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510+
所在地址: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乡民乐村虎头山巅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资阳茗山寺(双龙街乡)是资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乡民乐村虎头山巅,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5-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510+
所在地址: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乡民乐村虎头山巅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资阳茗山寺(双龙街乡)是资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乡民乐村虎头山巅,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是真的漂亮啊,五一来的,铭山寺在维修,石刻可以看,北宋的风吹到了今天。铭山寺又叫虎头寺,五一期间正在维修,只能看到后山造像。寺中摩崖造像,皆是北宋遗作,岁月流逝,却依旧神态生动,或庄严肃穆,或慈悲祥和,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精湛技艺。毗卢佛端坐崖壁高处,宝冠袈裟精致繁复,结跏趺坐,双目微闭,好似在俯瞰世间万象;文殊菩萨左手托经书外伸1.5米,历经千年,仅靠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重量千斤却纹丝不动,巧妙的力学运用,令人拍案叫绝,也让我见识到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脚下是历经风雨侵蚀的石板路,路旁是岁月雕琢的摩崖造像,每一步都仿佛能听见历史的足音,与千年前的时光对话。那些被岁月风化的造像,虽失去了原本的清晰面容,却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它们是时光的见证者,也是文明的传承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历史与现实交织,信仰与艺术交融,安岳铭山寺,真的值得一去!
为什么一说到茗山寺,很多人非得说它是“北宋吹来的风”?\\t🤷🏻♂️南北之争四川人说这北宋的风,是为老彰显这里的年代久远,《中国国家地理》说这是南宋的风,是基于客观事实。不管哪里的风,反正茗山寺大多数造像都长在了我审美点上,茗山寺建于唐兴于宋,尤其是历经千年的风吹雨打,佛像的脸上出现了犹如年轮般的层层肌理,打动我的就是这种历史的沧桑之美\\t📸看点✅护法神龛:龛内的十二护法神跟大足宝顶山如出一辙,都是怒目圆睁,丑丑与共✅佛道合龛:右边的毗卢遮那佛是“明代吹来的风”,左边的东岳大帝是“满清吹来的风”,什么道骨仙风?不存在的,跟宋代的审美高下立判✅观音和大势至:这才是宋代的审美✅文殊菩萨立像:是宋代的,手里明明拿着经书,远远看去我还以为拿了快板砖,冒犯了✅毗卢佛立像:(封面)是正经“宋代吹来的风”✅文殊普贤立像:不对外开放,被锁在小木屋里,毕竟扒门缝偷看是我的强项\\t🧑🏻💻一些碎碎念我觉得把这茗山寺的造像,跟安岳的华严洞,塔坡,高升大佛,圆觉洞,毗卢洞,还有大足的宝顶山不都是同一个体系,同一种审美吗?佛像头顶花冠上都有柳本尊的坐像,这不都是南宋柳本尊,赵智凤他们师徒俩的一脉传承的手法吗?\\t不管北宋的风还是南宋的风都是唐宋遗风
茗山寺的造像系北宋作品,绝大部分保存完好。现存摩崖造像63躯。单个造像34躯。另有明、清碑刻题记29处。造像总长达350米,气势宏伟,石像高大,其中高5-7米8躯,1-4米的50躯,均雕刻有造像,或佛祖,或菩萨、金刚、力士。佛祖、菩萨多为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宝冠装饰无一雷同。金刚、力士多龇牙咧嘴,钉杀气腾腾。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文殊师利菩萨高5-8米。观音菩萨左手前伸,平托纱巾;大势至菩萨左手内曲置于胸前,五指并拢平托厚厚的经卷;文殊师利菩萨左手托经书外伸1.5米,书和手的重量上千斤,历经千年不毁,全靠高2.2米的垂地袈裟支撑,运用力学与美学结合,造型十分巧妙。后岩壁上的护法神龛内造像呈半圆形,集中雕塑均高1.8米的十二个护法神,皆甲胄鲜明,其手或提九仗剑,或执便托杵;其头或昂扬猛呼,或怒目扭颈;有的剖腹见心,有的捏拳定神,虎视眈眈,威猛剽悍,真心睃寻法场,虔诚拱卫佛士。
这场来自北宋的风,还是吹到了现在。安岳石刻我最喜欢的其中一个。因为自然风化真的超级美。修了路,路况很好,就是有点窄。不要门票,寺还在修,直接逛一圈看石刻,有大爷可以讲解。最美的关起来在修,只能把手机伸进去拍。每座像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不大。很快转一圈,五一人也不多
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顶新乡民乐村虎头山巅,距县城约50公里,是一座以佛教摩崖石刻造像闻名的千年古寺,始建于唐代,现存造像多为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因千年风雨侵蚀,石刻表面形成独特的波浪形纹理,宛如天然雕琢,赋予造像沧桑古朴的美感。部分造像因岩层差异,头部保存完好,而身体风化明显,形成“佛首低垂,悲悯众生”的独特意境。崖壁留存北宋至清代的题记、碑刻。属免费景点,被称“刻在悬崖上的宋韵”,其沧桑与静谧定会让人不虚此行。
Day6第二站茗山寺此次旅游第二个大高潮。茗山寺,原叫“虎头寺”,坐落于虎头山巅,因“唐迎佛骨禅宗更播于名山”而更名。现存摩崖造像系北宋作品。观音大势至龛,大门紧锁,但是可以通过窗格观看和拍摄。两尊造像通高5.1米,观音菩萨示不二法门手印。大势至菩萨露出一截右手臂,腕部的手钏凸显出手臂的圆润丰滢。左手作托举状,据传大势至左手原本托有宝塔,现塔已不存。毗卢遮那佛立像龛,面容平静慈祥,双手结智拳印。花冠上一尊小佛像,是安岳石刻的好朋友——戴四方平顶巾柳本尊,反映了古代四川地区流行的“川密”信仰。另有多尊造像。顺道进入茗山寺一访,原寺庙体量非常巨大,但在解放前就已经拆除。
探访安岳石窟之茗山寺茗山寺位于安岳石羊镇的虎头山巅,驾车过来路都比较窄,但现目前已经修好了停车场,停车倒也方便。茗山寺现保存好的有6个窟龛一些碑刻和一座寺庙。现存摩崖造像63尊,大部分都是北宋作品。虽然数量不算多,但石像高大,加上自然力量的侵蚀,形成一种时间带来的美感。非常值得欣赏。
茗山寺在南线中算规模大的,但客观比较还是小石窟。这就是安岳石刻的特点之一,规模小,分布分散。图二是“北宋的风”这个话题中出现率很高的一景,其实就一小块,位于菩萨身后。但这里其实所有石刻都有风蚀痕迹。交通方面,距离孔雀洞4公里,距离华严洞6公里。没有公共交通,可以考虑包车、拼车以及摩托车。景区正在搞规划,准备成立景区,交通便利度以后可能会好点的。
茗山寺这个路是才修的,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好开的,景点不是很大,有一个停车场,但是不大,停车场里面有个卫生间,真的非常脏,虽然才修,但是如果没有人去打扫,就不能很好的维护,外面有很多卖凉粉凉面的小摊摊,整个景点差不多无人讲解的情况下,20分钟游完。里面的佛像还是很震撼的,石刻风化的印记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根据官方资料显示,现存摩崖造像63尊,多为北宋时期作品,气势宏伟,雕刻精细。主要造像包括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等,高度在5-7米之间。造像风格独特,融合了力学与美学,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茗山寺的造像和碑刻反映了唐宋时期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茗山寺,离石羊镇大概九公里。我是坐了一个摩托车,20块钱拉过去,然后让他等着20块钱再回来。这样子比较方便,来这边交通就是不怎么方便,如果你要几个石刻一起看的话,我还是建议包一个摩托车可以去毗卢洞,然后可以去很多地方。这样子,一天就几个地方就搞定了。自己也不用做计划,就很方便。他这边确实还蛮震撼的,我作为当地人也是第一次来。我觉得还是很值得,而且现在路修的特别好,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