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0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71020+
所在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937-6396599,0937-6396110
简介信息:嘉峪关城楼是嘉峪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10-0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71020+
所在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937-6396599,0937-6396110
简介信息:嘉峪关城楼是嘉峪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市,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身为甘肃人,却是首次到嘉峪关城楼,由于是真实的历史建筑,所以比较有强烈的历史感。城楼修建非常整葺,砖石都那么整齐地砌在一起,连台阶的石块,都那么整齐、精致。可见当时的古人是十分认真地修建的,想必修建的时候就打算它们长存。想到看到的一些现代仿古建筑,才不过十年、二十年就陈旧、剥落了,这不是有意的做旧,而是造的时候质量就不好。很佩服古人认真的精神。想到古代这里也是当地百姓常来游玩、观览的地方,也有点理解古人的一些生活方式了。看着绵延的长城,感慨古人为了守护家园的安全,竟然用修墙的方式,而现在人们保家卫国不再用修墙的方式了。在这样一个边关之地来体会历史,心胸也开阔了不少。实地旅游,和看博物馆的展品,毕竟是不一样的旅游方式。和同游的同学一起想背一些应景的古诗,背得残缺不全的。但也体会了一下古人来大西北边塞的心境,感觉挺有意思。
嘉峪关城楼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峪泉镇嘉峪关长城文化旅游景区内,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重要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以下是关于嘉峪关城楼的详细介绍:历史沿革-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明代开国名将冯胜主持修建,最初只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军事堡垒。-明弘治八年(1495年),肃州兵备副使李端澄在关城罗城正门平台上建起一座三层三檐式的嘉峪关楼,结束了嘉峪关建关以来有城无楼的历史。-正德元年(1506年),李端澄又主持修筑了内城东、西二楼,即光化楼和柔远楼。-嘉靖十八年(1539年),在关城外围加筑了长城,进一步增强了其防御能力。建筑特色-布局精巧:嘉峪关城楼坐东向西,由外城、内城、瓮城、罗城、城壕五部分组成,构成了一个城内有城、城外有墙、墙外有壕、层层设防、重关并守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外观雄伟:城楼高约17米,采用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城楼下有宽大的门洞,可供行人和车辆通行。墙体用青砖砌成,表面平整光滑,城楼上覆盖着绿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华丽。 -装饰精美:楼内绘有飞天、山水、花草等壁画,并设有木制台阶楼梯可供攀登。三楼四周全为木格花窗。楼盖为歇山顶式,脊装兽形瓦,楼阁结构精巧,造型美观。文化价值-军事意义:嘉峪关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在古代军事防御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文化交流: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嘉峪关是商贸往来的枢纽,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与碰撞,成为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象征。-文物价值:1961年3月,嘉峪关城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难得的一次经历,感叹嘉峪关的设计巧妙和其中故事。在游览过程中“有幸”遇到一位自称是学者的老先生给我们娓娓道来五个小时的嘉峪关故事,本以为自己运气真的好,中间部分对话中的漏洞当时只往好处想了,末尾想表达谢意请他吃了顿很贵的饭后,被本地的领队提醒这位“老学者”可能是饭托[笑哭]被自己蠢哭,亏我还敬重了人家一路,还是自己见识少了,不要轻信主动上来给你们做讲解的老人,学到的“知识”也最好上网去求证下。最后放一张他的照片(此处不po脸了),毕竟讲解五个小时换一顿饭也不亏,我们吃得也没剩多少给他打包了[捂脸]
👍🏻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