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1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11005+
所在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观一村索铺巷3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秦牧故居是汕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观一村索铺巷39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10-21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11005+
所在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观一村索铺巷3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秦牧故居是汕头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观一村索铺巷39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品尝了汕头的美食,再来次文化之旅。秦牧故居座落于樟林古港的老街内。散文家秦牧,在樟林生活过5年,秦牧故居的建筑格局是典型的"四点金",类似北京四合院,还有如:下山虎,四马拖车,百鸟朝凤,这些名称都是对潮汕民居建筑风格的别称。
秦牧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观一村。通常开放时间为每天的9:00-17:00。但在一些特殊时期或节假日,开放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门口坐着一位老爷爷或老奶奶在喝茶,人很好。这座故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有着百年的历史沧桑。踏入故居的正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正门墙体白中透灰,墙面石壁上凿画着各式花草树木,朴素中不失儒雅。黑底金字的“秦牧故居”牌匾悬挂于正门之上,由吴南生先生题字,与宅子的建筑风格相得益彰。走进故居内部,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的年代。前厅左边的墙面黑色石板上刻着秦牧著作出版年表,右侧石板上则刻着他的简历,静静诉说着他的文学历程。经过天井,青石板铺就的地面高低起伏,荷花、榕树等绿植点缀其中,为古老的建筑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正厅中,秦牧先生的雕像静静地矗立着,他那深邃的目光仿佛在凝视着远方,又仿佛在思考着下一部文学巨作。周围的展柜里,陈列着秦牧先生生前的眼镜、毛笔、钢笔、小墨砚等遗物,以及他的无数张获奖证书和一本本泛黄的作品集,这些珍贵的物品见证了他在文学道路上的辛勤耕耘和卓越成就。主厅左侧的房间是秦牧先生生前的卧室,斑驳老旧的家具重现着他当年的生活场景。右侧从厝中间的小客厅和左侧的小厨房,至今仍保留着当时的陈设,让人仿佛能看到秦牧先生在此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里,参观者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的生活气息,对这位“一代文豪”的了解也更为深入。秦牧先生出生于香港,3岁时随父母移居新加坡,13岁时又随父母回到故乡,便居住在这座小四合院里。虽然他在故居居住的时间不算长,但这里却给他留下了难忘的人生记忆和丰富的创作素材。他在多篇文章中提及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和热爱。他以故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为素材,创作出了《故乡的女神庙》《黄金海岸》《贝壳集》《花城》《长河浪花集》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传递着真实的时代之音,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共鸣。里面有好多个门可以玩,免门票,不错。
2024/03不知道这地儿平时开不开门。我是去樟林古港游玩,正好遇到小学生春游,所以蹭进去了[呲牙]幸好地方不大,我在工作人员落锁前叫住了他,不然我差点被工作人员关里面[捂脸]门口可以免费扫码看故居简介。[糖果]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坐西北向东南,主座“四点金”带右侧从厝。[糖果]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东里镇观一村人,著名散文家,主要著作有《花城》、《长河浪花集》等。他13岁随父亲从新加坡回国,就读于樟林萃英学校、汕头一中等,这里是他青少年时期居所。1939年3月,秦牧任《中山日报》副刊编辑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为了方便领取稿费,他朋友给他刻了一枚“秦牧”图章,其名寓意“推翻秦始皇的暴政,过着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