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6-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605+
所在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街道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63-2515869
简介信息: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宣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街道, 所属宣州区区号是3418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敬亭山街道内
靠近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时间:2025-06-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605+
所在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街道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63-2515869
简介信息: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宣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敬亭山街道, 所属宣州区区号是3418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敬亭山街道内
靠近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热门评论
【敬亭山:李白的月光在此站成永恒】当暮色给独坐楼披上青灰色袈裟时,山脚的宛溪河突然泛起银鳞般的波光。这座被三千首诗篇浸润的江南诗山,像块被时光盘出包浆的徽墨,把南齐的烟雨、盛唐的月光和明代的茶香,都研进了皖南山峦的褶皱里。地理篇:江南诗眼从宣城市区往北驱车二十分钟,当青弋江的水汽突然被山风截断,层层叠叠的翡翠色山峦便撞进眼帘。敬亭山海拔不过317米,却坐拥"江南诗山"的冠冕——十万亩茶园织就绿毯,七十二座峰峦堆成笔架,恰似造物主特意为文人备下的天然书案。最妙的是山势的韵律感。主峰翠云峰如宣纸卷轴般缓缓舒展,侧峰双塔山像两枚闲章钤在天地间。沿着青石板路向上,你会理解李白为何七次登临:这里的云雾总在恰当处留白,山泉叮咚自带平仄,连斑鸠的咕哝都押着《广韵》的韵脚。诗意时空隧道破晓时分趁晨雾未散摸进弘愿寺,你会见证香火与晨光的共舞。大殿飞檐挑破雾幔的刹那,惊飞檐角铜铃下的燕子。跟着早课诵经声转到后山,突然撞见李白醉卧的"云齐石"——石上酒渍早被苔藓覆盖,但伸手触摸那些凹凸的纹路,仿佛还能摸到盛唐的温度。午后流云在茶园深处的双塔亭小憩最是惬意。石桌上的茶盏里,敬亭绿雪茶正舒展成翠鸟尾羽的模样。忽有山风掠过,整片茶田荡起绿浪,恍惚看见谢朓举着酒葫芦踏浪而来。此时最适合摸出随身诗集,念两句"相看两不厌",等山谷送回带着茶香的回声。月上松梢入夜后的敬亭山是流动的宋画。玉真公主冢前的石灯笼亮起时,山道两侧的枫杨树会在地上投出诗笺般的碎影。坐在太白独坐楼遗址的残垣上,看月光给谢朓的衣冠冢织银纱,你会突然懂得:这满山的松涛,原是千古诗人的唱和。文化基因库在敬亭山,每块石头都是未装订的诗集:•广教寺双塔的宋代砖雕上,飞天手里的琵琶少根弦——匠人说这是留给山泉的琴弦•翠云峰顶的"云根"石刻,字缝里藏着明代书生求签的指甲痕•半山腰的"古昭亭"牌坊,基座上嵌着乾隆年间进京赶考者的许愿铜钱•茶园石径上的马蹄窝,盛过李白的酒、黄檗禅师的露、施闰章的泪这些活着的细节最是动人:◆采茶阿婆的竹篓里,新茶与《昭明文选》残页叠在一起◆护林人小屋的土墙上,贴着三十年来诗人留下的便签◆山涧青石板的凹凼,雨天仍会浮出陆羽《茶经》里的字句诗山漫游指南1.带卷宣纸:在谢朓楼遗址拓印碑刻,墨香混着松香才是正宗"文房四宝"味2.穿双青布鞋:石阶上的露水能照见李白影子,但防滑系数堪比现代登山靴3.住回山寺寮房:广教寺的禅房保留着纸窗竹榻,入夜能听到白居易在此抄经的沙沙声4.吃碗诗人套餐:敬亭绿雪茶配水阳三宝(鸭脚包、羊糕、香菜),鲜得能催生绝句5.学写飞云篆:山脚非遗馆的老先生,会教你用云雾的走势写"相看两不厌"当夕阳给双塔寺的剪影镀上金边,记得去摸摸太白独坐亭的青石栏。那些被无数掌心焐热的石纹里,刻着王维的相思、杜牧的惆怅、梅尧臣的归隐意。敬亭山最动人的,正是这种跨越千年的诗意共振——你看抖音博主在云齐石前跳古风舞,韩国留学生跪抄《独坐敬亭山》,而四月的杜鹃,依旧年复一年地替李白红着。余秋雨说这里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氧舱",我倒觉得更像部立体《全唐诗》。那些被云雾晕染的峰峦、被茶香浸润的石阶、被月光摩挲的碑刻,都在诉说同一件事:诗不在纸上,而在山水相逢的刹那。这种永恒流动的文脉,或许就是中华文明最诗意的DNA。
因为周末要去景德镇,看了高铁路过宣城,所以提前一天出来,中间到宣城住一个晚上,时间不是很充裕,所以只能去爬一爬敬亭山了。说实话,敬亭山不高,海拔也只有四百二十几米,就算以平原为主的江浙地区,这个海拔也不是那么出挑的。来敬亭山主要还是因为李白和玉真公主的故事,不论真假吧,总是有题材,仰慕诗仙就要看一看事先走过的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敬亭山的自然环境非常好,森林茂密,竹林非常的茂盛。再加上有李白、韩愈等人的历史典故,就是今天下着大雨,零零星星还是有些人在爬山的,也是因为下雨,所以整个山没有爬完,跑到李白独居处的亭子就掉头下来了。下次有机会完整的爬一次吧。
[圆图钉]交通停车:停车很方便,自驾开过去的话其实能看到很多人都是停在路边的,因为节假日人会比较多,但是如果停在路边的话,走进去还要不少时间,所以建议直接开到景区,或者去景区不到的广教寺门口那边,有一大片很大的停车场🅿️可以停车,也有工作人员会引导,走过去大概还要十几分钟的样子[过程]游玩建议:带好水,换好运动鞋,因为山路到后面是坡度比较高的那种,尤其是下山!最好穿运动鞋,否则下山就像是要滑下来的那种,路边的茶山还是挺不错的,慢悠悠的闲逛一下还是可以的,有一点特别好,退役军人是免门票的!狠狠的点赞了!Ps:上下山我们大概花了有3个多小时,最后一张有图可以参考一下,预留好时间,因为我们是下午三点半左右去爬山的,所以差不多登顶的时候能看到日落,风景还是蛮不错的,建议天气好的时候去游玩,因为看到日落的时候下山,山上的风还是挺大的,有一丝冷,爬到顶以后有个雷达站,旁边就有个小超市也可以买水。
敬亭山风景区规划总面积21.3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区面积13平方千米,拥有四大景区:双塔景区、独坐楼景区、一峰景区和宛陵湖景区。诗、佛、茶、酒为四大文化特色。名胜古迹多汇于双塔景区和独坐楼景区,并建有山门牌坊、古昭亭茶社、绿雪茶社、太白独坐楼、怀英亭、皇姑泉等水榭歌台。佛教禅宗广教寺也坐落在景区内。李白塑像李白塑像位于敬亭山东大门处,1987年,为雕塑家中国美院杨柏祥先生设计塑造,属石质雕像,通高3米余,李白秉剑挺立,举头凝思,仙风道骨。广教寺双塔广教寺双塔,为七级方形平面直井式塔心室仿木楼阁式砖塔,保存了唐代佛塔的古意,为中国所独有。1956年,广教寺双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广教寺双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塔水平直线距离26.9米,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也可以说是双斜塔,东塔偏西约22厘米,西塔偏北14厘米。东塔残高17.25米、西塔残高16.83米。双塔没有塔顶,塔身底层三面开门,东塔东面和西塔西面都不开门,二层以上均四面开门。二层内壁上嵌有一块苏轼于宋元丰四年(1081年)二月十七所书《观自在菩萨如意轮陀罗尼经》碑刻,落款为责授黄州团练副使眉州苏轼书以赠宣城广教院模上人。这时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湖北的黄州,而此时苏轼的书法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著名的中国行书第三贴《黄州帖》,就是写于此时。因此这份经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塔外壁间或用佛像砖砌成,东塔第五层仍可以见到4对佛像。塔的飞檐为砖木结构,塔檐有华拱出跳,墙面嵌有宝相花,呈现出佛教特有的庄严气氛。塔底座有白色浮雕,每层有楼板和木梯相连。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是此类佛塔中可以登临的最早实例。广教寺广教寺,是一代名相裴休任宣州刺史时,为迎希运和尚即黄檗禅师所建。黄檗禅师是禅宗的五大流派之一临济宗的始祖,临济宗也称“当头棒喝派”此宗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地,成为这些国家的禅宗主流。1956年,广教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玉真公主墓玉真公主墓位于敬亭山南麓竹林中,玉真公主李持盈,字玄(692—762年),武则天的孙女。公主塑像梳着唐式发髻,一手持书,一手持团扇。竹林里除立有这座2.6米净高的玉真公主聚脂塑像外,还立有一座玉真公主墓和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碑高1.75米,宽0.71米,厚0.075米石涛纪念馆石涛,清初画僧,俗姓朱,名若级,小字阿长,削发为僧后法号有元济、超济、原济等,自称苦瓜和尚。广西全州(今全县)人,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kūn)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美学家,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中青年时,是宣城画派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晚年是扬州画派的开创者。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中国绘画艺术理论家。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石涛代表作有《敬亭棹歌图》《采菊图》《十六阿罗应真图卷》《山水图》《百开罗汉图》等,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其诗文集先后刻有《漫与集》《听山诗钞》《南雅集》等。太白独坐楼太白独坐楼楼高31.5米,共4层,依山而建,为仿唐建筑,相传为李白《独坐敬亭山》题诗处,位于怀英亭下面的平台,太白独坐楼楼依山势逐层退减,每层退出一部分作为观景平台使用。第一层安置有一尊雕塑的李白坐像,第二层展示了李白的人生经历和宣城游历,第三层有台阶连接敬亭诗径的标志性建筑。天际阁居翠云峰顶,海拔324.1米。阁楼底层面积230平方米,为3层唐代风格阁楼,为敬亭诗经全程最佳观景点之一。“天际”出自谢眺的诗《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玉真公主,李持盈(692—762年),字玄玄,是武则天的孙女,唐朝睿宗皇帝李旦第十女,明皇李隆基胞妹,始封崇昌县主,俄进号上清玄都大洞三景师。在唐代公主的影响力中,仅次于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居于第三的位置。史书记载,天宝三载,上言曰:“先帝许妾舍家,今仍叨主第,食租赋,诚愿去公主号,罢邑司,归之王府。”玄宗不许。又言:“妾,高宗之孙,睿宗之女,陛下之女弟,于天下不为贱,何必名系主号、资汤沐,然后为贵,请入数百家之产,延十年之命。”帝知至意,乃许之。薨宝应时。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由宣城泛湖东下(陈毅)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江南诗画﹣﹣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北,诗人李白曾经写下了描述敬亭山的名诗因而流传千年至今。敬亭山原名昭亭山,西晋时改称敬亭山,拥有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绵延的山峦、潋滟的水光、烂漫的山花和悠闲的白云。李白一生七次飘然敬亭山,更是发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千古绝唱。敬亭山因李白的诗名成为吟无虚日、名齐五岳的"江南诗山"。敬亭山自古诗人地。白居易、杜牧等300多名历代文人雅士纷至沓来,挥毫泼墨,吟诗作赋。沿山道弯弯的两侧现代诗人的诗词作品雕刻在巨石上,寄情山景,抒发胸怀。1939年,戎马倥偬的陈毅元帅由宣城泛湖东下,慨叹"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敬亭山诗名远播,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摩崖石刻等风景名胜多达50余处。然几经兵燹,树木古迹几乎毁坏殆尽。如今,尚存宋代广教寺双塔、古昭亭坊、虎窥泉等名胜古迹,而诗、画、茶、佛、酒、亭是当地六大文化特色。敬亭山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有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枫香、桂花,银杏、杜仲。特别是山脚下有一块茶坡地,供客人拍照打卡、采摘,让忙忙碌碌的游人得以放松心情,沿途的翠竹随风摇曳,徒步健身,呼吸新鲜空气,吸收负氧离子是一举两得的美事。[过程]游玩建议:景区外午饭,徒步上山,半天时间[樱花]赏花实况:不同季节景色不一样[圆图钉]交通停车:景区门口停车场免费停车,来回可乘坐在乘观光车10元/人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诗句让这座山成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作为国家4A级景区,这里虽无奇峰险峻,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温润的自然风光征服游客。**景点特色**-**诗画交融**:从东大门牌坊上雕刻的谢朓、李白等20位诗人诗句,到山间随处可见的摩崖石刻,整座山仿佛一本立体的诗集。登顶“太白独坐楼”,俯瞰宣城全景,江水如练、茶园如毯,瞬间读懂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意境。-**历史遗迹**:广教寺双塔(北宋遗存)、玉真公主雕像与相思泉的凄美传说、石涛纪念馆的艺术珍品,每一步都踩在历史的脉络上。-**四季皆景**:春日杜鹃漫山,夏日竹林清凉,秋日枫叶如火,冬日雪覆茶园。尤其推荐初冬,暖阳下红叶与绿雪茶相映成趣,静谧中自带诗意。**体验亮点**-**登山轻松**:主峰仅317米,适合全家出行。石板路平缓,沿途竹林掩映、茶园飘香,偶遇松鼠与山雀更添野趣。-**文化沉浸**:石涛纪念馆的木雕艺术、陈毅元帅塑像旁的抗战诗碑,将艺术与历史娓娓道来。玉真公主与李白的爱情故事,则为山景蒙上一层浪漫色彩。-**茶香沁心**:山脚的“敬亭绿雪”茶园不可错过,品一盏安徽三大名茶之一,感受千年贡茶的清雅。**小贴士**-门票30元,建议游览4小时,登顶仅需1小时,适合半日游。-自驾停车方便,高铁至宣城后公交1路直达。冬季雪后游人稀少,独享空山禅意。-山腰茶社的露天座位必体验,一壶绿雪茶配竹影清风,恍若穿越盛唐。**总结**:敬亭山的美,三分在景,七分在文。登临此山,不仅为赏景,更为与千年前的诗人共情。若你爱诗、爱茶、爱慢生活,这里定会让你“不厌”而返!
值得一游,山看着挺高,但不是很难爬,比较人性化。但是五一节人太多,车子停不进入,只能步行2公里进去。本来想坐游览车,但是也要排队1小时,爬上去20分钟,也不累,还好。从太白楼到天际阁的路稍微有点累,多休息几次就可以了。爬到顶上特别凉爽,视野开阔。
敬亭山景区面积13平方公里,拥有四大景区:双塔、独坐楼、一峰景区、宛陵湖;诗、佛、茶、酒为四大文化特色,名胜古迹多汇于独坐楼景区,并建有山门牌坊、古昭亭茶社、太白独坐楼、怀英亭、皇姑泉等水榭歌台,敬亭山森林覆盖率达67.9%,林业用力绿化率高达97.3%,此山多为岩溶地貌,区内大大小小山峰约60座,海拔在50~100米之间,最高峰翠云峰324.1米,主峰一峰海拔317米、净峰308米;它原名昭亭山,因西晋文帝司马昭当政,讳了,改为现名,李白七次登临,留下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千大牌坊正中,分别是楚图南、欧阳中石写的“敬亭山”,玉真公主乃唐睿宗李旦第十女,李隆基的胞妹,其母窦氏被其祖母武则天害死,由太平公主抚养;奉道,冠号持盈法师,修行终南山,云游结识李白,举荐其为翰林,李白遭贬,玉真寡欢,上书去公主号,安史之乱后,追寻李白隐居终老敬亭山,百姓称此坟为“皇姑坟”,李白诗《长相思》“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李白石像1987年由中国美院杨柏祥先生设计塑造的,属石质雕像,通高3米余,李白秉剑挺立举头凝思,仙风道骨;石涛是清初画僧,俗性朱,名若级,小字阿长,削发为僧后:法号有元济(超济、原济等),自称苦瓜和尚,广西全州人(今全县),明宗室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朱亨嘉之子,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美学家,太白独楼高31.5米、共四层,仿唐建筑(一层李白坐像、二层李白人生经历和宣城游历、三层有台阶连接敬宁诗径的标志性建筑),天际阁的阁楼底层面积230平方米,为3层唐代风格的阁楼,为敬亭诗经全程最佳观景点之一,“天际”出自“谢眺的诗《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它不追“五岳”之雄奇,不纳“四佛”之烟火……
周末去宣城看望老友,老友带我去登山!交通:自驾非常方便,有停车场🅿️特色体验:我们选择了从东门进入的路线,这条路线相对陡峭,但沿途的自然风光更为原始,可以体验到更为浓郁的山林气息。从东门出发,沿着山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教寺双塔,古寺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一对微微倾斜的砖塔,它们是敬亭山的地标,建于北宋绍圣3年(公元1096年)。继续往北,路边都是茶园,还能看到板栗树,到达敬亭广场,便算到达了正式登山的道口。沿着登山道拾级而上,先看见古昭亭坊,该石牌坊始建于明代,清咸丰二年重修。再往上依次会看到皇姑泉(相思泉)、玉真公主雕像和墓志,这里还流传着公主和李白的爱情传说。太白独坐楼:经过绿雪茶社后,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太白独坐楼,楼高31.5米,共4层,依山而建,为仿唐建筑,相传为李白《独坐敬亭山》题诗处。登上太白独坐楼,可以俯瞰整个宣城市区,感受李白当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天际阁:从太白独坐楼返回后,沿着后面的台阶向上攀登,大概走1700米就能到达天际阁。天际阁居翠云峰顶,海拔324.1米,为3层唐代风格阁楼,是敬亭诗经全程最佳观景点之一。登上天际阁,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宣城的山水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壮美。下山与返程下山路线:从天际阁原路返回到石涛纪念馆,沿着台阶进入竹林,沿途经过相思泉、玉真公主像等景点。傍晚的竹林小路,平添了一份清凉和幽静,漫步其中,涤荡了这一路攀登的疲惫。推荐理由:敬亭山不仅自然景观迷人,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江南诗山”。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可以体验到徒步登山的乐趣。
邂逅敬亭山,赴一场诗意之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揣着对诗仙笔下这座山的无限遐想,我踏上了前往敬亭山的旅途。刚到山脚下,抬头眺望,连绵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葱郁的树木像是给山体披上了一件翠绿的披风,清新的空气瞬间沁入心肺,一扫旅途的疲惫。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向上攀登,路边的翠竹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敬亭山的悠悠往事。行至半山腰,便能看到古色古香的太白独坐楼。这座仿唐建筑依山而建,飞檐斗拱,气势恢宏。走进楼内,陈列的李白诗词碑刻,让我不禁想象起千年前,李白在此处独坐,面对敬亭山的美景,诗兴大发,挥毫泼墨的场景。站在观景平台上,凭栏远眺,“江城如画里”的盛景尽收眼底,城市的轮廓与山水相依,现代与古朴在此交融。继续前行,大片的茶园闯入眼帘,嫩绿的茶芽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我忍不住走进茶园,轻轻抚摸着鲜嫩的叶片,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历经一番攀登,终于到达山顶。极目四望,连绵的群山、错落的田野、蜿蜒的河流、林立的高楼……一切都被纳入眼底,让人不禁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此时,山风拂面,心中的烦恼与疲惫也被一扫而空,只留下对这壮美景色的深深沉醉。敬亭山,这座充满诗意与魅力的山峰,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我与历史对话,与自然相拥,收获了一场难忘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