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711+
所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东290号时代E-PARK商务中心2楼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0-85823921
简介信息:点都德(时代E-PARK店)是广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东290号时代E-PARK商务中心2楼,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711+
所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东290号时代E-PARK商务中心2楼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0-85823921
简介信息:点都德(时代E-PARK店)是广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东290号时代E-PARK商务中心2楼,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早茶脑袋的福音!今天来打卡点都德,真的爱惨了。红米肠一端上桌,诱人香气直钻鼻腔,咬下一口,软糯肠粉、酥脆网皮、弹嫩虾仁在舌尖共舞。金牌虾饺皇更是惊艳,饺皮吹弹可破,裹着饱满大颗虾仁,鲜得眉毛掉下来。还有百合酱蒸凤爪,软糯脱骨,入味十足!狠狠安利!
这家店是关注了很久的一家店。[米饭]口味:吃完早茶后就去的长隆。这家店实在很新鲜。[服务铃]服务:一看我们就是像是游客啊,所以服务员在上菜的时候也着重介绍了一下,说这是什么菜?怎么吃嗯?我觉得还是蛮贴心的,而且人家也嗯。说的也很自然让我们接受起来也很自然,我觉得还是一个,食材新鲜,然后服务员服务人员的啊情商也很高的,[糖果]性价比:这么一家店值得推荐,早晨去吃的早茶,人不是很多,服务态度很好、食材也很新鲜,觉得是一个很满意的一次尝试。
每次到广州都必来的点都德餐厅,可以说是广州最有代表性的连锁店。[薄荷]环境:去过好几家,因为是连锁,环境大差不差。多数店都挨着景点或者商场,挺好找到的,看完表演直接过来很方便。[米饭]口味:「金莎红米肠」「招牌虾饺皇」「百合酱蒸凤爪」「特色蒸排骨」「乳鸽」这些都是每次到必点的,光是这一笼一笼的小茶点就能把成吃撑。再配上一壶热茶,简直不要太开心了。[服务铃]服务:服务很到位,满意。
发现点都德每个月都有上新,点了两款新品试试!「龙虾大满贯」其实就是小龙虾啦,每个点心里面放了两只小小的小龙虾。感觉小龙虾还是适合重口重酱一点的吃法,它的肉质不是鲜嫩那类,这么清淡的做法容易暴露肉质的柴。但是配料中的木姜子味道还蛮特别,再加上几种脆脆软软的食材切碎搭配,整体口感还是不错的。「大满贯波波球」和上面那个点心基本上是同种内馅,只是这个做成了肉丸咯。「金莎红米肠」必点,每次来都要点一份,它家区别于其他家的早茶就靠这碟啦!「干炒牛河」还可以,炒得挺好吃,分量也很足。「鲜打黄皮冰」很好喝,黄皮味很浓,又没有很甜,冰冰爽爽的,一开始只是点了一杯,喝过马上再加点!
我们是从长隆度假区过来的,打车也就10开块钱。他老字号茶楼,点都德完美传承了广式早茶的精髓。环境充满岭南风情,红木桌椅与彩色玻璃窗营造出怀旧氛围,虽客流密集但服务依旧高效,店员们添茶换碟很及时。点心是绝对亮点——招牌金沙红米肠外糯内脆,虾仁鲜甜;百合酱蒸凤爪软烂入味,酱香浓郁;松化鸡蛋挞酥皮层次分明,蛋液嫩滑不腻。茶品推荐普洱,解腻又暖胃。美中不足是部分店到用餐高峰需排队,且高峰期出餐速度稍慢,但整体性价比在同类茶楼中较高,人均80-120元能吃得相当满足。无论是体验广式早茶文化,还是单纯享受手工点心,点都德都是可靠选择,推荐工作日上午错峰前往。
带娃去长隆,一共三天,去了两次点都德,几年前带老大也去过一次,因为离长隆很近,打车很快就到了,位置临街,很显眼。靠窗的10元一位的茶水费,不靠窗8元一位,窗户边的位置比较宽敞。菜品出品稳定,干炒牛河和炒面比较适合湖南人的口味,叉烧包好吃,椰丝炖鸡很鲜美,适合孩子解腻,但是没想到这次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居然是白粥[笑脸],原本是点给孩子吃的,以为一小份,结果端上来一大碗,味道做得很好,炖得非常的软烂,而且能吃出大米的清香,很👍🏻!唯一踩雷的就是腐乳牛百叶,或过于寡淡,所以盖不住牛肚的特殊味道,而且偏甜,不适合我们弗兰人!!别点!
##晨光里的味觉交响:一盅两件中的广府文化密码清晨七点的广州泮溪酒家,黑胶唱片机流淌着红线女的粤剧唱段,檀木蒸笼掀开的刹那,水晶虾饺的蒸汽与晨光交织成朦胧的光幕。银发茶客用食指轻叩桌面三下,紫砂壶中的凤凰单丛恰好冲泡到第三巡,茶汤在金边瓷杯中荡漾出琥珀色的涟漪。这幅延续了百年的早茶图景,绝非简单的早餐仪式,而是一部用虾饺烧卖作注脚、以茶汤为墨汁书写的广府文化百科全书。当都市白领们沉迷于brunch的牛油果吐司时,传统茶楼里那些颤巍巍的蒸笼,正守护着岭南最生动的市井记忆。早茶的时空秩序暗藏玄机。资深茶客都知晓"头水茶"的珍贵——清晨六点茶楼卸下门板时,头批茶叶遇上百度沸水的激荡,能绽放出最饱满的茶韵。老西关人讲究"一盅两件"的黄金比例:一盅茶配两件点心,既是味觉平衡的艺术,也是代谢节奏的科学。我曾见白云山脚茶寮的老者,将叉烧包掰开晾凉的三十秒间隙,恰好够啜饮三小杯普洱。这种对时间颗粒度的精细把控,与现代人边刷手机边囫囵吞枣的早餐方式形成荒诞对照。在佛山某百年茶楼的账本上,甚至记载着民国时期不同职业的饮茶时段:绸缎庄掌柜偏爱辰时茶清脑,码头工人则选巳时茶解乏,这些生物钟般的饮茶规律,构成了城市肌理中最细腻的纹路。虾饺皇的工艺堪称广点美学的巅峰之作。广州白天鹅宾馆的点心主厨曾向我演示"十三褶"的秘技:竹升面皮要在虎口收出匀称的波浪纹,每道褶皱必须0.2毫米等距,蒸制时褶皱会随蒸汽微微舒张,如同芭蕾舞者的裙摆。更绝的是馅料的"三鲜结界"——笋粒的脆、虾仁的弹、肥膘的润,必须维持在微妙的平衡点。某米其林评审透露,判断虾饺优劣的标准竟是听声:用筷子轻戳时,优质虾饺会发出"卜"的闷响,那是面皮韧性与馅料张力共振的特有频率。这种将五感全部调动的品鉴方式,与意大利人敲击帕尔玛火腿判断熟成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传统茶楼里的声音景观值得用人类学视角解读。银器碰撞的清脆声响、点心车轴承的吱呀声、侍应生拖长音的"虾饺——烧卖——"叫卖,共同构成早茶特有的声场。在港式茶餐厅发明"盖章点心卡"之前,老式茶楼全靠人声传递订单,跑堂的伙计能同时记忆十二桌客人的需求。香港陆羽茶室至今保留着"喊点心"的传统,当白发侍应用粤语古腔报出"鹌鹑蛋烧卖"时,某个瞬间会让人恍惚穿越到1933年开业时的殖民地香港。这些正在消失的声音符号,比任何博物馆的录音档案都更生动地保存着市井文化的DNA。当代早茶正在经历着静默革命。深圳某黑珍珠餐厅推出分子料理版的"液态流沙包",用海藻酸钠包裹咸蛋黄泡沫;上海某创意茶室将肠粉与法国可丽饼杂交,创造出三文鱼鱼子酱肠粉。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人食早茶"的兴起,迷你蒸笼里躺着三颗拇指大的虾饺,满足着都市独居青年的社交需求。这些创新背后,是传统饮茶文化面对高租金、快节奏的适应性变异。就像上世纪六十年代冰室发明"奶茶走冰"(冻奶茶不加冰)来应对空调普及一样,早茶永远在进化中坚守灵魂。茶位费的哲学意味常被忽视。广州老字号仍坚持每位5-8元的茶位费标准,这笔看似不合理的支出,实则是购买"时空使用权"的契约。付了茶位费的客人有权占据一方天地,从晨光微熹坐到日影西斜,服务生会不间断续水而不会递来账单。这种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出售时间而非餐饮,与咖啡馆的第三空间理论不谋而合。某社会学教授在茶楼蹲点三年发现,老茶客们通过茶壶盖的摆放角度传递暗号:半掩表示需加水,倒扣意味着临时离席,竖靠则是紧急呼叫。这套无声的交流系统,比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更富有人情味。当年轻人在网红店排队两小时只为拍摄"红米肠航拍图"时,真正的早茶精神或许藏在荔湾老街的某个角落。那里有双手颤抖的阿婆仍用报纸练习书法般的点心单,有缺角的酸枝木圆桌记录着三代人的饮茶史,紫砂壶内壁的茶垢积累得比某些茶客的年龄还厚。下次当您咬开爆汁的叉烧包时,不妨细听馅料中传来的细微响动——那是面团发酵时的呼吸,是珠江潮汐的回声,更是千年商都永不落幕的市井交响诗。
来广州长隆玩选了一家离度假村比较近的连锁早茶楼[薄荷]环境:很传统中式,里面整体还是很大的,有专门的员工吃饭区[服务铃]服务:服务员比较热情周到.抱着小朋友经过的每个服务员都会提醒我注意安全。[米饭]口味:点了个亲子套餐,很多,最后叉烧包和肉圆都吃不下了,红米肠很好吃,里面脆脆的裹着虾肉;皮蛋瘦肉粥全是皮蛋和瘦肉,很实在;叉烧包和我们这儿很不一样,感觉是手工现做的,外面的包子皮很松软;蛋挞感觉一般般。
来长隆玩,选择了附近这家来尝尝地道的广式。宣传夜市烤乳鸽9块9一位,立马怒点3只[得意]肉质非常的嫩,油滋滋往外冒,一口特别过瘾!粉蒸排骨也特别好吃,以前不太爱吃,主要是觉得比较寡淡,而且容易腻[流汗]这家的排骨带着蒜香味,一下子就把味蕾打开了!荔湾艇仔粥也好好吃,加了油条吃起来特别香[惊叹][惊叹]美中不足的是不太喜欢牛肉肠的味道,相对口感偏淡了一些[难过]
有半年没来点都德了,听说最近出了九块九乳鸽活动特地来尝试一下。[米饭]口味:九块九的乳鸽真做出了批发质感,炸的太老然后没什么汁水,比起隔壁的大鸽饭是差的多,不过这个价格也要不了啥自行车了。叉烧包和蒸粉粿踩雷了,来点都德还是老实吃虾饺和红米肠吧[薄荷]环境:和上次来的时候没差,还是不错的茶楼中上水平[服务铃]服务:今天可能来的太早了,阿姨们还没睡醒,响应稍微慢一点,还有以前来的时候阿姨倒完茶都会来一串“咒语”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没有,可能太久没来这个环节已经取消了[捂脸][糖果]性价比:乳鸽性价比可以的,现在人均100吃到撑比以前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