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0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81114+
所在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纸公路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苟坝会议陈列馆是遵义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枫纸公路, 所属区号是.
重走长征路,来到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35年3月10号~12号中央政治局在这里连着开了三次,史称苟坝会议:第一次会议、3月10日在苟坝村新房子卢家大院召开,主要议题是:讨论林彪、聂荣臻提出的进攻打鼓新场问题。会议开始后,大家觉得林、聂的建议不无道理。打鼓新场是黔北重镇,地势险要,商贾云集,主要是认为驻守打鼓新场的黔军两个团是"双枪兵"(一手拿步枪,一手拿烟枪),军纪废弛、装备落后,战斗力孱弱,且黔军多次沦为红军手下败将,如果攻下这个战略要点,对西进开辟新的根据地极为有利,因此同意攻打。只有身为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时称前敌总指挥)的毛泽东独持异议:表面上看,那里虽然只有黔军两个团把守,但碉堡工事坚固,更为危急的是,打鼓新场西北面鲁班场、坛厂驻有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3个师近5万人、西南面毕节地区有滇军孙渡6个旅和2个团,而且敌军正从四面八方压过来,弄不好红军就会遭遇灭顶之灾!毛泽东的分析一出,不少人不以为然,大多数同志还是坚持要进行打鼓新场战斗。在打与不打的问题上争论得很激烈。眼见争论无果,久拖不决,毛泽东有些生气了,说:"那好,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总指挥了。你们既然要我在前敌负责,又不听我的意见,我不干了!"说完,一甩手走出会议室。 众人为之一惊。有人说:"少数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张闻天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尊重多数同志的意见,通过民主表决,作出攻打打鼓新场的决定,并撤销了毛泽东担任7天的前敌司令部政委一职,改由彭德怀暂为代理。散会后,毛泽东尽管心中郁闷,但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信念,没有让他就此罢休,他独自一人提着马灯,在刺骨的寒风中,沿着田埂小路,摸摸索索来到2公里之外的周恩来住所(长五间)。此时,周恩来已经拟好作战命令,准备休息,毛泽东提着马灯来了,要求周恩来再商量商量,暂缓下达命令。仔细听完毛泽东的分析,周恩来豁然开朗,明白攻打打鼓新场将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他同意了。随后,毛泽东、周恩来连夜找到朱德,分析利害关系。朱德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也被说服了。第二次苟坝会议:3月11日晚,在苟坝村新房子举行。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主要议题是:讨论进攻打鼓新场问题。周恩来提议再次讨论攻打打鼓新场的问题。会议争论很激烈。后来,毛泽东、周来、朱德终于说服了求战心切的红军高级将领,一致同意放弃这作战计划。随后,中革军委特地下达了《关于我军不进攻打鼓新场的指令》。攻打打鼓新场的问题总算解决了。不过,毛泽东痛感天天召开20多人的会议决定军事指挥贻误战机,提议成立一个几人的小组,全权指挥军事,对中央政治局负责。周恩来随即将这一建议向张闻天作了通报。第三次苟坝会议:3月12日上午在苟坝村新房子举行,主要议题是:提议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红军。提议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至此,新"三人团"在贵州苟坝宣告成立。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新"三人团"是中央重要的领导机构。通过苟坝会议,毛泽东进入新"三人团",表明了他在新的中央领导地位在全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标志着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在长征乃至中国革命之路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视。它不仅在法理上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了毛泽东继遵义会议后确定的领导地位,也意味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更加容易贯彻的组织保证。苟坝村,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辖村,是一个群山环抱中的小坝子,形同一个睡葫芦。风景秀丽,又较为僻静,适合当时的中央红军休整。现留存不少遗迹,值得一游。
红色遛娃之旅,小众的乡村旅游,自驾遵义播州区,住宿选择了枫香镇枫香苑,环境不错,旁边就有一个苟坝会议陈列馆,免费。场馆不算特别大,但值得看看,进门就是主席提着那“一盏马灯”,带孩子了解历史,虽说可能年纪小还不是很懂,但是教育不能停。
苟坝会议陈列馆令人印象深刻。馆内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及详实文字,生动展现革命先辈奋斗历程。苟坝会议陈列馆,革命火种传承的不朽殿堂。馆内展陈细致入微,历史脉络清晰可触,先辈精神如星闪耀,指引后人不忘初心,于岁月长河中永放光芒,激励吾辈奋勇前行续荣光。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让人深刻铭记历史。
热门评论
重走长征路,来到遵义县枫香镇苟坝村。35年3月10号~12号中央政治局在这里连着开了三次,史称苟坝会议:第一次会议、3月10日在苟坝村新房子卢家大院召开,主要议题是:讨论林彪、聂荣臻提出的进攻打鼓新场问题。会议开始后,大家觉得林、聂的建议不无道理。打鼓新场是黔北重镇,地势险要,商贾云集,主要是认为驻守打鼓新场的黔军两个团是"双枪兵"(一手拿步枪,一手拿烟枪),军纪废弛、装备落后,战斗力孱弱,且黔军多次沦为红军手下败将,如果攻下这个战略要点,对西进开辟新的根据地极为有利,因此同意攻打。只有身为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时称前敌总指挥)的毛泽东独持异议:表面上看,那里虽然只有黔军两个团把守,但碉堡工事坚固,更为危急的是,打鼓新场西北面鲁班场、坛厂驻有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3个师近5万人、西南面毕节地区有滇军孙渡6个旅和2个团,而且敌军正从四面八方压过来,弄不好红军就会遭遇灭顶之灾!毛泽东的分析一出,不少人不以为然,大多数同志还是坚持要进行打鼓新场战斗。在打与不打的问题上争论得很激烈。眼见争论无果,久拖不决,毛泽东有些生气了,说:"那好,你们硬要打,我就不当这个前敌总指挥了。你们既然要我在前敌负责,又不听我的意见,我不干了!"说完,一甩手走出会议室。 众人为之一惊。有人说:"少数服从多数,不干就不干!"张闻天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尊重多数同志的意见,通过民主表决,作出攻打打鼓新场的决定,并撤销了毛泽东担任7天的前敌司令部政委一职,改由彭德怀暂为代理。散会后,毛泽东尽管心中郁闷,但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信念,没有让他就此罢休,他独自一人提着马灯,在刺骨的寒风中,沿着田埂小路,摸摸索索来到2公里之外的周恩来住所(长五间)。此时,周恩来已经拟好作战命令,准备休息,毛泽东提着马灯来了,要求周恩来再商量商量,暂缓下达命令。仔细听完毛泽东的分析,周恩来豁然开朗,明白攻打打鼓新场将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他同意了。随后,毛泽东、周恩来连夜找到朱德,分析利害关系。朱德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也被说服了。第二次苟坝会议:3月11日晚,在苟坝村新房子举行。会议由张闻天主持,主要议题是:讨论进攻打鼓新场问题。周恩来提议再次讨论攻打打鼓新场的问题。会议争论很激烈。后来,毛泽东、周来、朱德终于说服了求战心切的红军高级将领,一致同意放弃这作战计划。随后,中革军委特地下达了《关于我军不进攻打鼓新场的指令》。攻打打鼓新场的问题总算解决了。不过,毛泽东痛感天天召开20多人的会议决定军事指挥贻误战机,提议成立一个几人的小组,全权指挥军事,对中央政治局负责。周恩来随即将这一建议向张闻天作了通报。第三次苟坝会议:3月12日上午在苟坝村新房子举行,主要议题是:提议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小组,代表中央政治局全权指挥红军。提议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同。至此,新"三人团"在贵州苟坝宣告成立。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新"三人团"是中央重要的领导机构。通过苟坝会议,毛泽东进入新"三人团",表明了他在新的中央领导地位在全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也标志着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在长征乃至中国革命之路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不容小视。它不仅在法理上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了毛泽东继遵义会议后确定的领导地位,也意味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了更加容易贯彻的组织保证。苟坝村,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辖村,是一个群山环抱中的小坝子,形同一个睡葫芦。风景秀丽,又较为僻静,适合当时的中央红军休整。现留存不少遗迹,值得一游。
红色遛娃之旅,小众的乡村旅游,自驾遵义播州区,住宿选择了枫香镇枫香苑,环境不错,旁边就有一个苟坝会议陈列馆,免费。场馆不算特别大,但值得看看,进门就是主席提着那“一盏马灯”,带孩子了解历史,虽说可能年纪小还不是很懂,但是教育不能停。
苟坝会议陈列馆令人印象深刻。馆内珍贵的历史图片、实物及详实文字,生动展现革命先辈奋斗历程。苟坝会议陈列馆,革命火种传承的不朽殿堂。馆内展陈细致入微,历史脉络清晰可触,先辈精神如星闪耀,指引后人不忘初心,于岁月长河中永放光芒,激励吾辈奋勇前行续荣光。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让人深刻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