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2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50911+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长和廊街道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71-6306166
简介信息:大召无量寺是呼和浩特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长和廊街道, 所属玉泉区区号是15010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大召内
靠近长和廊街道内
靠近大召无量寺内
距离50.6米的大召东巷西
距离105.6米的大南街/兴盛街(路口)西
时间:2025-09-2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50911+
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长和廊街道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471-6306166
简介信息:大召无量寺是呼和浩特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南街长和廊街道, 所属玉泉区区号是15010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大召内
靠近长和廊街道内
靠近大召无量寺内
距离50.6米的大召东巷西
距离105.6米的大南街/兴盛街(路口)西
热门评论
路过呼和浩特,去著名的大召寺看看。大召寺是一座藏传佛教,红墙金顶、阳光洒在琉璃瓦上非常的好看,可以没带相机,没法记录这一刻的美景。寺的一些物料或者建筑都有300年的历史,也很感谢维护人员的付出,能把这些历史遗迹展示给更多的参观者。银佛、雕龙、壁画是寺庙里的三绝。还有就是千佛殿释迦牟尼的袈裟,镶嵌着红宝石和钻石,低调而华丽。推荐,有机会一定要看看。
[过程]游玩建议:附近有停车场,最好打车过来,省的找车位了。停下车后穿过古玩街,到达大召的小吃街,旁边就是塞外老街,非常集中。
大召(蒙古语:ᠶᠡᠬᠡᠵᠤᠤ,西里尔字母:ИхЗуу),称“伊克召”意为“大庙”,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1][2][3]大召居于明清时期呼和浩特地区“七大召”之首。大召,蒙古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其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尊释迦牟尼银佛,故又称“银佛寺”。该寺历史上又有“大乘法轮召”、“甘珠尔庙”、“帝庙”等多种名称。因该寺由阿勒坦汗兴建,有的蒙古文史籍也将其称作“阿勒坦召”。大召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格鲁派寺院,也是蒙古地区仅晚于美岱召的蒙古人皈依格鲁派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在蒙古地区影响广大。[1][3]大召初建于明朝。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俺答汗)于明朝万历六年五月十五日(1578年),在青海湖畔的恰不恰庙(仰华寺)会见了西藏格鲁派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会见时阿勒坦汗以元朝会见外国使臣之礼迎接三世达赖,二人还互赠称号。在此次会见中,阿勒坦汗将萨满教的圣物翁根在三世达赖面前烧毁,表示诚心皈依佛教。阿勒坦汗还向三世达赖许愿,回到蒙古草原之后要兴建寺庙、造佛像。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大召开始动工兴建,阿勒坦汗还从尼泊尔请来工匠以三千斤纯银铸造一尊释迦牟尼银佛。[2]明朝万历八年(1580年),大召建成,成为当时蒙古地区地位最高的寺庙。大召也是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大寺庙中,唯一没有活佛的寺庙。[1][2]万历十四年(1586年),三世达赖亲临大召,主持了银佛的“开光法会”。[6]后来四世达赖曾来到大召,也坐在三世达赖曾坐过的座位上。[2]大召建成后,明朝万历帝赐名“弘慈寺”。兴建大召的同时,阿勒坦汗的夫人三娘子按照阿勒坦汗之意,在大召旁边兴建了一座蒙古语称“哈斯呼和浩特”的城市。1581年,明朝赐该城名为“归化城”,归化城即如今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万历九年(1581年),归化城建成不久,阿勒坦汗逝世。[2]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蒙古察哈尔部的首领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即攻取归化城,并夺得大召。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追击林丹汗到归化城,命令部下在城内纵火,“只剩银佛寺等庙宇未毁”,从而保护了大召。[4]《清太宗实录》第四卷记载:“以谕旨悬于归化城格根汗庙曰,满洲国天崇皇帝敕谕,归化城格根汗庙宇理宜虔奉,毋许拆毁。如有擅敢拆毁,并擅取器物者,我兵既已经此,岂有不再至之理?查出绝不轻贷。”[5]后金崇德五年(1640年),土默特都统古禄格楚琥尔奉皇太极之谕,委派右翼佐领补音图、左翼骁骑校喇巴太、德木齐温布喇嘛扩建大召,重修之后奏请皇太极赐汉名为“无量寺”,并赐题有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的寺名匾额。[4][5]扩建后,大召内供黄金铸造的“皇帝万岁”牌位。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赴北京时路过归化城,驻锡于大召,所以大召至今仍供奉着五世达赖的铜像。康熙帝在平定噶尔丹叛乱后曾路经大召。清朝时期,归化城札萨克达喇嘛印务处也设在大召。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札萨克达喇嘛内齐托音呼图克图奏请将大召改覆黄瓦。[7][5]1934年出版的郑裕孚《归绥县志·神教志》记载,大召“昔有喇嘛数千人,今仅百余。故禅房租商贩,寺门悬‘九边第一泉’匾额。泉在寺内百步余,名‘玉泉井’。”[5]194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初期,大召已破败不堪,当时政府拨出专款对大召进行了部分维修。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召被工厂占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落实宗教政策,1980年大召又归还僧众,同年正式对外开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200余万人民币修缮大召,恢复了大召的原貌。[7]1989年,赵九九出任大召的住持。2006年5月25日,大召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银佛映泉”是21世纪初评选出的新呼和浩特八景之一。2009年时,大召有60位喇嘛,其中有20多位徒弟。这些当徒弟的小喇嘛都来自农村牧区,刚来的几年不会说汉语,后来这些孩子们甚至都学会用手机发短信了。大召重视对喇嘛的教育,对小喇嘛的培养非常严格,学经之后必须通过考试。小喇嘛们每天早晨六点起床,随后背诵佛经一个半小时,上午约用一个小时敲鼓诵经。2006年起,大召还为小喇嘛们开设了英语课,以便接待日益增多的外国游客。[7]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和十六日,以及农历六月十五日,大召举办晾佛节。届时喇嘛们将寺内收藏的一幅长7米、宽5米的迈达佛(未来佛)画像抬出,挂在佛殿前面展晾,并且在佛像前举办法会,僧众诵经祈祷,演奏佛乐,信众来向佛像膜拜。[7]大召还有藏传佛教特有的“送巴令”活动,在农历正月和六月分别举行一次。“巴令”是灾祸的替身,是用油面捏成三棱状身躯、头顶骷髅的魔鬼形象。“送巴令”时,喇嘛先诵经祈祷,随后由两人将巴令自佛殿抬至广场上,再举行打鬼舞蹈形式的跳恰活动。跳恰完成以后,将巴令抬出山门外,用火焚烧后,活动结束。“送巴令”的喻意是将一年中的晦气及灾病送走,保佑信众吉祥平安。这也是大召独特的佛事活动。大召占地面积大约3万平方米,现存建筑物4145平方米。该寺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布局采用伽蓝七堂式。沿着中轴线建有牌楼、山门、天王殿、菩提过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有配殿、厢房等建筑。附属建筑有乃琼庙、家庙、汉白玉吉祥八塔、玉佛殿、菩萨殿等等。寺院外还有环绕召庙的甬道以及东、西仓门。[4][7][3][3]大召除了大雄宝殿之外,均为汉式寺庙建筑形制。[1]大雄宝殿为大召的主要建筑,采用藏汉结合的寺庙建筑形制。[4]大雄宝殿由三部分组成。前部为双层三开间的前殿,下层是空廊;中部为经堂;后部为佛殿,佛殿正中供奉着著名的银铸释迦牟尼佛像,佛像前的木柱上有一对金色巨龙。大雄宝殿前有一对空心石狮子。[1]乃琼庙位于寺院建筑中轴线西侧,坐北朝南,分为经堂与佛殿。乃琼庙是为白哈尔建的庙。白哈尔是西藏确立时间较晚的外来保护神,早期白哈尔在北木雅的神院,在巴达霍尔充当霍尔部落的保护神。后来白哈尔从巴达霍尔来到卫藏的桑耶寺,五世达赖时期(1617年-1682年)移至哲蚌寺附近的乃琼寺。“白哈尔”一名是其担任桑耶寺的护法神后才开始使用。白哈尔在西藏被尊奉为等级很高的护法神,仅见于桑耶寺、哲蚌寺等大寺院中。在内蒙古地区,白哈尔除了在大召作为主要护法神供奉在乃琼庙以外,在邻近大召的席力图召也曾建有乃琼庙,位于该寺的长寿塔后面,现仅存遗址;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也有乃琼庙。[5]玉佛殿内供奉4.4米高的释迦摩尼像,用整块缅甸白玉雕成,身穿的袈裟上镶有48000颗宝石,其中红宝石41000颗,钻石7000颗。菩萨殿内供奉铜鎏金的21尊度母像,还有高9.9米用青海柏木雕刻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3]银佛、龙雕、壁画是大召的“三绝”,为明朝遗物。[4][3]银佛:是供奉在佛殿的释迦牟尼银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银佛之一。该佛像呈坐姿,高近3米,用1吨半纯银铸造而成。[4][7]龙雕:在释迦摩尼银佛前方的两根通天柱上,盘踞着两条金色的蟠龙,二龙均由下向上望。这两条龙的是用纸浆和泥制作,龙身是空心的,至今仍无一点裂痕。[7][3]壁画:佛殿内的墙壁上绘有用矿物颜料画的壁画。详见下文。[7]大召收藏的文物及艺术品非常丰富。大召的各类彩塑、金铜造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尔》、各种法器、面具等,也都非常珍贵。[4]大召内的金佛、康熙帝赐予的八盏宫灯、孔雀开屏图被誉为“大召三宝”。大召还藏有古画《月明楼》的仿制品。画高1.3米,宽3.5米,用矿物质(石色)为原料彩绘,以单线平涂法绘制,并且使用孔雀翎贴纸而成。画上共有110个人物。传说,清朝康熙年间,大召前有座酒楼名叫“月明楼”,康熙帝率军驻扎在西北边境某地,自己微服来到月明楼用饭。吃完饭后,店主向康熙帝索要白银八两三钱,康熙帝未带银两。当地恶霸安三泰拦住康熙帝企图讹诈,并且唆使家奴威逼,声称若不拿出白银八两三钱,便要剥下康熙帝的衣衫,扣押其坐骑。堂倌刘三挺身而出,用自己一年的工钱代康熙帝付帐,刘三的一年工钱正好八两三钱。康熙帝遂与刘三结为兄弟。回到北京后,康熙帝召刘三赴北京,封其为三品官。后来有名家将这个传说绘成画。画上康熙帝一脸窘态,刘三代客付帐的仗义神情,安三泰及其爪牙的丑恶,还有规劝者、旁观者的表情等,都生动鲜明。
这个地方真是可以的呀值得去看看
2025---8---15签到打卡
小吃挺美味
香火特别旺,进门之后,每个人可以免费上三炷香,参观完的感受就是震撼!大召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初名“弘慈寺”,后改名为“大召”它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见证了这座城市从草原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的历史变迁寺内供奉着一尊高达2.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佛像,这尊佛像是大召寺的镇寺之宝,也是其名称“大召”(意为“大银佛寺”)的由来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大雄宝殿是寺内最重要的建筑,店里的装饰华丽,每一幅壁画都值得好好地欣赏一下,佛像各异,寺内的转经筒、经幡等宗教设施齐全,走一趟能深入了解藏传佛教文化非常值得一去
看看吧v发微博吧?韩国发出从c吃粉放过自己吧投影仪看起来有点意思就是我想吃什么东西能带着微博出去吃饭
来呼和浩特值得一去的地方,庄严肃穆,充满地方特色大召寺内建筑宏伟,可以感受到当地民族风情寺内有地方盖章打卡,寺外也有很多写真店,可以租蒙古袍体验一下,附近拍拍照也很好看
寺庙庄严肃穆,建筑古色古香香火旺盛,氛围宁静祥和让人心灵得到洗礼,是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去处嗯嗯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