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30501+
所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校尉营胡同44号(珠市口地铁站D西南口步行34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宜兴会馆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校尉营胡同44号(珠市口地铁站D西南口步行340米), 所属西城区区号是1101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珠市口内
靠近天桥街道内
靠近宜兴会馆
距离15.6米的校尉营胡同南
距离22.2米的校尉营胡同44号南
距离92.8米的珠市口西大街/煤市街(路口)南
热门评论
-宜兴会馆:位于44号四合院,原为清朝光绪年间两任顺天府尹周家楣的故居,光绪十三年(1887)周家楣去世,顺天府民众集资将其故居扩建为宜兴会馆新馆。会馆整体坐南朝北,由两进院落组成,大门为广亮大门,布局规整,轴线清晰。目前会馆正在修复施工中
继续带您逛北京南城胡同,今天去校尉营胡同。胡同位于老宣武区中部,属于老天桥一带,西起留学路东侧,东至铺陈市胡同西侧,南侧与九湾胡同相交,300多米长,还算比较宽。因驻兵营而得名,清称前、后校尉营、民国时称校尉营,胡同名沿用至解放后,1965年定名为校尉营胡同。清朝末年由李鸿章创办的著名的"五辈学堂"建在此,巷内有宜兴会馆,为清顺天府尹(大概是北京市长吧)周家楣故居,周曾参与撰修《光绪顺天府志》,故居建筑目前保存基本完好,胡同内基本为居民住宅。
初到宜兴会馆,便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座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校尉营胡同44号的古建筑,建于清光绪年间,曾是时任顺天府府尹周家楣的故居,如今已成为一座富有文化底蕴的会馆。走进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广亮大门,门扇上绘有敬德和秦琼的门神像,高大威武,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宅院。穿过门洞,来到一进院,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带前后廊,显得宽敞而明亮。两厢房各三间,与正房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来到二进院。这里的正房五间,七檩前出廊,更显庄重。两厢房依旧各三间,但风格却与一进院有所不同,更显得古朴典雅。整个会馆的建筑布局规整,房间高大,轴线清晰,展现出典型的城南小型祠庙格局。在游览过程中,我不仅欣赏到了会馆精美的木雕、砖雕以及石刻艺术,更感受到了古代建筑的美学价值。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匠心独运,让人不禁为之赞叹。此外,会馆周围的自然环境也十分宜人,树木葱郁,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在游览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周家楣的故事。他在清光绪四年首次担任顺天府尹,大力参与、促成《光绪顺天府志》的修纂刊印,为北京地方史地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的政绩清明,深受民众爱戴。在他去世后,顺天府民众集资将其故居扩建为宜兴会馆新馆,以纪念他的贡献。此次游览宜兴会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座古老的会馆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宜兴会馆将继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共同品味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珠市口宜兴会馆宜兴会馆清光绪,校蔚胡同是旧居。整体坐南朝北向,两进院落好布局。正房两侧是厢房,宜兴新馆悬正堂。大门各一上马石,有敬秦琼大门像。顺天府尹周家楣,宜兴人士感其惠。光绪下诏建专祠,后人捐馆同乡会。
北京宜兴会馆,坐北朝南,在北京校尉营胡同44号。现在是个两进的院子,第一进院子里面有正房三间,耳二进院有正房五间。
还可以吧周边也挺好玩喜欢的朋友可以看看
位置好找,交通便利,只是好像没有营业正在修缮的样子,等正式开放之后再去参观,期待。
原宣武区的校尉营胡同临近珠市口西大街,胡同背面与大街仅一墙之隔.明代因有校尉营而得名,清代李鸿章在此建立五辈学堂.校尉营44号一座三房相连的老房子,中间朱漆大门和门楼在附近低矮的平房群中特别显眼.虽然是饱经沧桑的老房子却透着一股子气派,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它就是江苏宜兴会馆和清末顺天府尹周家楣的故居.因为目前这些旧址都已属于居民区,无法入院细细体味,只拍了几张照片留念.历史的厚重让北京的胡同更有沧桑感,弥足珍贵!
在桥湾地铁北侧,胡同里头,新整修过。不错。是个僻静的去处。适合谈谈事情。
北京这几年的老平房改造工作越来越快,再不抓紧看看就彻底变样了。这个会馆已经被征收腾退,暂时关闭。会馆身后就是北京拐弯最多的胡同,一共十三处拐道。算上连接的其他胡同,已经数不清了。因为大道边施工隔离,我走了一圈没看见出口,最后又绕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