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80722+
所在地址: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70-2256517,0370-6099989
简介信息:应天书院是商丘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1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80722+
所在地址: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70-2256517,0370-6099989
简介信息:应天书院是商丘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应天书院号称中国四大书院之首,满怀期待而来,失望而归。书院建在商丘古城南湖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周边是一片荒芜的田园,没有任何商业。因为路被封了,打车也比较困难,很难想象这竟是在市中心。书院大门建得倒挺雅致,门牌用的是瘦金体,有宋之风。只是一进门就是一片菜园,苍蝇乱飞,实在不太像一个景区。再往前是一座庙宇模样,供奉着范仲淹像,供人祭拜,堂内昏暗,让人一刻都不想多待。再往深处是应天书院大讲堂,放了些桌椅,墙上是些浓墨重彩的年画。唯一值得一看的是左手边一个小纪念堂,有应天书院的文字介绍,但因为建得高且反光,看不太清楚。最后还是让AI帮忙整理应天书院的历史。五代后晋时期,公元941年,商丘人杨悫在此创立"南都学舍",后由其弟子戚同文继承发展为"睢阳学舍"。1009年,富商曹诚出资重建学舍150间房,捐1500卷藏书,宋真宗正式赐名"应天府书院",并升格为官学,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1043年,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时,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也是古代唯一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北宋灭亡后,书院也毁于战火,元明清屡毁屡建,清末改为归德府中学堂。书院兴盛历时不过百余年。可惜了四大书院的名声,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旅游配套,环境像是村里的佛堂。不要说比之于岳麓书院,就连天一阁、紫阳书院也差之远矣。
商丘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原名为睢阳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睢阳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范仲淹,隔桥注视着应天书院;应天书院在原址上重建的崇圣殿,还有大讲堂,曾经的书院满足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理想;如今的应天书院仍在复建中,希望未来再到这里,感受到更多书香气息。
[过程]游玩建议:略感失望,去一趟挺折腾,逛园子二十分钟。名气响当当的四大书院之首,不少莘莘学子前来祈求高中。门口有售票厅,会有纸质票,线上买没有奥。[圆图钉]交通停车:门口大片位置随便停。反而不太好打车,推荐和古城一起逛了。⚠️书院里面没有充电宝没有吃的喝的。但有厕所。
🏠:在商丘古城外围,和张巡祠一左一右现有的应天书院是在遗址上重建,远没有恢复当年的全貌,里面比较空旷,但是也能看出当年的规模宏大。书院内很多介绍,从中看出很多我们熟知的宋朝名臣名向都是从应天书院走出。希望河南省以后有钱了也关注应天书院,将书院恢复好。
应天府书院,又名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坐落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已有1000多年历史。范仲淹曾在此掌教,传承戚同文“天下同文”之志,秉持“以天下为己任”的理念,主张学以致用、实地考察,培养出王尧臣、赵鰖、张方平、富弼等大批人才。2003年,河南省政府批准在宋代原址附近修复应天府书院,它被列为河南省和商丘市重点旅游工程项目。如今书院的主要景点包括崇圣殿、大成殿、前讲堂、书院大门、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和廊房等。这次前来,本是想看看如今的书院风貌、汲取知识,却略感失望。虽说购票入园,但对持退役军人优待证的游客免票,这点很暖心。只是书院内可观赏的内容太少,除了一些展板和墙上的介绍,再无其他。若非顺道,实在不推荐专程前来。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前身为“南都学舍”,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宋仁宗景祐[yòu]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升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立于繁华闹市之中,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商丘,是一处充满古韵与文化底蕴的地方。踏入书院的大门,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北宋,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沉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建筑群,红墙青瓦,飞檐翘角,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书院内绿树成荫,花草点缀其间,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漫步在古老的庭院中,耳畔仿佛传来学子们的朗朗读书声,让人不禁想起那些为求学而不懈努力的先贤们。书院内的展览馆详细介绍了应天书院的历史沿革、著名学者及其成就,以及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详实的介绍,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辉煌与智慧。特别是范仲淹在此讲学的故事,更增添了书院的人文魅力。值得一提的是,书院还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每一方碑刻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游览过程中,我还遇到了几位来自各地的游客,大家共同探讨书院的历史和文化,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这种互动让我的参观体验更加丰富和有意义。总的来说,应天书院不仅是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希望寻找心灵宁静的访客,这里都能给予丰富的精神滋养。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商丘,千万不要错过这座充满智慧与诗意的古老书院。
应该算是复原景点,但其实并不知道一千多年前的书院究竟长什么样子,毕竟中原历代站战场很难保留下来,更何况中间还有250年的荒废….现在的建筑风格有点看不出朝代,缺了点书院该有的灵气,毕竟是“龙兴”之地,四大书院之首,还是应该好好修建一下的。
第二次来商丘古城了,很震撼,据说是三个城摞起来的,目前城内绝大多数居民已经外迁安置了。整个区域感觉缺少烟火气,原住民不多。很多房子闲置,真的有点可惜,这里面要是有四合院酒店或者民宿,房子大多数属于二层楼带院子。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1. 历史渊源:-前身:应天书院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主旨在于聚徒授学,振兴教育。杨悫过世后,其门人戚同文薪火相传,继续办学,私学声望渐起,四方学子纷纷前来求学。👉-官方认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州人曹诚“以金三百万”,在府城中戚同文私学旧舍建成书院,并于当年将书院入官,受到真宗嘉许,因公元1006年宋州已擢升为应天府,故真宗下旨将曹诚所办书院赐名为应天府书院。🙋2. 发展鼎盛:🌟-地位提升: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应天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随着晏殊、范仲淹等人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成为最高学府: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愉快][强][强]如今,应天书院已成为游客们了解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重要场所。它不仅是商丘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遗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门票价格: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