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1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10517+
所在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道三学街15号西安碑林博物馆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9-87253331
简介信息:西安碑林博物馆-东门售票处是西安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道三学街15号西安碑林博物馆, 所属碑林区区号是61010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柏树林街道内
靠近西安碑林博物馆内
距离2.1米的顺城南路东段
距离8.1米的三学街7号
距离141.3米的柏树林/环城南路(路口)西北
热门评论
票价很亲密只有10元石台孝经: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位于博物馆的碑亭内。昭陵六骏:唐代昭陵的六匹战马石刻,其中四匹收藏于碑林。景云钟:唐代的青铜钟,号称“天下第一钟”
看了很多国宝的拓印书法,说多了都是对国宝的侮辱,这里就不做评价。说点其他的,现在碑林博物馆只开放了一部分,大部分在动工修缮,说是又在地下挖到古迹了,可能明年才能全部开放。想看全貌的人可以明年再去,今年是没机会了。
碑林博物馆在碑林区三学街,在西安城墙文昌门里面,占地3.19万平方,陈列面积有4900平方米,它由孔庙、碑林、石刻等组成,它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为主的地方专题性博物馆,里面看到很多古人留下来的碑文,也能更好去研究历史,外行看表面,内行就比较深奥了。
看完省博物馆就去碑林博物馆,不要预约,门票10元,不贵,但是有一点不值得,因为里面搞修建,大部分都看不到,遗憾,环境优美
从来没有关注着西安碑林博物馆,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实在预约不到西安博物馆的票,随手在抖音上寻找好的博物馆,想更多的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毕竟这里是多朝古都,有太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下子就看到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想想去看看也挺好。第二天过去一看,真的不虚此行,张旭,柳公权,王羲之,赵孟頫等大家的碑文拓印作品,让我真是一睹大家风范,大开眼界,有机会赶快去打打卡吧,虽然管内不大,但是的确是收获满满。
还是值得一来的,很多碑石文化,很值得来拍照打卡。
之前写完了一本颜家庙碑,然后正好有机会到西安,就去碑林博物馆参观了真的值得很值得,看到真迹石碑更有感觉很震撼,趁还没有大火前一定要去看一看能贴的很近去欣赏,还是推荐跟个导游,会给你讲很多不一样的知识,。
西安特别特别值得去的景点。历朝历代的石碑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这里不仅有大书法家颜真卿柳宗元的真迹,还有唐太宗年间基督教进入中国的记录。大夏石马屁股下面坐的汉人与汉族石雕脚踏胡人体现出来的民族仇恨在数千年后成为了笑谈。不许出国的国宝级石雕壁画昭陵六骏背后的故事讲述着旧社会的屈辱,佛像馆也相当经典,有机会一定二刷。
西安·碑林学习古人精神西安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碑林博物馆则更加有名。碑林博物馆内有许多书法佳作,正因如此,我们专门参观了碑林博物馆。刚进入碑林博物馆,就见一座看上去十分宏伟壮观的房子矗立在眼前。上面写着“碑林”两个金色的大字。门口立着两个八九米高的大碑。果然这碑林里的好东西还是多呀。只见那碑上刻着许多宏伟大气、端庄雍容的隶书,只有唐玄宗才能写得这么漂亮的开元体了。走进碑林博物馆内部,只见的`展览室里每个方位都陈列着密密麻麻的石碑,置身其中好像真的在森林之中。这些碑上大都刻着左传、春秋等典籍。全部都由正楷写成,看上去十分正规,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穿过这密密麻麻的碑海,我们很快就来到第二展览室。这个展览室的好东西可就多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看上去龙飞凤舞的诗碑。碑上的草书如龙蛇游走,腾云驾雾,气势非凡。尤其是那个“飘”字,十分轻灵又流露出,好像真得要随风飘走一般。但每个笔画却又显得那么有劲儿。一看下面的解释,“呀!”这可是一幅名家珍品,乃是怀素的《千字文》。一手草书写得令人拍手叫好。目光向别处寻去,竟又是一幅草书佳作。这字相比怀素写得更加狂放,筋骨俱到,龙飞凤舞。最后三个楷书落款却看得清楚,只见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张旭书。这原来就是“草圣”的大手笔了。再往后走,欧阳询、智勇等人的大作一一呈现在眼前。忽然,见到了一个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正楷的石碑。它吸引我,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字都写得十分宽大、四四方方,每笔看上去都有千斤之力,但却又显得极有弹性。书法造诣能达到如此的,再加上观察他的字形,我立刻猜到了他是谁。原来正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怪不得这字显得一身正气。而此碑正是颜真卿一生中的最后一篇作品《颜氏家庙碑》。这个碑旁边的就是颜真卿年轻时的传世佳作《多宝塔碑》。此碑看上去字形比《颜氏家庙碑》小了一些,看上去写得规规矩矩,但也不失其神韵风采。后面,则是颜真卿又一传世名作,名曰《勤礼碑》。此碑上的字可谓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力透纸背、遒劲有力、开阔壮观,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旁边颜真卿的“竞争对手”柳公权所书的《玄秘塔碑》也赫然在列。它与《多宝塔碑》互相对望,好像在比谁更具神韵,笔法更老道。而最令我惊讶的是一个看上去十分高大的石碑,它是我们赵家皇帝宋徽宗的手笔。一首瘦金体无人能敌,风采依旧。越往后看,越令人惊讶,黄庭坚、赵孟頫、苏东坡等这些名家的作品令人应接不暇。再到后来,我们还欣赏了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佳作。最令我惊喜的是我看到了拓印字帖的全过程。拓印必须得要高手来执行,这可是个技术活,弄不好反而浪费了一幅作品。只见师傅手持一个类似锤头的东西,用布包着,涂上墨水,把宣纸贴在石碑上使之显出石碑上的字。再把沾满墨水的“锤头”往宣纸上涂抹,涂匀之后,用电扇吹干。一幅珍贵的字帖就出世了。西安碑林真不愧是学习书法,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路过碑林,本来还想进去看看的,结果人太多了,八九点旅游的人们就挤满了,排队也起的长长的,从周边走了一圈蛮多书画店等,还是挺不错的,下次有机会再来碑林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