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9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91011+
所在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911-8222114
简介信息:南泥湾风景区是延安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 所属宝塔区区号是6106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南泥湾镇内
靠近荷花池内
距离94米的延壶路南
时间:2025-10-19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91011+
所在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911-8222114
简介信息:南泥湾风景区是延安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 所属宝塔区区号是6106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南泥湾镇内
靠近荷花池内
距离94米的延壶路南
热门评论
南泥湾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和伟大精神的地方。这不仅是一个风景名胜(多个参观点和自然风光),更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重要基地。可带孩子来,学习历史,感受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我到这时,正赶上下雨,周围的大地被雨水冲刷,树叶更绿,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南泥湾手记我踏上了去南泥湾的路。人们说那里如今成了"精神圣地",城里人排着队去体验"艰苦奋斗"。火车上满是背着登山包的男女,脸上涂着厚厚的防晒霜,却偏要戴一顶仿制的八角帽,颇有些不伦不类。田垄上站着几个农民,皮肤黝黑得发亮,与地里翻出的黑土竟有几分相似。他们望着我们这些"体验者",眼睛里闪着奇异的光——不是欢迎,倒像是看戏的观众。我想,大约我们这些城里人在他们眼里,也是一种难得的"奇观"罢。主办方发给我们每人一把锄头,簇新的木柄还泛着青白的光,锄面亮得能照见人脸。带队的小伙子姓王,二十多岁模样,穿着不合身的旧军装,胸口别着闪闪发光的徽章。他教我们如何握锄,如何下力,操着刻意浓重的陕北口音,把每个字都咬得极重,像在表演。"同志们,"他喊道,"这就是当年三五九旅开荒用的姿势!"四周立刻响起一片咔嚓声,手机镜头对准了这场表演。我看见老王在镜头转过时悄悄揉了揉腰——他的动作分明生疏得很,大约也是临时学的。中午吃"忆苦饭",却是装在精致的仿搪瓷碗里,野菜旁还点缀着两片胡萝卜雕的五角星。同桌的张太太尝了一口就皱起眉头,偷偷从包里摸出一包牛肉干嚼了起来。她丈夫倒是吃得欢,一边吃一边拍照,配文是"重温艰苦岁月"。饭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多数人都躲进了装有空调的休息室,只有我和一个瘦高的年轻人还在地里。他锄地的样子很特别,每挖几下就要停下来喘口气。"第一次干农活?"我问。他摇摇头:"我家以前有地。"他指着远处山坡,"就在那边,十年前被征了,建了这片体验基地。"下午的活动是"纺线比赛",用崭新的仿古纺车。张太太得了第一,奖品是一枚金灿灿的纪念章。她高兴地别在名牌包上,说要带回去给姐妹们看。傍晚时分,游客渐渐散了。我看见老王脱下了那身戏服般的军装,换上了印着英文的T恤。他蹲在田埂上抽烟,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回程的车上,大家都在翻看手机里的照片。张太太兴奋地计划着下次要去"体验"知青生活。我望向窗外,真正的农民还在田里弯腰劳作,像一群无声的剪影。体验结束了。人们心满意足地带着干净的锄头和纺线照片回家了,仿佛真的带走了些什么。只有那些黝黑的农民知道,这片土地从未真正属于过这些匆匆的过客。而土地,终究是土地。
站在南泥湾的稻田边,风掠过金黄的稻穗,仿佛听到七十多年前那首激昂的号子。这里曾是荆棘遍野的荒原,359旅将士以镢头为犁,用热血浇灌出“陕北好江南”。触摸斑驳的土墙,恍惚间看见王震旅长率部开荒的剪影,听见《南泥湾》歌声在山谷回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粒稻谷,都在诉说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码。
经常去这个地方很不错,而且物价也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