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00501+
所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魏公村路8号院东侧约7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魏公村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魏公村路8号院东侧约70米,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5-1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00501+
所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魏公村路8号院东侧约7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魏公村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魏公村路8号院东侧约70米,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哇塞,简直太好了,环境好,服务好
中关村南大街在我小时候叫白颐路,是从白石桥通往颐和园。那时候路面只有现在的一半儿宽,但两边是绿树成荫,而且都是粗壮高大的树木。现在的路虽然宽了,但感觉光秃秃的。中关村南大街,有一个地名叫魏公村,这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北京著名的新疆村,要吃新疆美食,来这儿准没错,仅这条街上知名的新疆餐厅就有十多家。那时的魏公村是真正的新疆人驻地,确切的说是维族人的地盘,这可真是人家祖上传下来的。说起这段历史,那可以追溯到七百多年前了,也就是忽必烈搬到元大都的时候。元世祖把元大都西北高梁河边这块儿地,赐给了帮他打天下的畏兀人,畏兀是当时维吾尔族的称谓,于是此处就成了畏兀村。当时的畏兀村很大,周边的几所高校都曾是畏兀人的地盘,包括现在的紫竹院公园。到了明清两代,畏兀人的地盘有所收缩,但这畏兀村的名字,一直叫到了清末。清朝书籍介绍畏兀村会写成魏吴或畏坞。民国伊始,孙中山写下天下为公,于是这地方更名为为公村。到了民国十年,这地方有了现在的名字魏公村。一九五八年开展人民公社,这地方又变成了为公村,文革结束以后,又恢复成了魏公村,这名字够热闹的吧。魏公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比这名字还热闹。除了这里,甘家口也有一个新疆村,那个新疆村更热闹。想想那时候地道的新疆美食,真让人怀念啊!胡辣羊蹄,风味加沙,烤馕烤包子,尤其那羊肉串真香啊,现在的羊肉串即使去新疆馆子也吃不出以前的味道了。如今的魏公村到处高楼林立,除了北理工、民族大学等几座高校,最有名的当属是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当然要是没关系,想在这看牙那是难上加难的,除非撞大运,在平台上能抢到号。
北京的地区的地名,从元代开始到现在还能保持差不多的\\r真的不多\\r似乎除了南城的白纸坊,就是魏公村了\\r现在的魏公村是畏吾儿村的译名,发音上从元代基本没有变化\\r\\r《顺天府志》也提到“大慧寺,在畏吾村。”\\r到明朝万历年间,这里除了称作畏吾村外,又称作“苇孤村”\\r《宛署杂记》记载:\\r(宛平)县之西北,出西直门一里曰高良桥,\\r又五里曰篱笆房,曰苇孤村,又二十里曰鞑子营\\r也说明畏吾村的具体位置与今天的魏公村是一致的。\\r直到1881年,这里仍称作畏吾村。\\r\\r元代,这里是畏吾儿人聚居区\\r当时的畏吾儿人,也叫回鹘人,和现在的维吾尔人都是uygur\\r但是还有些许差别\\r\\r元代的畏吾儿人,专门指吐鲁番一带没有信伊斯兰教的uygur\\r而吐鲁番以西接受伊斯兰的突厥语部族则以穆斯林自称\\r在官方文件中归入色目回回\\r或者使用satr一个词语,类似回族人使用dost自居\\r那时,这些畏吾儿人最主要的行业居然是餐饮业\\r尤其是卖酒\\r\\r元末的战争中,这里的畏吾儿人随着蒙古政权的垮台\\r而逃亡漠北\\r只留下一个畏吾村的地名\\r\\r直到上个世纪中期\\r这里修建了一所回民学校\\r后来升格为中央民族学院\\r再度又有大批的维吾尔人在周围开餐馆\\r历史700年间完成了一个轮回\\r\\r附近有太监刘瑾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