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20509+
所在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夏鲁村东南20公里处的春堆区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892-6650849,0891-6650849
简介信息:夏鲁寺是日喀则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夏鲁村东南20公里处的春堆区, 所属桑珠孜区区号是5402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甲措雄乡内
靠近夏鲁寺内
距离72.4米的Y205西
时间:2025-05-1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20509+
所在地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夏鲁村东南20公里处的春堆区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892-6650849,0891-6650849
简介信息:夏鲁寺是日喀则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甲措雄乡夏鲁村东南20公里处的春堆区, 所属桑珠孜区区号是5402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甲措雄乡内
靠近夏鲁寺内
距离72.4米的Y205西
热门评论
夏鲁寺,位于日喀则桑珠孜区东南的夏鲁充堆村,海拔4000米。系夏鲁派祖寺。相传由僧人杰尊·喜饶迥乃兴建。建寺前先请洛顿大师为其选择寺址,洛顿大师便以箭距定址,箭正好落在寺址田中庄稼的嫩叶上,故名夏鲁,以示纪念,时为公元1087年。元代,阶氏家族的扎巴坚赞住持该寺,出任夏鲁万户长,并以其妹嫁与萨迦以联姻,遂使该寺名声显赫。1320年扎巴坚赞用去内地朝觐元帝所获布施财物请派工匠扩建寺大殿等建筑,之后又迎请布敦·仁钦珠担任住持,于是寺院僧人云集,盛时多达3800余人。遂创夏鲁派,又称“布敦派”。后遭洪水破坏。1333年受元帝之命重整夏鲁寺,遂成现在之规模。主要建筑有夏鲁拉康大殿、4个扎仓及僧舍等。大殿坐西朝东,高3层,有房49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底层为集会殿,内供有释迦牟尼佛和八大弟子像;二层是汉式四合院布局,正殿供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布敦大师等像。前殿为佛殿,主供慈尊像,其四周有十六罗汉围绕。夏鲁寺贵重文物很多,尤以用檀香木拼合成的经板、装水数十年不变味不减少的圣水坛和贝叶经等最珍贵,视为夏鲁寺的传世之宝。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鲁寺壁画最具特色,题材由显密两宗组成。显宗以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为主,其中佛本生故事壁画最为精彩,有96幅,是该寺壁画一绝。佛传故事主要有《十二相成道》和《须摩提女请佛》,是壁画中的代表作。密宗主要为坛城和诸佛菩萨明王护法等壁画。主要绘有吉祥胜坛城、金刚界坛城、普明坛城和文殊坛城等,均按布敦大师十万坛城尊像仪轨绘制,清新明快。该寺壁画融元代中原和印度、尼泊尔等地的佛教艺术为一体,对西藏元末明初的壁画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大昭寺简介#元明两代西藏壁画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日喀则市距夏鲁寺26公里。可从市内包车或自驾,也可坐开往江孜的班车,在夏鲁寺招牌处下车,步行3~4小时即可到达。
夏鲁寺,历史悠久。创始人喜饶琼乃与下路弘法有关联,早期贡康殿壁画保持着帕拉风格就不难理解,而且比扎塘寺帕拉画风更纯正些,可惜贡康殿数年没开放了。十四世纪得到蒙元帝国支助而扩建,遂有了藏式殿堂配汉地绿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的藏汉合璧建筑。扩建后壁画风格更符合萨迦派与蒙元审美的尼瓦尔样式,棋格空间布局、性感妖媚造型、明亮艳丽色彩、繁琐夸张配饰。但画师们并未一味模仿尼泊尔样式,在明暗与高光渲染上采用了阿佩莱斯的遗产处理方式,在植物纹样上应用波斯细密画来增强效果,在衣裙线条勾勒上使用隋唐铁线描。总之夏鲁风格是多元文化沉淀产物,不足之处是缺少藏汉风格融合,同时代的山西永乐宫早已采用兰叶描勾勒,提按顿挫恣意洒脱。夏鲁寺扩建后延请布顿大师任堪布,布顿大师早年经历与后来形成的夏鲁派都有绰浦噶举影子。夏鲁寺壁画处处彰显萨迦派艺术的偏好。
这个夏鲁寺不是西藏日喀则市区的那个,是位于日喀则甲措雄乡的一个山坳中,距离日喀则市中心约26公里。据寺史记载,夏鲁寺始建于公元1087年,即宋朝哲宗元佑二年,由创始人杰尊嘉饶穹涅所建。至元朝仁宗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夏鲁寺迎请布顿大师主持寺务,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夏鲁派(又称布顿派)。后来,在元惠宗时期(公元1333年),布顿大师对寺院进行了重修扩建。夏鲁寺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所建的古老寺院之一,也是喇嘛教夏鲁派(布顿派)的主寺,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藏汉两地的建筑艺术(后来在日喀则博物馆见到了寺院模型)。主要建筑如大殿等,采用木架结构,琉璃瓦顶斗拱,具有鲜明的元代风格。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大量的壁画和文物,这些壁画和文物不仅展示了夏鲁寺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壁画很美很丰富!该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它是研究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重要窗口。
汉藏融合寺院建筑范式相对少见,夏鲁寺算的上其中较有特色的一处所在。这座寺院始建于宋,经历了藏传大兴盛的元,因此可见中原宋元时期流行的“侧脚”和“升起”两种营造法式。除了护法殿为地垄式建筑之外,其他各殿采用的都是嘎喜董杰,翻译成汉语就是“豪宅”。蕴含了琉璃筒瓦覆盖的抬梁歇山式屋顶,翘角飞檐与斗拱等中原特色,又有高大红墙、众多立柱支撑起来的藏式特征,这种做法据我所知在藏地也是仅此一份。几个月前读到故宫院刊上当增扎西老师写的夏鲁寺措钦大殿回廊壁画文章,对后藏佛教艺术有了新的认知。再深入学习发现这夏鲁派竟在元明声势颇盛,其中最优秀的绘画作品集中在夏鲁寺、白居寺、艾旺寺、萨迦寺等名寺,并以江孜白居寺壁画为标志,彻底完成了对印度艺术、尼泊尔艺术的学习阶段,并且随着与元、明两朝的文化交流,使汉族艺术的影响逐渐增多,形成了藏族绘画中真正有着本民族特色的绘画风格体系。江孜的艺术后来又深刻影响了西部的阿里地区,对古格绘画样式的形成起过重要的作用。夏鲁寺寺内主体壁画主要分布于该寺佛殿内和回廊中,最突出的十一世纪壁画作品主要集中在介尊·西饶迥乃修建的护法神殿中,作为夏鲁寺创始始祖,介尊喜饶迥乃的肖像遍布寺庙。个人中意的五方佛壁画之大日如来图在甘珠尔殿南壁,大日如来“毗卢遮那佛”为密宗金刚界五方如来之首,代表五佛五智中的法界体性智,也是三身佛中的法身佛,与周遭氛围和下方金身相得益彰。艺术归艺术,赞助人支持亦必不可少。元朝统一西藏后,杰氏家族札巴坚赞任夏鲁万户长。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是与八思巴所在的萨迦联姻,此后又朝见元仁宗,受封接赏,赠大批金银以助扩建夏鲁寺。夏鲁寺经历过两次扩建,特别是第二次扩建时有自内地请来的汉族工匠的参与,夏鲁寺的建筑也受汉地的影响出现大屋顶,是典型的汉藏结合艺术样式。筑巢引凤,扩建后的夏鲁寺迎请布顿大师任主持,著名的布顿派教法于此成型。
夏鲁寺虽然是桑珠孜区,但也是要进村的,也比较偏远,据说是西藏早期寺庙最完整的一座,咱不懂,所以看不出什么来。进大门不用买票,但一楼也没什么可参观的。上二楼就要买票咯。我们这种游客,只能是各个大殿看一看,啥也看不懂,每个佛像的名字,读也读不顺,更记不住。只能把壁画、雕像、建筑和布置,单纯的当作艺术品来参观,那是真的非常好看。
日喀则~当雄为了不走重复路,直接住到当雄,比较轻松,没有景点,风景都在路上,雪格拉山口,念唐古拉山,一眼望不到头的蓝天白云草原,行程都要结束了,孩子们才凑在一起玩游戏[笑脸]感慨早点这样玩会多很多乐趣[笑脸]
夏鲁寺位于日喀则市驻地东南、甲措雄乡的一个山坳中,距离日喀则市中心26公里。相传,此地曾经是吐蕃十大商市之一。根据寺史记载,夏鲁寺始建于公元1087年,相当于宋朝哲宗元佑二年。建寺的创始人名杰尊嘉饶穹涅。至公元1320年,相当于元朝仁宗延佑七年的时候,夏鲁寺迎请布顿大师主持寺务,自此在西藏佛敎中建立了夏鲁派。到公元1333年元惠宗时,布顿大师乃重行修建了这座寺院。夏鲁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西藏佛教后弘期初期所建古老寺院,是喇嘛教夏鲁派(布顿派)的主寺。跟随主持边走边听他介绍,现在寺庙有83个和尚。高僧大德啊,汉语讲的非常好。[强]
今天的第四站,到的时候已经快七点半了,外面的阳光依然灿烂明媚。跟着上师父一路朝拜过来,听寺院内的师父介绍说这里历史悠久,且保存了好多年代久远的唐卡,因为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晚,所以已经关闭了。不过在师父的引领下,一个个殿朝拜过去,非常殊胜。感受一场与精神的对话。
距离日喀则市区有点距离的寺庙,有班车往返,抽出一天的时间,悠闲的逛一下。夏鲁寺规模不大,但是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别有一番安静闲适的味道。寺院里的建筑是汉藏混搭的风格,墙上的笔画已经塑的精美的金身,都值得一观。
市内打的到坐车点15元,就在夏鲁藏餐门口,坐上公交车6元大概40分钟就到了,门票60元!几乎没有游客,一楼转道光线太黑暗了遗憾没有看到想看的舞蹈本生壁画,但意外惊喜在后院的新寺中看到了坛城沙画!泪流满面~问好最后一班车时间,坐在门口的甜茶馆喝着茶慢慢等就好,回程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