨仆经武帝恩准把秦关从灵宝移建至此。东汉迁都洛阳后,汉函谷关为八关之首,属于洛阳盆地周边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的主要建筑遗址由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夯土墙垣等组成,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80米的长方形城阙,关楼与夯土墙垣、鸡鸣台、望气台的分布平面图呈“H”形。建议:先去新安县博物馆看下函谷关介绍,如果单独看函谷关很枯燥无味。洛阳旅游年票免费。
离洛阳市区不远,开车半个多小时的样子,里面不大,但景色还行,冬日的河流里,有成群的小鸭子,遗址只有一个城门遗址,现在此处,遥想当年……别有一番感觉。适合周末或路过来转转,游玩大概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停车也算方便。
世界文化遗产——汉函谷关遗址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东,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由汉楼船将军杨仆所建,有2100余年历史,作为丝路第一关与汉唐关税制度活化石,2014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节点)。汉关连接的东西二京——洛阳和长安,在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长河中,历来都是兵家必争、皇家必占之地。其核心价值在于完整保存了汉代关隘军事防御体系与跨国贸易管理遗迹,是研究古代海关制度、丝路贸易的唯一现存实证。战国时代,秦国为了防备东方诸国西进,在豫西“淆函孔道”的西端,据险设关,名“函谷关”。西汉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由杨仆主持,把函谷关迁建到新安,史称“汉函谷关”。东汉时,由于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汉函谷关就成了洛阳通往长安的西大门,光武帝曾在关内设大驾宫。汉灵帝时增置八关都尉时,汉函谷关成为八关之首❗️❗️❗️军事要塞地位进一步巩固。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改汉函谷关为通洛防,大兴土木予以修缮,大将贺若敦(洛阳人)为中州刺史镇关防。唐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和武则天曾在汉函谷关附近兴建合璧宫。民国十二年(1923年),由张钫出资重修新安函谷关,主要包括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南关墙、北关墙等。公元125年,东汉迁关至新安,扩大关中势力,控东方诸侯。公元190年,董卓焚关退长安,火焚痕迹出土于西关墙。公元755年,安禄山破关陷洛阳,烽燧遗址发现唐军遗骸与断裂横刀。公元1374年,明太祖废关设巡检司出土"洪武七年关隘裁撤"碑。
来这里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和积淀。入口是一片竹林,走个小桥,景区不大,一会就能走完,路边有河,很多鸭子在晒太阳。阳光很暖。还可以上城楼。地下也可以进,可以看到古代排水沟遗址。景区人很少,停车费也便宜。不错。
这是汉函谷关,函谷关历史上有三个。
去过,还行,也没啥好看的
本来早上过来的,有事情耽误了,下午四点多还是想出来转转就出发了。到地方五点多了,景区已经关门了。不过还是有一大片空地可以转转,散散步,景区在河对岸,远远能看见,应该是在山头地势比较低的地方开辟作为镇守点,有机会再来玩吧
寻找历史沧桑感,曾经的熙熙攘攘通关处已不复,只留浮想。
设计得很一般,历史讲解的也很不清楚,特别是跟秦朝的函谷关的历史感觉有混淆,另外一个,就是不要去租他们的电子语音讲解,全程完全没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