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71011+
所在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1号(近口腔医院)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2-23310386
简介信息:天津邮政博物馆是天津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1号(近口腔医院), 所属和平区区号是12010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小白楼内
靠近小白楼街道内
靠近天津邮政博物馆内
距离17.3米的营口道北
距离21米的营口道7号西北
距离34.5米的营口道/解放北路(路口)北
时间:2025-10-1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71011+
所在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1号(近口腔医院)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2-23310386
简介信息:天津邮政博物馆是天津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1号(近口腔医院), 所属和平区区号是120101.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小白楼内
靠近小白楼街道内
靠近天津邮政博物馆内
距离17.3米的营口道北
距离21米的营口道7号西北
距离34.5米的营口道/解放北路(路口)北
热门评论
天津邮政博物馆前身是1884年建成的大清邮政津局,是中国近代邮政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展出重点聚焦邮政发展史:天津作为“中国近代邮政发祥地”的历程,如1878年天津率先试办邮政业务的史实。珍贵展品包括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原票、老式绿皮邮筒、手摇电报机、民国邮差制服等实物等。⏰开馆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免费、免预约,刷身份证入馆⌚️参观时长:1-1.5小时🌺可以安排和中国银行博物馆一同参观。
天津邮政博物馆,绝对是值得看的博物馆。天津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源地,也曾是中国近代邮务管理中心和邮运组织中心。1878年3月9日,经清政府批准,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指派,天津海关税务司英籍德国人德璀琳于当年3月23日在津海新关大公事房内(现营口道2号)创办了"天津海关书信馆",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邮政机构。同年7月向全国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1880年1月11日书信馆改名为"天津海关拔驷达局"(英语POST译音,即海关邮局)。1884年迁入此楼办公。1897年2月2日改名为"大清邮政津局"。1906年清政府设立"邮传部"。1911年"邮传部"接管邮政,邮政从此脱离海关,成为独立的系统。1912年"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博物馆位于和平区解放路111号,展览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四大展厅。展示内容从时间跨度上分为5个阶段,即古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
翻开中国邮政史,有一个地方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天津。1878年3月23号,天津海关书信馆向公众开放,开始收寄华洋公众信件,中国近代邮政由此发端。这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全国第一:第一个邮政代办机构、第一部邮政规章、第一个邮政公告、第一套邮票、第一条邮路……这些数不清的第一,都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奠基之作,也让天津成为“中国邮政的摇篮,大龙邮票的故乡”。走进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09号的天津邮政博物馆,仿若走进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从古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到大清邮政、中华邮政、人民邮政时期,串联起天津在中国邮政长河中的一个个重要时刻。我国的通信史源远流长。口信、物信、树叶信、击鼓传声、烽火报警、信鸽传书、双鱼问讯、驿寄梅花、竹报平安、红叶题诗等等这些都曾经是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和手段。在天津邮政博物馆二楼的邮驿部分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一件展品是一块方方正正、有巨大凹槽的大石头,这就是天津邮政博物馆里年龄最大的文物——秦皇古驿站。这个石头是镇馆之宝。李鸿章建议总理衙门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今营口)、上海五处仿照欧洲的模式试办邮政。光绪四年二月二十日,也就是1878年3月23日,天津海关税务司率先在天津发布公告:天津海关书信馆向公众开放,开始收寄中国人和外国人的信件,中国近代邮政由此发端。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公众有了使用官办邮政传递信息的权利。民信私札,第一次堂而皇之地跨进了邮局。见证天津这段风云历史的,还有三枚小小的邮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龙邮票”,也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在天津邮政博物馆的珍宝馆里,如今就珍藏着整版的“大龙邮票”。为适应当时的邮资标准,这套邮票共有三枚,图案相同,颜色不同,分别以橘黄、朱红、黄绿三种颜色表示。邮票图案上有“大清邮政局”字样。大龙邮票邮局全张是25枚,一分银、三分银、五分银。中国第一套邮票的设计与发行,不仅是中国通信史上的里程碑,而且成为中国近代邮政起步的重要标志。它宣告了邮政史上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的实施,即:实行预付邮资制,从根本上克服了记账制的弊端。1897年2月2日,在农历大年初一的这一天,天津海关拨驷达局正式更名为“天津大清邮政局”,简称“大清邮政津局”。从那时起,这栋法租界里大法国路上的洋楼正式成为大清邮政关局,并且挂上了中、英、法文三块牌匾,130多年来屹立不倒。这座近代邮政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884年,为两层带半地下室,砖木结构,典型的仿罗马式建筑。建筑平面呈L型。南段拐角处为一角楼,是整个建筑的点睛之笔。昔日的大清邮政津局历经百年风霜雨雪及人世沧桑,依然屹立不倒。走出天津邮政博物馆,看着街道的车水马龙,回望这栋世间仅存的大清邮政官局建筑,仿佛历史再次浓缩在了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