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521+
所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71-87982111
简介信息:雷峰塔景区是杭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5-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521+
所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571-87982111
简介信息:雷峰塔景区是杭州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位于西湖南岸,在南屏山支脉的夕照山上,与净慈寺遥遥相对,塔高71米,塔身分五层,是平面八角仿唐宋的楼阁式塔,塔基一下二层,外饰汉白玉栏杆。4A景区,中国首座铜雕宝塔。\\r\\r雷峰塔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是吴越王钱弘俶(chu)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相传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就是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r\\r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让雷峰塔名声大噪,去西湖一定要去雷峰塔打卡。雷峰塔1924年坍塌,于2000年重建,先扶梯到正南门,参观一、二层是遗址和文物展览,在坐电梯或步行上楼到最高一层欣赏西湖美景。\\r\\r门票40元,游览时间1.5小时,除了雷峰塔,旁边山上状元台、“雷峰夕照”御碑亭院落遗址、妙音台、佛舍利馆等景点。
雷峰塔(LeifengTower),初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俗称“黄妃塔”15,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25,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雷峰塔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1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之一2,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24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1关于雷峰塔的兴建,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吴越王钱俶(929-988)妃子黄氏得子为祈求平安所建,另一种认为是为“佛螺髻发”。据说,雷峰塔的建造者是吴越国开国钱镠之孙钱俶。钱俶终身信奉佛教,毕生建了许多佛塔,而雷峰塔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23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12003年,雷锋塔获得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05年,获得全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全国优秀建筑创作大奖。182010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6中文名雷峰塔外文名LeifengTower地理位置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占地面积3133m2投用时间2002年10月25日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又名皇妃塔、黄妃塔、西关砖塔15始建年代977年门票价格40元/人景区级别4A级景区特色词条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贡献维护者txewd其他贡献者相关星图雷峰塔景区主要景点共3个词条3.0万阅读雷峰塔雷峰塔(LeifengTower),初名皇妃塔,又名西关砖塔,俗称“黄妃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15号,地处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之上。雷峰塔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之一,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关于雷峰塔的兴建,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吴越王钱俶(929-988)妃子黄氏得子为祈求平安所建,另一种认为是为“佛螺髻发”。据说,雷峰塔的建造者是吴越国开国钱镠之孙钱俶。钱俶终身信奉佛教,毕生建了许多佛塔,而雷峰塔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2003年,雷锋塔获得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05年,获得全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奖、全国优秀建筑创作大奖。2010年,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雷峰塔遗址雷峰塔遗址,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风景区的景点之一,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弘俶修建,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至明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被迷信者盗窃,致使1924年9月25日倾圮。2000年12月2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新塔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通高71米。雷峰塔遗址地宫内曾出土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珍品文物。状元台状元台,是许仙和白娘子的儿子许仕林,中了状元之后来到雷峰塔,跪拜在地,求救被压在雷峰塔下的母亲。雷峰夕照石刻碑亭,有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石碑。“妙音台”,不知道有什么典故?“佛舍利馆”,有阿育王塔,佛螺髻发舍利馆;“汇文轩”,是雷峰塔文物展。在西湖孤山浙江博物馆有个展馆,专门是雷峰塔的文物展。查看更多中国当代十大铜建筑共10个词条1.2万阅读雷峰塔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灵隐铜殿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桂林铜塔地理位置:广西省桂林市查看更多浙江省杭州市景点共191个词条5.3万阅读杭州市杭州西湖风景区杭州市杭州西湖风景区,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为自然与人文景观。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湖中被孤山、白堤等分隔,分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等五片水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鼎立于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映,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2000多年前,吴山和宝石山之间泥沙淤积,形成沙嘴,后靠拢成为沙洲,形成内湖——西湖。唐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北宋后期,苏轼疏浚西湖,堆筑苏堤。元朝后期,西湖疏于治理,日渐荒芜。直到明朝,杭州开始恢复繁荣。民国时期,西湖景点和文物古迹不断增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湖进行了环湖污水截流等工程,提高水质。西湖有100多处景点,其中以“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和“三评·西湖十景”最为出名。在西湖文化景观发展历程中,白居易、苏轼里等文人在此地留下了大量诗词,当地流传着《白蛇传说》《梁祝传说》等神话传说。景区内文化史迹,见证了中国传衍至今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茶禅等文化传统的发展。1982年杭州西湖风景区被评选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湘湖旅游度假区湘湖旅游度假区是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度假区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基础,以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依托,将建设成为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湘湖旅游度假区提供丰富的娱乐体验,包括漫步湖畔欣赏湖光山色、探访历史文化遗迹、体验水上活动及享受周边美食等,是放松身心、领略自然美景与文化底蕴的理想之地。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XixiNationalWetlandPark,Hangzhou,Zhejiang),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地处西湖区和余杭区交界处,距西湖不到5千米,规划总面积11.5平方千米。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河流总长约100千米,其中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幽雅、文化积淀深厚,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012年,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查看更多旧西湖十景共10个词条13.3万阅读苏堤春晓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所描绘的是春日里苏堤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湖波如镜的景色。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苏堤全长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左右。苏堤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南宋理宗年间,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景观形成。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至杭州,不仅题写了西湖十景之名,还在各景点刻碑建亭。其主要景点有苏堤六桥、苏堤春晓碑。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2004年,苏堤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西湖十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堤春晓名列其中。2023年,“苏堤春晓”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杭州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西侧,岳飞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总占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8000平米。平湖秋月平湖秋月(AutumnMoonontheCalmLake),是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自然景观,占地约0.55公顷。南宋时,被列为西湖十景第三位,元代又称之为“西湖夜月”而列入钱塘十景。平湖秋月始建于唐代时期;于明代时期建造龙王祠;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题字;于1980年复建。平湖秋月是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一部分,于2007年评为AAAAA级景区,并于2013年5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看更多词条图册1概述图册2清末雷峰塔22雷峰塔3雷峰塔与净慈寺4雷峰塔台基区域3雷峰塔内部12词条图片7雷峰塔旅游风景相册39热门图片4参考资料图册查看更多命名雷峰塔并不是本名,考古发掘出土的碑刻上明确记载“塔因名之曰皇妃”,佛塔建成后,钱俶为感恩北宋朝廷的谥妃之典,缅怀夫人孙氏,将塔命名为“皇妃塔”,又因为塔建在雷峰上,百姓习惯称之为“雷峰塔”。1605:40雷峰塔为何又被称作“皇妃塔”?专家结合历史记载,对其加以分析历史沿革始建年代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一塔,高7层,名皇妃塔,后因处雷峰(夕照山)之上名雷峰塔。101:11杭州的雷峰塔在哪里您知道吗?01:32马未都:雷峰塔的原名是“皇妃塔”,并不是用来镇压白蛇的!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雷峰塔因战乱毁于兵火。6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佛教智友法师重修雷峰塔,为八面五层。9南宋雷峰塔经历损毁明嘉靖年间,雷峰塔木结构檐廊毁于兵燹,仅存赭色砖塔塔芯。清代初期,仍为赭色砖塔,康熙帝南巡时题额“雷峰夕照”。清代后期,雷峰塔因年久失修,愚民盗砖,塔基削弱。62清末雷峰塔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五日,雷峰塔因塔砖盗挖过多、塔址附近汪庄造屋打桩引起震动而倒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重建雷峰塔构思,并说明宜恢复原状。重新修缮1983年5月,国务院批准《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中重建雷峰塔工程计划。61988年,浙江省旅游未来研究会、杭州市旅游经济学会、杭州市园林学会、杭州市佛教协会、灵隐寺、浙江省侨联、杭州市侨联、华侨饭店、钱江晚报、江南游报等联合发起以民间组织形式筹组雷峰塔重建促进会,并草拟重建缘起,但由于诸多原因仍未能付诸实现。1999年7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批准雷峰塔重建工作正式列入议事日程。2000年12月16日,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开启。52002年10月25日,雷峰塔重建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1雷峰塔雷峰塔雷峰塔查看更多22景区布局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台基以下两层(含地下一层),外饰汉白玉石栏杆,塔身即台基以上五层(不含暗层);总高71.679米(其中台基9.7米,塔身45.809米,塔刹16.10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其中台基建筑面积为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为2956平方米);雷峰塔台基对径60米,边长23.34米,周长186.72米;副阶对径35.25米,边长13.426米,周长107.408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雷峰塔内设电梯、步行梯,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设有遗址玻璃防护罩。3雷峰塔与净慈寺鎏金铜佛像雷峰塔查看更多302:13杭州雷峰塔五大看点,白蛇传的民间故事最为感人雷峰塔景区平面图重要景点台基台基底层雷峰塔遗址位于今塔正下方台基处,在空间布局上由里向外分别由塔心室、内套筒、回廊、外套筒、木构副阶、台基组成。底层台基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而成,高约2米,平面呈八角形,对径长约38米,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台基外围,包砌有石灰岩基石,石面雕刻须弥山海涛波纹、鱼龙等图案,象征“九山八海”;台基之上围砌副阶,宽约4.5米,副阶有24个长1.2米、宽1.2米、厚0.3米的方形柱顶石;副阶以内为雷峰塔遗址砖砌塔身,对径长26米,边长11米,每边正中开设塔门,共有八门。外套筒墙体厚度为4.8米,回廊宽2.2米,内套筒墙厚3.7米,只设四门,即正东西南北各辟一门,直通塔心室。塔心室也呈八边形,对径长4.7米,四角各有一个柱洞。雷峰塔的砌筑技术十分讲究,在深红色坚硬山土夯筑的基础上铺有砖砌地坪,厚达1.5米左右,塔身就砌筑在砖砌地基上,底层残高约有3-5米,局部保存完好。9雷峰塔台基底层台基二层台基二层是雷峰塔内部最大的空间,是观赏雷峰塔遗址的最佳位置,四周悬挂有十六罗汉画像。9查看更多4雷峰塔台基区域塔身一层雷峰塔一层正门上悬有书画家启功先生题写的“雷峰塔”三字金匾;地面使用玻璃铺装,下为雷峰塔遗址保护层顶部(即台基层)。9暗层雷峰塔暗层用东阳木雕的形式,描绘有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白蛇传》,采用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深浮雕、浅浮雕五种雕刻技法相结合的“叠雕”形式,加强了对白蛇传故事情节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9二层雷峰塔二层的文化陈设主要有《吴越造塔图》。9三层雷峰塔三层共有四块诗刻陈列,每块诗刻各有三首诗词,共12首,是从历代赞美雷峰塔和雷峰夕照的诗词作品中精选出的名篇佳作,配有风光和人物插图雕刻而成。
西湖十景雷峰夕照此景由雷峰塔、夕照山及清代御碑构成每当夕阳西坠,塔影横空与霞光相映,景象雄浑壮观。上世纪二十年代雷峰塔倒塌后,雷峰夕照景观由此一度消失。直至2002年雷峰塔遺址的塔形保护罩建成之后,此景略复旧观。[圆图钉]交通停车:绕着西湖公交车有很多,很方便。[过程]游玩建议:从塔底一层层往上爬,也可以电梯直达。从塔顶可以看到整个西湖,“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苏堤春晓”也看得比较清晰。除了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中九个取景地已经全去过了,虽然没看到百分百还原的,也算打过卡了,很满足了。(雷峰塔写着西湖第一站,我却是最后一个看的)
许仙白娘子的故事从小听到大了,第一次来雷峰塔,门票直接在wx小程序上买的,节假日的人流量很大,建议错峰出行。门口进来有上行扶梯免去台阶的辛苦。现在的雷锋塔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原塔已倒了只剩部分塔基还在。登塔开始就进入排队模式,里面楼梯较窄上下都比较拥挤,虽然中间有电梯那个排队也是很费时的,每一层都有雕刻图案(是叙事性的,有人讲解会比较有趣)。上到顶层我被这个顶吸引了,据说里面藏了这座塔的宝贝。在上面拍拍照片欣赏一下西湖美景。
这就是传说中压了白素贞20多年的雷峰塔,今天终于看到真实的景象了,这个景点要门票,进去这是又重新修建的,最老的已经塔了,但是遗址换在下面清洗可见,每一次都会有一个故事,到塔顶,俯视西湖的全部美景,真的太美了,一眼尽收眼底。一览众山小呀。
[过程]游玩建议:杭州西湖景区哪里都是限行嘀嘀打车过去没想到司机直接到很远地方就让我们下车然后我问他雷峰塔都没看见在哪里呢他简单来句~我也不知道[樱花]赏花实况:当天有点下雨🌧️打车🚗没有到目的地反而问路人、再转公交车🚌才能到开心游玩的心情都没了让我对杭州这个景区管理真的无语
久闻盛名,如雷贯耳!第一次来是晚上,灯光璀璨,熠熠生辉!但没进去。这次特意绕行,圆梦!虽说原塔毁损,现塔是原址重建,但地标一定要看看[得意]雷峰塔又名“黄妃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很多人的“雷峰塔情结”源于白娘子传说,尽管旧塔在1924年就倒掉了,如今这座是在原塔基上新修的,里面有电梯和空调,但并不妨碍你来此寻访白娘子的踪迹。景区看点雷峰塔本身是整个景区一大看点,新修的雷峰塔更像一个博物馆,从底座往上共有5层。检票后先乘坐电梯(当然也可爬旁边的楼梯)到塔基遗址,这里可以看到被玻璃围起来的旧塔的残破底座,里面满地都是零钱,也算是雷峰塔一景。这一层还有一些地宫出土的文物展,以一座阿育王塔甚是精美。再往上,来到塔的底层,这一层展出的是大型东阳木雕壁画《白蛇传》,非常细致。从这里继续往上才开始正式登塔,里面有步行的楼梯,也有手扶电梯,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排队。登塔赏西湖全景塔里每层楼都展示着一些诗文、壁画,但大多数人登塔是为了看景。雷峰塔高处的视野很好,不仅可以看西湖全景,还可以俯瞰对面净慈寺的全貌。尤其是晚上,西湖沿岸的灯光勾勒出整个西湖的轮廓,景色醉人。其它景观除了雷峰塔之外,景区内还有夕照亭、妙音台、放生池等小景点。其中,塔前的放生池里有一块巨大的假山石,挂满了被放生的旱龟;佛舍利馆里可看到佛螺髻发舍利。
雷峰塔景区综合评价✅亮点推荐1.文化底蕴深厚:作为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因《白蛇传》传说和吴越国佛教文化闻名,新塔完美复刻南宋风格,铜雕工艺精湛,被誉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2.绝佳观景视角:登塔可俯瞰西湖全景,尤其“雷峰夕照”时分,塔身镀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适合摄影打卡。3.现代化设施:塔内配备电梯,方便游客登顶;地宫遗址通过玻璃罩展示,兼顾保护与观赏。4.性价比合理:门票40元(成人),学生半价>小贴士:最佳游览时间为傍晚(夏季19:00闭园),可同时欣赏日景与夜景灯光;
-内部陈设丰富:一层地面玻璃下是遗址保护层顶部;暗层以东阳木雕“叠雕”展现《白蛇传》故事;二层有《吴越造塔图》;三层陈列赞美雷峰塔和雷峰夕照的诗词;四层用瓯塑陈设西湖新貌;五层有金色穹顶、金涂塔和讲述佛祖释迦牟尼一生的木雕画面。-观景视野绝佳: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是西湖标志性景点。登上塔顶,北可览西湖湖光山色,东可看杭州城高楼林立,南可视南屏山层峦叠嶂,雷峰夕照更是西湖十景之一,夕阳余晖映照塔身,景色美不胜收。
早年的雷峰塔已经只剩残基了全部倒塌了看到的只有些砖现在的雷峰塔是后建的可以直接滚梯上到一层塔基处门票挺贵的80一位我们这次来旅游门票可没少花钱看到老的雷峰塔是砖塔知道雷峰塔还是电视剧(新白娘子传)雷峰塌的倒塌白娘子也脱身了吧现在的雷峰塔很雄伟壮观在一层参观了旧址都被玻璃墙保护起来了然后大家排队乘直梯到顶层可以看到西湖的全景转圈还可以看到城隍阁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三潭印月岛和三潭都在游船在湖面上穿梭看完了美景我们依次下楼参观了木雕真塔的照片然后出来观看了佛舍利馆走了古道下来的时候没有滚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