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40512+
所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西三路与梧林大道交叉口西30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95-85075656
简介信息: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是泉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西三路与梧林大道交叉口西300米, 所属晋江市区号是35058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新塘街道内
靠近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距离32.1米的君公路南
时间:2025-05-2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40512+
所在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西三路与梧林大道交叉口西30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95-85075656
简介信息: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是泉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西三路与梧林大道交叉口西300米, 所属晋江市区号是35058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新塘街道内
靠近晋江梧林传统村落
距离32.1米的君公路南
热门评论
景区虽免费开放,但公共交通需多次换乘(如晋江21路转20路),耗时较长。建议从泉州南站打车(约20分钟)或自驾前往,景区及周边设有多处停车场(如1、2#停车场、凤来小区停车场),但节假日可能需停至二重环湾快速路单侧。导航定位直接搜索“晋江梧林传统村落”,入口处标志清晰,但村内石板路狭窄,步行更舒适。从明朝百福墙、清朝红砖大厝到近代哥特式洋楼、番仔楼,89幢建筑跨越600年历史。朝东楼的“最美烂尾楼”故事(抗战时期捐款停建)和五层厝的未完工墙面,见证华侨“家国情怀”的厚重。红砖古厝的燕尾脊、罗马柱廊与彩色玻璃窗形成强烈视觉冲击,推荐打卡点:侨批馆:南洋风彩色玻璃窗与红砖墙的碰撞,光影绝美;青普文化行馆:改造后的洋楼庭院,榕树与石阶营造静谧感;德兜楼连拱券柱:欧式廊柱与闽南红砖的混搭,适合娘惹装拍摄。
3月中旬去泉州玩,因为要去石狮,所以顺道在晋江玩了一下,作为有“华侨建筑博物馆”之称,是典型而完备的闽南传统村落的梧林传统村落,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新塘街道西南部,背靠石鼓山,面临梧垵溪,占地约1000亩,梧林古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间,发展于清代,兴盛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清末以来,许多晋江人远渡南洋谋生,事业有成后回乡投资建设,留下了大量中西合璧的建筑,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建筑特色村内分布着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展现了闽南文化、海洋文化与侨乡特色的融合。著名景点包括德鑨楼、侨批馆、朝东楼等,其中朝东楼是旅菲律宾华侨建造的第一栋西式洋楼,外部为古罗马式建筑风格,内部则沿袭闽南大厝的传统构造。梧林古村落不仅是闽南侨乡文化的代表,还通过“家国情、醉闽南、意南洋”三条主线打造文化展示点,策划演艺、展览、市集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2022年起,与新加坡旅游局合作打造“小娘惹”文旅IP,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影响力。所以这边还可以拍娘惹照喜欢拍建筑的可以去,我们可能不大喜欢这类型,就觉得看看就行,感觉一般般
当闽南的红砖厝遇见南洋的风,当华侨的乡愁化作建筑的诗,晋江梧林传统部落景区,这座被时光浸润的“华侨建筑博物馆”,正以跨越百年的姿态,邀您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寻根之旅。亮点就是一步一景,邂逅南洋风情。漫步古巷,转角即遇高甲戏、梨园戏、掌上布袋戏的悠扬唱腔;体验簪花围、娘惹服换装,感受闽南与南洋文化的交融;参与烧塔仔、踩街巡游,在烟火气中触摸非遗的温度。在梧林,每一砖一瓦都是故事,每一缕风都带着乡愁。无论是追寻华侨足迹、打卡异域风情,还是沉浸非遗雅韵,这里都能让我触摸到时光的温度,读懂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密码。
从洛伽寺出来打车前往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景区,是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新塘街道的一个传统村落,形成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三面临海,东北部紧邻泉州湾,东边与石狮市接壤,东南直面台湾海峡,南部遥望金门岛,西部与南安市交界,北部与鲤城区相邻。汇集了明朝百福墙、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13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代表建筑有朝东楼是旅菲华侨蔡朝东所建。作为著名侨乡,保留了大量闽南传统元素,如建筑中的燕尾脊、雕梁画栋等,还有闽南年俗、烧塔、锦塘南龙王舞龙队的舞龙等非遗文化和传统活动,2023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梧林买到了当地有代表意义的特色冰箱贴。
一座古村落,半部南洋史。走进拥有600年岁月沉淀的梧林传统古村落,入目便是林立的红砖古厝和散发着南洋韵味的番仔楼。穿梭行走其间,浓郁的闽南特色与侨乡文化扑面而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古村落的一切愈发显得迷人,仿佛被精心勾勒的绝美画卷。梧林传统古村落是典型的侨乡,这里的大厝(闽南房子用闽南话来说叫厝)洋楼大多是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南洋华侨回乡所建。枪楼是罗马式的洋楼,不仅有罗马式的建筑雕花工艺,还有借柱造廊的技术。梧林给了我一场视觉盛宴,不愧拥有华侨建筑博物馆之称。闽南式古大厝,番仔楼,洋楼,还有现代民居,记录了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
从洛伽寺出来,步行前往了永宁古城,实话没啥意思。打车前往了悟林传统村落。进到古村落,都是古朴的建筑,基本都被商业化了。里面簪花和娘惹拍照的人非常多,有点延吉的民俗园了。里面景色还是很不错的。建议爱拍照的来这里。
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是时光在闽南红砖上刻下的诗篇。六百余年的光阴在此沉淀,红砖古厝与南洋洋楼错落交织,仿佛一位老者身着唐装,襟口却别着异域的怀表,无声诉说着华侨远渡重洋的乡愁与归栖。步入村落,红砖如血,白石似玉。朝东楼以古罗马廊柱擎起穹顶,内里却是闽南大厝的烟火肌理,电梯井与未启用的发电机凝固在抗战前夕,成了“未完成的史诗”,将家国命运镌入钢筋水泥。巷弄深处,燕尾脊划破长空,弧线似归燕振翅,砖雕上“年年有余”的金鱼、纳福的狻猊,皆化作游子心尖的图腾——那翘首的弧度,原是为漂泊的魂灵导航。枪楼斑驳的弹痕最摄人心魄。这罗马式碉楼曾架起自卫的长枪,如今子弹孔成了历史的句读,让“文武兼修”的祖训在哥特雕花间铿锵回响。而侨批馆内,褪色的信封与彩色玻璃相映,南洋雨季的思念、抗战捐资的赤诚,皆在“丰亨豫大”的楹联下凝成琥珀。最妙的是古榕与建筑的痴缠。虬根破壁入户,在德龙宅邸的梁柱间织就“树门”,咖啡馆的拿铁香气与百年前的南洋咖啡在此重叠,令钢筋水泥也生出草木心肠。暮色四合时,南音从戏台飘来,土笋冻的鲜脆、四果汤的清甜,与燕尾脊的剪影一同坠入梧垵溪,恍若林徽因笔下“人间四月天”的闽南注脚。此地非单纯古建陈列,而是活的文明脐带。华侨以楼宇为信笺,将半生浮沉写成砖石上的家书,让梧林成了立体的《侨批》——每块红砖都是未加盖邮戳的乡愁,每道燕尾皆指向血脉的归途。
📍泉州梧林古村落|蓝天白云+南洋古厝,随手拍出氛围感大片!✨家人们谁懂啊!蓝天白云下的梧林古村美得像加了滤镜!红砖古厝配燕尾脊,南洋风的番仔楼自带复古滤镜,每一帧都像电影画面~村口的老榕树超热情,阳光从枝叶缝隙洒下来,光影交错美到窒息!📸拍照tips:1️⃣穿娘惹装或蟳埔簪花,在朝东楼的罗马拱门前转圈圈,异域风情拉满!2️⃣侨批馆二楼阳台俯拍,红砖屋顶+蓝天构图绝绝子~3️⃣傍晚冲去枪楼!夕阳给古厝镀金边,手机直出都是大片!免费逛的快乐谁懂‼️石板路、古井、老榕树自带故事感,逛吃土笋冻+四果汤,闽南古早味一键get~泉州小众天花板,快冲!🚗💨#泉州旅行#小众景点#古村落拍照#说走就走
梧林传统古村落的气氛相当宁静,走进村子就仿佛穿越回了过去。老房子错落有致,每栋都有独特的木雕和砖雕,细节十分讲究。村里的人不多,偶尔能见到几位老人坐在门口聊天,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小巷子里有些地方保持着原汁原味,走在石板路上,听着脚步声和风吹过的声音,心情挺放松的。虽然没有特别热门的景点,但这里的传统文化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安静的美。
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景区攻略位置:交通不是很方便,可乘公共交通,再步行或打车前往。或报团一日游。华侨蔡氏家族所建的楼群,哥特式洋楼“胸怀祖国楼”,见证华侨爱国情;因抗日战争的爆发,捐款买武器,而废弃的楼房。闽南古大厝“德鑨宅”,领略燕尾脊等传统建筑之美;番仔楼“朝东楼”,感受中西合璧风情。美食:在这里可品尝闽南特色小吃,如肉粽、面线糊,品味地道闽南风味。游玩路线:从游客中心出发,沿主路依次参观古厝、洋楼,欣赏建筑,了解华侨文化,全程约2-3小时。景区免门票,白天能赏建筑,导游说晚上灯光亮起更具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