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5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50518+
所在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一环路东段绵阳科技馆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816-2279216
简介信息:汉平阳府君阙是绵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一环路东段绵阳科技馆, 所属游仙区区号是51070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五里堆内
靠近游仙街道内
靠近绵阳市少年宫科技馆(分宫)内
靠近汉平阳府君阙
距离9.9米的一环路东段东
距离25.2米的一环路东段232号南
距离72米的游仙东路南段/游仙路(路口)东南
热门评论
2025.4.24全国首批(1961年)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绵阳市博物馆1.2公里。很近,出了博物馆就来到这边。不知道为什么原因立在绵阳科技馆,感觉历史和现代的相互碰撞蛮有意思的。个人理解汉阙就相当于石狮,更高大些。2000年的东西啊,风化的严重,看不太清楚。俩墓阙,右边的要好些,左边的风化更严重。打卡。停车方便。立在绵阳科技馆外面的,没有时间限制,随时可看。
绵阳真的很豪迈,文物放路边随便触摸,在绵阳科技馆的大门前,矗立着两座高大的汉朝“阙”,一南一北,镇守着科技馆的入口。这就是平阳府君阙,它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在196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足以彰显其在历史,文化,石刻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阙”在这里应该是指神庙,陵墓前竖立的石雕。古代文人墨客从不吝啬对“阙”的描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些诗句充分的表达出“阙”在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只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它象征的是皇权至上,王朝尊严,礼仪教化等丰富的政治文化含义。汉平阳府君阙属于墓阙,它是在达官贵人墓前起“标表宫门”作用的一种特殊的界碑。汉平阳府君阙是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23个汉阙中较为完整的一个。汉平阳府君阙历经风吹雨打,一度风化破损严重,经过抢救保护,现在巧妙的用大门围拱筑起了“雨伞”,在加固的同时又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没有了风吹雨淋,它静静的守护着后面的科技馆。。。
跟着梁思成先生的书📖来打卡。位置很好找,汉阙挺完整,我在这坐了两小时,旁边有两个直播的小姐姐一直在唱歌,有一种错位时空的感觉。1800多年前的汉阙,左边上隐约能看到刘邦斩蛇的图案,佛像看不清了,文字也看不清了。专门从重庆过来看这一对阙,且看且珍惜吧。
就在绵阳科技馆门口,可以停车,汉代建筑少之又少,一级文物。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因左右分列,中间形成缺口,故称阙(古代“阙”、“缺”通用)。它的雏型是古代墙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在人们能够建造大型门屋后,便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防御功能逐渐减弱。文献记载西周时已有阙,现存最早的遗物是汉代的,是了解汉代建筑的珍贵资料。
在绵阳科技馆门口,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介绍见图片,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由大小相近的两座阙组成,南北相距26.2米。主阙通高5.45米、宽1.66米,副阙通高5.29米,均由阙基、阙身、阙盖、阙檐、介石和阙顶六部分组成,全由条石和板石堆砌。主阙檐枋头上原刻有"汉平杨府君叔神道"铭文,今仅存"汉""平""府"字依稀可见,其余字迹已经风化。梁大通三年(529年),佛教徒在阙身上凿掉部分汉雕,镌佛教造像三十三龛,龛顶为穹形顶。最初汉阙定名为"平阳府君阙",但有研究表明"阳"字为错识,应为"平杨府君阙"。
纯粹是慕名而来,想当年我大四川的各种汉代建筑能保留下的也不多了,尤其是绵阳市区,没见过汉代的建筑聊过多少次了,虽然。能在市区看到这个汉代建筑,还是很欣喜的,保存的还是不错,人物形象生动优美。感叹千百年来,在这大地上生活的人们勤劳朴实审美很不错[强][强][双手合十]原地打卡,点个赞!!
一日一國一。現今能見到的「闕」,且不提是不是西風殘照,大多在荒郊野嶺。從現當代闕式建築的安置保存來說,紫禁城午門算有代表性的一個,它象征了皇家的威嚴。少室闕算一個,它吸收了「天下之中」的山嶽靈氣。平陽府君闕的所在之處別開生面,一對母子闕完整的漢闕矗立在綿陽科技館的正門口。這對全國體量最大、闋間距也最大的漢闕仿佛一道巨型的時空之門,連接著古今,連接著遠古技藝與現代科技。門後雖有鎮守青銅門的小哥,放個黑猴也算不賴。南闕東面有一佛龕題記有「觀音大士」、「大(某)三年」等字樣。闕身石刻造像中有四川唯一獨存的梁代佛教造像,意義深厚,只是形態已有些漫漶。闕題「漢平陽府君叔神道」中僅存的「漢平」二字沒尋到,我知清代綿州才子李調元記載闕題抄錯了偏旁把「楊」抄成了「陽」的軼事,不過既然梁先生生前沒有糾錯,現在的國保碑上寫的仍然是「陽」,那麼咱就不較真了。#一日一國一天津|上海|重慶|江蘇|安徽|江西|貴州|雲南|青海|廣西|寧夏|新疆|遼寧|內蒙古|廣東|福建|湖南|浙江|吉林|西藏|黑龍江|山西|山東|甘肅|北京|湖北|河南|河北|四川29/30註:「30」代表保有國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統計數據未計入雙革遺跡。
平阳府君阙是1961年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保存较好的东汉双出阙。平阳府君阙分为南北二阙,相距26米左右,整阙由石材叠砌而成,阙身还有南朝时期梁代所刻佛像并留下题记。1939年,梁思成到绵阳实地考察,根据《绵阳县志》记载,为其命名为“汉平阳府君阙”。当时记载还能看到残留的“汉,平,君”三字,2008年汶川大地震,阙受损,现只能看到“汉,平”二字。
东汉平阳府君阙,就在绵阳科技馆门口,像科技馆的第一道大门一样,左右对称各有一个。是墓葬内阙,基本露天,头顶有遮雨的保护措施。年代久远,但上面佛像细看依然能够完整看清,历史就矗立在那里。从绵阳博物馆走过去1.1公里,非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