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40506+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专路街道大学东街春雨南区门口旁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铁记焙子饼店是呼和浩特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中专路街道大学东街春雨南区门口旁, 所属赛罕区区号是150105.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大学东街内
靠近中专路街道内
靠近春雨小区南区内
距离13.3米的大学东街南
距离8.7米的大学东街76号
距离268.2米的大学东街/展览馆东路(路口)东
热门评论
看了评价后骑上电动车前往,小店门面不大,但里面的食品却不少,焙子就有甜、咸的、夹心的,还有麻花、馒头干、炉果等,都分别买上带回北京品尝啦!
铁记焙子饼在大学东街和丰州南路路口附近,焙子饼的味道不错,表皮酥,面香味浓,吃着好吃。
逛完博物院出来几天的行程就即将结束了,回去的路上特意搜到了商家,有很多种选择,老板特别好,耐心的解释了各多少钱一个,甜的3块钱,咸的2.5元,买了一大堆才20多块钱,回去的路上就热吃了个闲的,酥酥脆脆的真好吃[呲牙]有点后悔没多买几个[偷笑]
超棒的一家店啊!看到有很多当地的老伯和婶子来买牛舌头,我偷偷猜,是不是要回去夹稍麦!牛舌头卖得真的太火了,我去的时候刚好卖完了,店家正在和面,于是我等了一个小时……还有那个长方形的甜焙子,太好吃了吧!看着敦实,其实每一口都特别酥~我太爱了嗷嗷嗷~有点像糖饼嗯~真想每一种都要一种尝尝啊……
这家店从写的位置搬家了,问了好几个路人,终于找到了搬到马路斜对面~焙子的品种很多,都是老板自己做的,里面就是加工的地方,外面直接卖~还买了江米条和小馒头片,都很好吃,好久没吃过有米味儿的江米条了~现在买的都太甜了,吃不出米的味道~店铺虽小,味道不错~[调皮]
当前位置错误了,新店已经搬到当前标注位置西侧300米路南侧,更名为铁记焙子饼店。红糖焙子,太香了,极力推荐!
呼市特产传统食品叫被子(一说焙子,可它是铁板烙,与烘干的焙有差距也不合适)非常奇怪,与任何食材,根源,做法,习惯好像都木有任何关联,放眼四海跟其食用相类似的(干粮)食品满眼皆是,但又大不同!与白被子近的应该是北京卤煮,西安羊肉泡馍,保定牛肉罩饼的白饼,但这些有死面的和半发面的区别,全发面的一般因为厨具的原因都叫锅盔了,重再量和储存,呼市的是发面白被子单独存在,而且个大一号价钱一样。油被子类同山东油火烧,山西油酥饼,各地芝麻烧饼,不同的是呼市油被子是夹咸酥油面制作形状长圆都有,外号鞋底子单独存在。纵观呼市这地方是两个城市归绥和绥远几经争锋合并的!联接黄河经济带昭君属地更是元明清的南北通商口岸点,过去人畜迈过大青山就是风吹草低饿死人的荒凉,所以当地主流山西商户车马队肯定准备大量食物,草原饮水不方便肯定不能随走埋锅古时也怕野火燃草禁止火种,只能携带能迅速单独食用的干粮油白烧饼,可能过去也有名称,肯定不会叫被子~知晓市井购物通俗状态的知道,过去现在购买被子肯定都是说拿80个鞋底子然后等一小时,数量多肯定得准备,经常来往路过应该是喊准备80个鞋底子。买卖多次后准字去掉说老板备着80、100的再正常在不过的,演变成简单的(备着)简明扼要。熟悉山西普通话的人和土蒙口音就能理解(备着)和(被子)的差别~呼市特产被子的由来经由此处不接受任何反驳。哈哈哈
时隔9年再次来到呼市,再次吃到我心心念念的红糖焙子!![流泪]焙子是呼和浩特地区特有的小吃,是很多呼市人从小到大的早餐[调皮]是将发酵的白面兑食用碱揉匀,再分别掺入植物油、糖、盐、鸡蛋等,成形后放入炉灶先烙后烘烤而成。成品有白焙子、牛舌头、油旋罗锅、千层、油酥、豆沙焙子、糖焙子、咸焙子等,形状各异,口味有别。焙子做最好的多为回族人。烙焙子讲究三净:和面的手净、面盆净、面案净。只见面案师傅头戴白帽,一会儿揉一会儿擀,不时添加佐料,一会又转身疾步将半熟的焙子挪锅换位,那和面的拍打声、擀杖的击案声,那手舞足蹈极富节奏感的劳作,仿佛是一位资深音乐大师在指挥一支交响乐团。我最喜欢的是红糖焙子,红糖和胡麻油混合的奇异香气有别于任何其他地方的烙饼,虽然是饼但是不油不干,里面很多层,刚出炉的焙子吃上去松软香甜可口,香气直往鼻子里钻,碳水只有吃这个的时候才想不起减肥这件事,一口气干掉一个![捂脸]
多少年的老店了,口味不错,老板是老两口,人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