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3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300505+
所在地址: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292号(狮子林大街与海河东路交口)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天主教天津教区-望海楼教堂是天津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292号(狮子林大街与海河东路交口), 所属河北区区号是120105.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望海楼街内
靠近望海楼街道内
靠近天主教天津教区-望海楼教堂内
距离25.4米的海河东路北
距离44.2米的海河东路/狮子林大街(路口)北
距离491米的古文化街码头河北
热门评论
4月中旬去的。这个望海楼教堂是天津市区的一座形状很有特点的教堂,哥特式建筑,很有历史感。离天津站、意大利风情区不远,两次从鼓楼附近去李叔同故居的路上都看到了,教堂现在本身不开放参观,只能在外面拍照,教堂身后是一个活动场所。
书接上回在天津的街头闲逛总不会让你失望尤其对古建筑和其他老建筑感兴趣的人来说这个教堂在河边远远就可以看见为了近距离逛逛不惜过了两个红绿灯绕过来这个教堂相比西开教堂更有原始风味没有流水线建筑的感觉建筑整体设计更加因地制宜旁边还有游泳的大爷完美融合在一副画面里[微笑]
天津望海楼教堂,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建筑瑰宝。从建筑艺术上看,它是典型的欧洲哥特式风格,平面呈长方形,青砖墙面,正面的三座平顶塔楼呈“山”字形排列,中间塔楼高耸,两侧塔楼的顶部各镶有8个兽头用于排水,设计精巧又独具特色。教堂内部,并列两排立柱形成三通廊式,无隔间与隔层,内窗券为尖顶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组成几何图案,地面砌有瓷质黑白相间花砖,装饰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中世纪的神圣殿堂。在历史意义方面,望海楼教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遗址,它见证了那段充满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和天津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标志,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这座教堂历经多次焚毁与重建,每一次的兴衰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天主教在天津传播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如今,望海楼教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天津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受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场所,也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总之,天津望海楼教堂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天津乃至中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望海楼教堂区域原有一座望海楼,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时游玩的地方。这一带车船交汇,商贩云集,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望海楼的旁边,还有崇禧观、望海寺等庙宇。清同治九年(1870年)夏,在“天津教案”中,望海楼教堂被烧。望海楼教堂平面呈长方形,长55米,宽16米,建筑面积812平方米,占地3000平方米。堂身坐北面南,高10米,为石基砖木结构建筑,青砖墙面,面向西南,建筑正面有平顶塔楼三座呈山字形,中间的塔楼最高,高12米,呈笔架式结构,除中间塔楼外大部分建筑为二层。[圆图钉]交通停车:地点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292号弥撒时间:平日:7点主日:6点、7点半、晚上19点整
著名历史遗迹,当年义和团在这里搞运动。慈禧听说义和团刀枪不入可乐坏了,胆儿一下子就肥了,对八国宣战结果北京被打了,结果签了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加上利息和汇率,一共9.8个亿[捂脸][捂脸][捂脸]这地方就在狮子林桥边上,应该来看看。国家要是软弱,谁都敢骑你脖子上拉屎!
我们去的时候快要开始做礼拜了,就参观了一小会儿,拍了几张照片,但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教堂里面有很多人在虔诚祈祷。里面祈祷好像是收费的,工作人员会在那时把游客请出去。[过程]游玩建议:可以去看看,感受一下教堂氛围,尊重但不提倡信教。
[过程]游玩建议:知道鼎鼎有名的狮子桥跳水大爷吧,望海楼教堂⛪️就在他的斜对面。清朝末期的哥特式建筑,我给它取个名叫猪鼻孔教堂~个人觉得非常好看,距今也有上百年历史了。望海楼教堂两次被烧毁后又被重建,可谓多灾多难,目前不让游客进入。
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292号,始建于清同治八年,是天津市第一座天主教堂。同治九年在此发生了“天津教案”事件,被烧毁,光绪二十三年重建。光绪二十六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毁,光绪三十年重建,此后进行过多次修缮。望海楼教堂在狮子林桥西侧北端,坐北朝南,哥特式建筑。正面是三座平顶塔楼,中间塔楼高四层,二层有外文匾额,顶部矗立着十字架。两侧塔楼高三层,三角楼。大门三座,弧形尖顶,中间的门高大,两侧稍低。主体建筑高二层,窗户是两扇尖顶窗,上部托一圆形窗组成了的一座窗户,非常有特色。平时出入走东侧的两座小门,内部装饰以白色为主,浅蓝色柱子,祭台镶嵌有巨幅圣像雕塑,两侧墙壁上挂有多幅圣画,华丽而庄重。
晚上路过觉得这个教堂⛪️很好看夜幕下很有感觉比起其他著名景点,这个教堂非常的特别,格外的安静,门口拍照的人不多,却很出片,很多小姐姐路过也会为此停留,属于在天津旅游最大的彩蛋生活就是这样旅游也是这样有些美好就是不期而遇
天津作为一个文化和历史兼容并蓄的城市,建筑多元化,是最能体现出来它的不同之处,在游览天津的大街小巷总能遇到欧洲风格的建筑,而且不是一处两处,是很多处,每次去天津旅游,看到这些建筑,都感觉是置身到了欧洲某个城市,这么说感觉一点也不为过,真的很像,这就是好多城市所不具有的独到之处,这座狮子林桥旁的望海楼,应该是拍摄于春季的时候,拿出来分享一下;位置:河北区狮子林大街的北侧,海河东岸,斜对着狮子林桥;交通很方便,地铁公交都能到;概况:望海楼教堂,旧称圣母得胜堂,以其旧址望海楼而得名。望海楼教堂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底建成,具有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是天主教传入天津后建造的第一座教堂。望海楼教堂区域原有一座望海楼,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曾是清代皇帝出巡到天津时游玩的地方。这一带车船交汇,商贩云集,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望海楼的旁边,还有崇禧观、望海寺等庙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使法国获得了在中国“各省租买地”和“建造自便”的“权利”。清同治元年(1862年),法国攫取了望海楼一带方圆15亩地方的“永租权”。清光绪二十二年(1869年)12月,法国传教士谢福音主持拆掉了崇禧观,在原来地基上盖起一座规模可观的天主教堂。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呈长方形,前边有3个钟楼,仿佛3个笔筒。法国传教士给这座教堂取名为“圣母胜利之后堂”,并将此名用法文刻在教堂钟楼正面的大理石上。当地人称这座教堂为“望海楼教堂”。清同治九年(1870年)夏,在“天津教案”中,望海楼教堂被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望海楼教堂在义和团运动中再次被焚毁。现存望海楼教堂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用“庚子赔款”按原形制重建。76年,因地震望海楼教堂受到严重损坏。83年,进行了修缮。望海楼有两件事还是很值得深入研究,一是天津教案事件,同时也是事件的遗迹,由于篇幅在这里不多说,二是建筑风格,由于没有开放只能在外边看看,望海楼教堂的扶壁就与典型的哥特教堂——巴黎圣母教堂西立面钟塔上的扶壁有相似之处。其钟塔与尖券门窗则几乎完全是哥特式的。据说里边的建筑和装饰更值得一看,以后找机会看看里边;望海楼教堂现在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还是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看着保护的还是很不错的,它只是天津众多历史建筑的缩影,有时间,可以来天津走走看看,感受建筑带来的那个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