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16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61004+
所在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东山巷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东山祖祠是莆田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东山巷9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4-10-16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61004+
所在地址: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东山巷9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东山祖祠是莆田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东山巷9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在东山祖祠,我们可以感受到先人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发现一个家族的兴衰与繁荣,在那儿,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文化和建筑,可以感受福建的家族文化,也能看到一个家族的家风,往往一个大家族,都会有一个传承,而这就是传承
一个很有文化气息的地方,里面有一口水井,系荒石涌出清泉,水质清澈甘甜,全年不枯,是天然矿泉水。里面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树。房屋建筑很壮观。馆内陈列林龙江先生经典著作和生平事迹。值得一游,可以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
东山祖祠,很古老的一个建筑了,在明德年间建成,祠后一株千年古樟,干围长达成13.8米,一干3支,一支枝叶茂盛,两支虽枯,出现再生奇迹,其树世传为三教合一象征,至今有1600多年,是省文物保护之植物。可堪称祖祠"三奇迹"。很值得一看,历史古迹
本来是冲报恩寺去的,结果误打误撞先到了这个东山祖祠,也是个意外之喜增加我对莆田好感的景点~“东山祖祠最早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后,林富的孙林龙江”开始在东山樵舍讲学,将樵舍改为“东山祠”。后来、林龙江的门徒改建为麟山祖祠,主祀三教先生林龙江在1909年教祠再次改建,匾称东山祖祠。”以上部分是摘抄祖祠后山有棵1700多年的大樟树,感觉已经成仙的树[呲牙][呲牙]骄傲的是祖祠里还供奉者号称莆田小济公—出生我们镇上的卓万春真人的塑像。小时候老爸常和我说卓真人的事迹。
东山祖祠,位于荔城区之西北,东岩山之南麓,占地面积6.9亩,原系林龙江先生祖父林富建的“东山樵舍”,明代建为“麟峰书院”,林龙江先生于此讲学,号宗孔堂。他逝世后,门人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把它改建为麟山祖祠,俗称东山祖祠,主祀三教先生林龙江。现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祠内拜亭前方石埕右侧水井,系荒石涌出清泉,水质清澈甘甜,全年不枯,是天然矿泉水。祠后一株干年古樟,为“东南第一樟”,一千三桠,枝杆虽残,枯木逢春,枝繁叶茂,世传为三教合一象徵,是省一级重点保护古树。祠宇座北朝南,由山门、石埕、拜亭、丹墀、宗孔堂及林龙江纪念馆等组成建筑群,山门正中悬横匾“东山祖祠”,楹联“真心超出三千界、妙法还从不二门”,两侧各奉有天神、地祇。拜亭供瞻仰和休息场所;亭前左右各蹲一对石狮,丹墀两侧蹲座一对麒麟。宗孔堂为该祠中心大殿,正中供奉三教先生林龙江圣象;左祀三峰张真人,右祀晚春卓真人、下首分别为性如卢夫子、贞明林夫子、洪都张夫子、慧虚朱夫子四大门徒。两厢祀护法关圣帝君、黄帅爷。大殿东侧新建的林龙江纪念馆,于1991年由海内外信众捐建,三层楼宇雕梁画栋,蔚为壮观。馆内陈列林龙江先生经典著作和生平事迹。三教先生林龙江,名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莆田城内英龙赤柱人,生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七月十六日寅时。仙逝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正月十四日寅时。证果后称混虚氏、无始氏,世称三一教主,又称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后,他不再走祖父辈读书做官的人生道路,转入研究儒道释三教的身心性命之学,他提出“道释归儒,儒归孔子”的三教合一学说,并在东山宗孔堂倡教授徒,创立三一教。三一教最初流行于莆田、仙游以及惠安北部、福清南部地方,全盛时期流行省内外有:福州、古田、闽清、平潭、建宁、武夷、光泽、宁化、浙江、湖北、安徽、南京、河南、陕西、山东等地,近代随海外信众足迹,三一教流行于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并且辗转入欧美。林龙江先生倡导以纲常为立本,见性为入门,虚空为极则,采取儒家之世间法以“立本”为教之始,循道释两门之出世间法,以“入门”、“极则”为教之中和终。要求门人内以身心性命之学为修养,外以纲常至德为立本,主张士农工商为必不可少的常业,所以应当内外双修。并传授孔门心法,修之于家,行之于天下,为明体适用之学也。林龙江先生以躬行作表率,为世代人民建立了不胜权举之丰功伟绩。特别是在倭患莆田时,民众被害者多,他卖田造棺木以施贫民。又命门徒在莆仙两地收尸二万五干多身,埋葬火化,并以钱、粮施济难民,虽巨富家产,终于告罄。其高尚之道德品质,诚极可贵,是明代杰出爱国仁人志士。他晚年四出传教,弟子信徒遍于朝野。著有《林子三教正宗统论》、《夏午真经》、《夏午经训》、《四书正义》等经书,并创立存心养性之“九序心法”。东山祖祠是三一教发源地,先生创教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教徒遍及国内外。1988年,由马来西亚、新加坡各堂祠及国内三教祠堂和门人信众捐资在东岩山按原式修复祖祠。扶桑初日分天地,沧海无波属圣明。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三一教将更加发扬光大。东山祖祠将会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信众进香朝拜,成为三一教信仰的中心。
红团,是莆田民间习俗食品,人家每逢过年过节祭神祗、祀祖先或结婚等喜庆时制作的美食,象征着一家人红红火火,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荣华富贵。红团是一种美味别致的糕点,它是用磨细末的上等糯米和以植物油捏、擀成一块块薄皮,内以去壳的蒸熟绿豆或糯米调拌白糖为馅,捏制成扁而薄形如龟状的圆形物,长的包糯米馅,圆形的是绿豆馅,将它垫上“鸡蕉叶”,置笼里蒸熟即成。成品形体雅脱,其皮甚薄,入口时有兴化“鸡蕉叶”的特殊香味,还有蔗糖的滋滋甜意,又有糯米和去皮绿豆的软感,质量上乘,营养丰富,常作为夜宵时的点心。
东山祖祠,位于莆田胜利北路,从一个小路上去就到了。今天去的时候正好碰到有祭祀活动,场面非常热闹。共愤的都是莆田,非常有特色的食物,有莆田线面,红团,丁饼,丁饼据说是家里有男丁才会分到,有各种形状,上面还一定有各种红字,还供奉许多水果。
在家里人都知道我的人都有一个人的时候我就不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