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507+
所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西四南大街43号(西四地铁站D西南口步行16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万松老人塔是北京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街道西四南大街43号(西四地铁站D西南口步行160米), 所属西城区区号是1101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西四内
靠近金融街街道内
靠近万松老人塔内
距离15.8米的西四南大街西
距离20.1米的砖塔胡同2号东南
距离39米的西安门大街/西四南大街(路口)西南
热门评论
地方不大全称元万松老人塔,是金元时期著名僧人万松老人的灵骨塔,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加高至九级,顶部为尖形筒瓦顶,最上为刹座和宝珠,各层回廊的砖壁上,嵌有许多碑刻和名人题咏,其中有石刻一块,上书“乾隆十八年岁次癸酉谷旦康亲王永恩奉救重修”
#游玩攻略走到西四这边远远就能看到一座砖塔这座砖塔就是距今有800年的万松老人塔塔中是个小院子也就是正阳书局所在地最早知道正阳书局还是看阿龙说北京书局里关于北京的知识非常“全面”光地图就有各种版本书局里的书也很多关于北京民宿摆件也是特有的“兔爷”大集合如果喜欢北京民宿历史的在这看看是很“地道”的「@我爱看评价」
适合五一十一等假期citywalk。这里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旅游景点,只能在地图上找到在哪儿,在一些旅行的推荐里根本没有。不过这里边有一些值得可看的地方,我认为有两个:一个就是这座塔,据说这个塔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然塔并不是特别高,可能也就5米左右,但是它保存的还是比较完好的,雕刻很精美,当然是一个古迹。而且正好是放在这个小庭院的当中,从外边路过的时候也能看到他,还是挺引人注目的,适合打卡。另外就是他们家有很多的书籍,以及文创产品,还有一些关于老北京历史资料的展览。这些文创产品和这些展览也有联系,所以大家在这打卡之余,还可以学到很多历史,还可以买到一些有意思的旅游产品,因为带有北京特色很适合送礼。另外一只狸花猫也很可爱。
北京不仅只有那几个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还有多个胡同片区非常值得一逛,西四就是其中之一,从西四北大街开始走起(脚力好的甚至可以从积水潭桥就开始)往南,可以看到著名的胡同,西四北八条,七条到头条,羊肉胡同,北京第一条胡同砖塔胡同,每一条胡同都有特有的历史和故事,这里还保留着元朝胡同初期的制式,砖塔胡同旁边就是著名的万松老人塔,古塔被正阳书局围拢着,在古塔的映衬下,书局带售的书籍自然抹上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游走一轮西四,感受真正的市井风情,舒服
万松老人塔,全称为“元万松老人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南大街43号,是金元时期著名僧人万松老人的灵骨塔,该塔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一座砖塔。万松老人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建筑之一,也是北京城区仅存的一座密檐式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修时加高至九级。现塔为民国十六年(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塔高16米,八角九级密檐式,清塔中包着元塔,古朴典雅。2013年3月5日,万松老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正阳书局里面,有一座始建于13世纪中叶的砖塔,叫万松老人塔。据说是老北京城内仅存的砖塔,现在由正阳书局使用,向公众免费开放。小院里布局很紧促,中间的万松老人塔占据了小院大部分面积,绕着小院四边有几间书房,对外营业可以买书。书局的一大特点,就是有老北京城的地图,非常精细,可以买回家去对着地图找到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
位于西四地铁站不远,有一个塔,万松老人塔!二零一三年立,一个小四合院🈶历史感,收藏了好多书籍📚,🈶年代式的东西,离市里不远,交通便利,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圣地!来了咋的留个纪念!🈶历史意义的近代史老人塔!
掌柜的来福,依然很热情,喵呜喵呜特别热情~点了壶茉莉花茶,98元。赶在太阳下山前,在院里坐会儿。怎么说呢~在西四路溜达买点零食,刚好喝茶吃~虽然有瓜子,也是非常注意的把皮儿都放在袋子里。"工作人员,看我坐的时间差不多了,出来告诉我,这院子不准吃东西,对老人塔不尊敬,要吃出去吃去。"态度还是可以的。我也只好说:好的。可事和话说回来,既然开门做这个休闲饮茶的生意了,就提供茶点,不能提供茶点,挣不到这个钱呢,还来胡说,捣乱心情,这个服务员啊,来福掌柜的,管管吧。
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是金元之际曹洞宗的著名禅师,自称万松野老。万松老人圆寂后,其弟子为他在此建造了这座墓塔。塔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都曾重修,1986年西城区政府出资再次重修,并在施工中发现了清乾隆年间重修时裹砌其内的元塔。这座塔见证了北京从元代至今的历史变迁,现由正阳书局作为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免费向公众开放。
始建于元,明代重修。万松老人塔系金元期间最著名的佛教曹洞宗高僧行秀禅师的墓塔,其所在地“砖塔胡同”的名称即来源于此。塔始建于元代,为平面八角形密檐式砖塔,原为七级;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改建,将元塔包砌在内并加高至九级;1927年再次大修。塔身南侧嵌有石铭一方,上书“清乾隆十八年岁次癸西谷旦康亲王臣永恩奉敕重修”。行秀禅师(1166—1246年)俗姓蔡,自称万松野老,他不仅佛教造诣极高,且深通儒家经典,先后得到金、元皇庭多位帝王的礼遇。圆寂后,门徒分其灵骨分别于北京和河北邢台净土寺建塔,现后者已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