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30722+
所在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四巷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769-86527111
简介信息: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四巷1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0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30722+
所在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四巷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769-86527111
简介信息: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四巷1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商业化程度不高,这点很赞。村里的居民还不少,挺有生活气息的,古村落里面零星不多私房菜还能接受,比较静谧村落外面的大广场就比较顶了,一字排开四处广场舞哈哈哈比较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三个高低排列的池塘,刚好是雨季过来,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很治愈总体还行,停车位挺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停满的,运气比较好有位置停最喜欢的是古村落里面这只浅灰色的麒麟狸花,乖的不行,可惜养不了,不然高低得拐走[悠闲]
一个咱家大爷找到的古村,于是没出省游就周边游吧。有免费停车场,但位不多,加上下雨,游人并不算多。一圈逛下来,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印象中是不少井,还有很多不同姓氏的宗祠,房子经整修过的还好,没经修整的破旧。估计村里大多是外来人租住了吧。年轻人估计都往外跑了哈[尴尬]只能讲曾经辉煌的一条村吧,现在再不见往日辉煌了。
明清古村落规模宏大,李氏同宗同族历经数百年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而成可谓宏大体量,地势坐北朝南,背靠高坡面朝水塘。整个村落以高墙围堰,规划布局错落有致,设置东南西北四方出入口。村口有一株高大茂盛的榕树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塘尾古巷道呈井字形网状布局,主要巷道有南北走向的直巷7条,东西走向的横巷4条,构建了村内便捷的交通系统。红砂岩条石铺设,宽2米左右,有明、暗排水渠与村前水塘相通,形成完善的污水排水系统。清光绪年间,塘尾富绅李植宗改建部分红砂岩石巷为麻石巷。如景通公祠是李氏十世祖李景通的家祠。始建于明隆庆年间,清嘉庆年间重修。坐北向南,三开间二进合院式布局,首进设二塾台。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木雕工艺精湛,彩绘壁画精美。梅苍公祠属于李氏十二世祖李梅巷的家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元年(1821)重修。坐北向南,三开间二进合院式布局,首进设二塾台。砖木结构,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祠内现存十世祖至二十二世祖牌位,陈设康王神像,又称康帅府。
塘尾古村落挺好的,值得一去。应该明清时候修建,全村在一定范围内,有围墙围封,留有几个们,东门南门面对大池塘。村内也有几个池塘,还有一些古井。以一层楼为主,青砖青瓦,基座是大红石,房屋之间很狭窄,仅容一人走过。里面大多已经废弃,缺乏管理和保养。这也是古建筑的通病。
塘尾明清古村落°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始建于宋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村落之一。是广府文化在珠三角地区延续、传承及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的典型代表。古村以古围墙为界,现存古民居约268座,塘尾古村在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不建议专程去,路过可以停车参观一下。开放式村庄🏡无需证件及门票。
2025年1月记。这边古村落有好几个,没有时间一一去看,塘尾这个离的比较近,就直接过来看了。村口的大榕树是真的大,很震撼我们的。古村落民风淳朴,没有太多游客,只见到一些拍古村落的摄影爱好者。挺适合就这么在古村中什么也不干的待上一下午,舒缓心情真是个好地方!
非常美丽宁静祥和的村落,古建筑随处可见,生活恬静,悠然自得。130年老榕树枝繁叶茂,为乡亲们撑起一片天,在大树下纳凉,打牌,聊天,惬意的很。舞狮从娃娃抓起,毛茸茸,活泼可爱,喜庆祥和,全面展示广东特色。
民俗丰富,传承有序:“康王宝诞”等传统民俗活动有着近300年历史,是岭南明清民俗“活化石”,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也为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氛围古朴,宁静祥和,这里没有商业化的喧嚣与浮躁,游客可以漫步古村小道,欣赏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感受宁静美好,仿佛穿越回古色古香的年代。
有古村落的气息、近期去的,树上挂了红灯笼🏮有过年的感觉了。空气清新,房屋建筑都是有些年头的,那里有十几口古井一直保留着。去走走看看是个不错的地方,村里比较容易迷路,村附近修建得还不错。有很多之前保留下来的物品。
来东莞出差办事,路过的一个古村落。天气好的时候,很漂亮。也很出片子。青砖房,红岩柱,很有年代感。值得一看,走在石板路上,感受一下明清遗风余韵。古村里还有小猫咪悠闲的逛着。村子附近的的好多大榕树也很壮观,傍晚很多附近的人坐在下面乘凉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