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31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311017+
所在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六四组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97-5531369
简介信息:振成楼是龙岩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六四组1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10-31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311017+
所在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六四组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97-5531369
简介信息:振成楼是龙岩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洪坑村六四组1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永定土楼景区必来的土楼!!!非常的有代表性!振成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核心本体楼,也是客家圆楼的精品代表,因建筑风格融合《易经》八卦理念与西方建筑美学,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土楼王子”。其始建于1912年,由林氏家族集资兴建,历时5年、耗资8万光洋完成,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以“八卦布局”为核心,外环为4层土木结构(直径57.2米),内环为2层砖木结构,形成“外土内洋”的两环格局。外环底层为厨房、餐厅(不开窗,用于防匪),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铺青砖地板,防火隔音);内环为接待用房,二层设“美人靠”(木质靠背栏杆),兼具实用与美观。内环二楼的铸铁栏杆从上海运来,每组栏杆有4朵百合花(3朵朝上象征“百年好合”,1朵朝下象征“落叶归根”)。
清晨从龙岩出发,车过永定,路边的稻田渐渐染上客家村落的底色。远远望见群山中隆起的圆弧形屋顶时,同车的阿姨说:“看,那就是振成楼,像个扣在地上的大蒸笼。”走近了才知这“蒸笼”的精妙。青灰色的夯土墙从地面拔起,近十米高的外环像道坚固的城墙,墙顶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哑光,墙身上斑驳的夯土纹路,是百年风雨刻下的指纹。楼门上方“振成楼”三个鎏金大字透着沉稳,两侧“振纲立纪,成德达材”的楹联,倒像是这座楼的家训。跨进楼门,瞬间被环形的空间包裹。外环四层,全是木质廊柱与雕花栏杆,三百多间房像年轮般绕着圆心排列,二楼以上的走廊连通成圈,站在任何一处抬头,都能看见头顶的天空被框成圆形——难怪客家人说,土楼里的日子,是“天圆地方”的具象。最惊艳的是内环。与外环的质朴不同,这里藏着中西合璧的巧思:祖堂前四根罗马式圆柱撑起穹顶,柱身的雕花却刻着中式纹样;彩绘的天花板上,西洋卷草纹缠着客家吉祥图案,连窗棂都是圆拱与方格的混搭。楼里的老人说,当年楼主林逊之出洋归来,把见过的世面都融进了这楼里。坐在祖堂前的石阶上歇脚时,恰逢一场雨。雨点打在瓦上噼啪作响,顺着屋檐连成水线。楼内的客家人仍在生活:有阿婆坐在门口择菜,竹篮里的青菜带着露水;孩童追着跑过走廊,笑声撞在土墙上又弹回来。廊下挂着的玉米串、红辣椒,在雨雾里透着暖意。导游说,振成楼按八卦分八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楼梯、水井,既是独立小家,又能抱团御外。战时闭楼成堡垒,平日开门是家园。这让我想起楼里那副对联:“聚族于斯,共沐春风夏雨;连枝其叶,不忘祖德宗功。”土楼的墙有多厚,客家人的根就有多深。离开时雨停了,夕阳把土楼的影子拉得很长。回望那座圆楼,突然懂了为何它被称作“土楼王子”——它没有宫殿的华丽,却用最朴素的泥土与木头,圈住了一个族群的烟火与星辰。那些夯土里藏着的,是客家人对家园最固执的想象,也是中国乡村最动人的智慧。
振成楼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所以振成楼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有“最富丽堂皇的圆楼”之称,代表了中国人民及客家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土民居建筑的杰作。外环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每卦6间。参观游览时不可以上楼观看,只能在一楼和广场周边转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