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30703+
所在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楼南大街1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635-8414888
简介信息:海源阁是聊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楼南大街11号, 所属东昌府区区号是3715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古楼街道内
靠近东昌湖风景区内
靠近海源阁内
距离22.2米的楼南大街西
距离24.9米的楼南大街26号西
时间:2025-07-1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30703+
所在地址: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楼南大街1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635-8414888
简介信息:海源阁是聊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楼南大街11号, 所属东昌府区区号是3715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古楼街道内
靠近东昌湖风景区内
靠近海源阁内
距离22.2米的楼南大街西
距离24.9米的楼南大街26号西
热门评论
海源阁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和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由聊城进士杨以增所建,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四经四史斋”、“琅环之府、群玉之山”……众多学界泰斗,给予中国藏书史上久负盛名的海源阁高度评价。
海源阁藏书文化博物馆(聊城古城)清代是我国古代诗人藏书发展的巅峰时期,著名藏书家灿若星辰,聊城杨氏海源阁藏书楼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海源阁藏书近4000种28万卷,改变了我国古代藏书中心偏于东南一隅的局面,与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湖州陆氏“皕宋楼”、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并称清代四大藏书楼。海源阁由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海源之名取自《学记》“先河后海”之语,蕴涵着兼收并蓄、溯流追源之意。因此海源阁藏书在内容上已"经、史”为主,重视四经、四史的收藏,而名其室曰“四经四史斋”。在版本上则尤重宋元旧刻,所藏宋元珍本400余种,逾万卷,其藏书之精、之富,为海内外学者所仰慕。
海源阁详细攻略🏠地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楼南大街11号,距光岳楼(公交站)415m,步行约5分钟。🈺营业时间:9:00-18:00🎫门票:全年免费。🏠景区介绍:•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和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由聊城进士杨以增所建,历经四代人悉心相守,总计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四经四史斋”、“琅环之府、群玉之山”……众多学界泰斗,给予中国藏书史上久负盛名的海源阁高度评价。•1956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把海源阁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源阁是聊城文化昌盛的标志,是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聊城市古城区万寿观街东首路北杨氏宅院内,由清代江南河道总督、著名藏书家、聊城人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海源阁为三间硬山脊南向二层楼阁,下为杨氏家祠,上为宋元珍本藏书处。•楼檐正中悬有杨以增手书“海源阁”匾额,阁下正中两柱上有“食荐四时新俎豆,书藏万卷小琅澴”的楹联。杨氏藏书始于杨以增之父杨兆煜,后经杨以增、杨绍和、杨保彝、杨敬夫四代人的努力,多方搜集,上百年的积累,使藏书逐渐丰富起来。•海源阁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000余种、220000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文物之丰富,海内闻名。中国历史博物馆将海源阁与江苏常熟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并称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还将海源阁与北京的“文渊阁”、“皇史宬”、宁波的“天一阁”并列为中国历史上官私藏书的典范。海源阁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版刻图录》收录海源阁书影44种,标点本《二十四史》前四史就是以海源阁藏书版本为主要参考进行标点排印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毛泽东主席赠送给他的《楚辞集注》也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宋朝出版的存世孤本《淮南子》,曾经被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山东杨氏海源阁收藏,民国时杨家为救济灾民将此书出售,此后一度下落不明,直至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在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重新发现。🚇游玩攻略:1.景区门口附近没有停车场,需要步行前往。2..景点内有洗手间。3..全程游览需要15分钟。ps:注意事项无痕游玩从我开始,每次出去郊游的时候,都能发现地上都有垃圾出现,希望大家能保护一下环境,备一个垃圾袋,这样祖国绿水青山能维持的长久一点!Ps:欢迎双击屏幕点赞👍🏻,移步主页,关注+。关注后,在商家主页里,关注人来过里面,就有显示。提前为您,避雷、踩坑。一起发现更多好吃的🍰、好玩的🚇。这也是鼓励我继续分享的动力👏🏻。
名不虚传的海源阁。春节假期这次去聊城,最想看的就是海源阁了。在导航的指引下,于东昌古城里终于找到了海源阁。与周边喧嚣繁杂不同,海源阁里面很是安静幽谧。这座是建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藏书楼,经历了两百年的风霜,依然像我们微笑的地指示者不忘来时路。
海源阁坐北朝南,是免费游览的小院,门口登一下记就可以进入,但只是一个很小的四合院,小院正中是创始人的半身塑像,东西厢房展示的是海源阁散失的古籍展,主楼是座二层小楼,一楼展示的是海源阁的创建历史,以及历史贡献和海元阁各代主人的生平介绍。
曾经去过天一阁,如今又来了海源阁,看来海天之间书墨最香呀!就是近代四大私人藏书馆中,相对于江浙的三家,海源阁可谓是独立北国,提升了聊城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最风光的是当年毛泽东赠送给田中角荣的《楚辞集注》就是海源阁藏书的影印本,应该算是国礼了吧[强]
在东昌湖风景区古楼里面闲逛,来到了海源阁。海源阁在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是清代四大藏书楼之一和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海源阁是清道光二十年进士杨以增所建,总计珍藏宋元明清木刻印刷古籍4000余种、220000余卷,金石书画不胜枚举。海源阁藏书楼为单檐硬山脊南向楼房,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供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藏书楼前有一长条状小院,东侧有两座长廊式高台读书亭。楼下东首为通往后院的通道,杨宅第四进院内为海源阁明清版本藏书处。楼檐正中悬有杨以增手书“海源阁”匾额,阁下正中两柱上有“食荐四时新俎豆,书藏万卷小琅澴”的楹联。可惜主要陈列场馆和经典文献都未开放,只能看看建筑和一些历史文献的展出。海源阁文化底蕴很深,适合喜欢文化游览的朋友来看看
海源阁,文化宝藏之地,踏入其间,仿若穿越历史长河。古籍善本琳琅满目,书香弥漫每一寸空气。其收藏丰富且珍贵,见证岁月变迁与文化传承。陈列布局精心,工作人员热忱专业,讲解细致入微,让人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实乃不可多得的文化胜境,令人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现在的海源阁两侧配房成了学堂,主陈列室也未开放,属于管理。一侧的海源阁图书馆到时管理的井井有条。
海源阁,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位于聊城市内的南大街,背靠海源阁宾馆,西邻图书馆。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藏书楼,为杨家私宅。藏书楼面阔三间,两层楼。楼上藏书,楼下家祠。这里收藏了4000种图书,共220000多卷,尤以宋元珍本,叹为观止。藏书楼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单檐硬山顶,雕梁画柱,上悬由陈以增手书:海源阁的牌匾。大门楼外的牌匾为山东大学古文字专家蒋维崧题写。除了坐北朝南的藏书楼,东西两侧有厢房。这里举办“海源阁发展历史陈列展”。如今的海源阁是1992年重建。经过战乱,原建筑早已毁坏,古籍善本则被完整保存,少部分在国家图书馆和山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