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50709+
所在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中学堂街11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13-85092901,0513-85093121
简介信息: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南通天宁寺是南通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中学堂街11号, 所属崇川区区号是32061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人民中路内
靠近和平桥街道内
靠近濠河风景名胜区内
靠近南通濠河风景名胜区-南通天宁寺内
距离32.3米的寺街东
距离1.2米的中学堂街11号
距离264.9米的北濠桥路/建设路(路口)西
距离281.6米的濠河南
热门评论
光孝塔又名支提塔,始建于唐,宋重修,后经历代修缮得以保存至今,此塔先于南通城而建,故有“先有塔,后有城,前人就塔建城”之说。该塔为五级八面砖木结构,须弥座式塔基,当地有民谣:“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光孝塔是平地起的八角塔。塔身为宋砖堆砌,底层须弥座上有十六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瑞兽石刻浮雕,为宋代遗存,塔顶置有闪闪发光的宝珠,是南通建造最早且造型挺秀玲珑之塔。
一个不起眼的寺庙,但出身悠久,最早建于唐代,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进去时大雄宝殿正在做法事,建筑较新,没看出时代感来,后面的光孝塔为五层木结构塔,绕塔几周表示虔诚,倒是两颗银杏树有近300年历史了,光孝塔旁栓着两条狗,不停地吠叫,着实让人担心,不知寺庙主持怎么想的?
南通天宁寺,初名为光孝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四年(863年),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中学堂街11号。南通天宁寺毗邻北濠河,寺庙坐北朝南,以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为中轴结构,西部为禅堂、僧寮,布局严谨,建筑雄伟。寺西北隅有五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的光孝塔,山门前有照壁一块,门前有石狮一对护持。南通天宁寺是木质瓣形瓜楞柱的古建筑,大雄之殿石础和金刚殿的柱子是宋的遗物。代表了南通市古代的建筑风貌。2006年5月25日,南通天宁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通天宁寺的山门上,悬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天宁禅寺”题额,书画家范曾题写了“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的楹联。此外,天宁寺还藏有宋徽宗赵佶为天宁寺御笔题写的“大雄之殿”和明代祝枝山题的“德玅空明”两块匾额。此外,天宁古寺尚存有明、清两代的古碑七块,收集到天宁寺僧溪三大师的墨竹多幅。相传寺内释迦佛、海岛观音、文殊、普贤、阿难、伽叶等均为唐代著名艺术家刘鸾所塑。南通天宁寺是木质瓣形瓜楞柱的古建筑,大雄之殿石础和金刚殿的柱子是宋的遗物。代表了南通市古代的建筑风貌。天宁寺寺院旁的老街因寺而得名称做“寺街”,是保存完整的传统历史街区。清明假期去南通旅游,住在钟楼附近就顺路去看了一下寺街和天宁寺,天宁寺免费开放,可惜内部在装修,没有仔细看传说中的古物,但仍然看到了南通的标志光孝塔,读读它的历史也算是对南通有了更多的了解。
闲逛寺街,路遇天宁禅寺,没有人来人往,香烟缭绕,于其中感受心中的宁静。寺庙坐北朝南,以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为中轴结构,西部为禅堂、僧寮,布局严谨,建筑雄伟,山门前有照壁一块,门前有石狮一对护持。天宁寺还藏有宋徽宗赵佶为天宁寺御笔题写的“大雄之殿”和明代祝枝山题的“德玅空明”两块匾额。位于禅寺西北隅的光孝塔始建于唐代,是南通历史最悠久的佛塔,素有“未有城,先有塔”之说。塔身颀长玲珑,具有唐代佛塔风格,高30米,与文峰塔、支云塔合称“南通三塔”,是濠河风景名胜区的代表性景点之一
南通三塔是南通比较知名的历史风貌建筑。三塔包括狼山支云塔、天宁寺光孝塔、文峰公园的文峰塔。在这三塔里、天宁寺光孝塔的历史最悠久,因为毗邻南通最繁华的南大街,所以天宁禅寺也是南通历史古城的象征。天宁禅寺隐藏在一条看似简陋的深巷-寺街里。寺庙规模并不大,建筑看起来比较古老质朴,但这里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孝塔是天宁寺的标志性建筑、古塔属于唐代佛塔风格,五级八角砖木结构,塔身玲珑挺秀,屹立在濠河边上,是游览濠河风景区不能错过的一个小景点。可能是考虑保护古建筑,光孝塔已经不开放登塔了,所以只能绕塔观赏。在寺内走了一圈后,发现寺庙里除了财神殿,还有其他寺庙比较少见的水神殿,寺庙目前正在进行全面修缮,等过一段时间再来参观会更佳。
南通天宁寺较著名始建于唐朝己有千年历史了,旁边两棵银杏也是千年古树,天宁寺是先有寺后有城,前面的南通寺街也因其得名,东侧的南通中学是天宁寺的大殿东侧,现入门之路就是南通中学前后搂天桥下往西走,前些日子一直在修缮,目前工人还在屋顶铺砖,估计不多时就能开放了。
2025年1月10日来的。如今的天宁寺看起来只是隐匿在寺街历史街区的一座小庙,其实历史上也是大有来头。这座古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原名“报恩光孝寺”,至今已有1150多年的历史了。在五代后周兴建通州城时,以报恩光孝寺和狼山的连线为城池的中轴线。北宋政和年间寺院重建寺院,明朝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赐额“天宁寺”。如今寺院地方小,是因为清末张謇将大殿东侧的地方改为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南通中学。最近寺庙正在修葺大殿,好在光孝塔仍然可以参观。光孝塔始建于唐咸通五年(864年),和狼山的支云塔、城东南侧的文峰塔并称“南通三塔”,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历史上多次重修,如今依然修旧如旧。因为现在大殿正在重修,再加上整个寺街地块都搬迁得差不多了,天宁寺的人流没那么多,来这里看点虽然有限,但是可以安心地参观、笃定地拍照,也是挺好的。
天宁寺~初名为光孝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四年(863年),北宋政和年间,天宁寺与原在城西的奉圣寺合并,改称天宁报恩光孝寺。明宣德五年,南通天宁寺重修。寺内光孝塔是南通三塔之一,天宁寺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在寺街里,寺街也是因为天宁寺得名,顺路可以来看看~
这座隐藏在寺街的庙宇,至今已有千年时光。尤其是后方的光孝塔,是一名僧人于唐朝咸通年间(860-874年)建成!由此可见历史。我还头一回进来参观,其他也没啥,主要就是体验一下这种沧桑感。近距离观察一下塔,体会历史沧桑吧,还有那树,都是几百年树龄了。
穿过寺街,遇到一处黄色建筑物的时候,右拐二三十米左手边就是天宁寺,内部有很多大殿正在围挡修缮中三圣殿,里面有聚会念咒,门口看了一下,没有去打扰人家光孝塔,有三五人正在绕塔行走,为自己祈福和救赎离开天宁禅寺时,一块“回头是岸”的大匾赫然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