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1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10502+
所在地址: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52-7992655
简介信息:云冈石窟是大同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 所属云冈区区号是14021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云冈镇内
靠近云冈石窟内
时间:2025-05-21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10502+
所在地址: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52-7992655
简介信息:云冈石窟是大同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 所属云冈区区号是14021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云冈镇内
靠近云冈石窟内
热门评论
🌈云岗石窟,开凿始于北魏时期的公元398年,能工巧匠的先人们持续开凿了约150年👍。是我国著名的4⃣️大石窟群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由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是我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云岗石窟,来到石窟,仿佛穿越了千年,已🈶️1500多年历史的云岗石窟,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而驰名中外。每尊大佛都🈶️自己的艺术魅力与特征,每窟都各具特色👍,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是艺术与历史的的完美融合。石窟艺术群中的彩塑,在匠人们精心的雕刻下,工艺、彩绘技术令人叹为观止,也是能工巧匠们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与传承者。
中国建筑史上的栋梁,梁思成夫妇总共来过山西四次,第一次第一站就是山西大同和应县。1973年9月,法国蓬皮杜总统首次出访中国。作为第一位西方元首,他的到来举足轻重。总统在还没来中国之际就提出要去山西大同看看云冈石窟,原来他的爷爷早年在大同做传教士,知道这里的北魏皇家石窟是如何的威武壮丽,因此才有了总统的这一行。当年周总理带病亲自陪同,甚至大批拨款修复,更促成了自1974年至今长达几十年的云冈石窟修复工作。云冈石窟是公元五世紀世界雕刻芝木最高水平代表,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中国佛教艺术巅峰之作。梁思成评云冈石窟为“我国雕塑史第一次光彩”。采用本地砂岩制作,这种软材质的石头容易雕刻,但也容易变形,加上后山土壤特别容易吸水,很多通风不够好的岩洞,里面大部分已经再无残存。好在还是有很多精彩的石窟作品传世至今。虽然清代时的加上泥塑衣尽毁,但好歹是保护了里面北魏时期塑像生动的真容。唐代诗人宋昱曾这样形容见到云冈石窟的震撼感:“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象动,空里众灵飞…”一见之下,实在令人满心荡漾…感谢小段老师长达3小时的生动精讲和带队指导,真实见证了土壤中的断层,这甚至让最初修佛像的规划东移了几百米…在为云冈石窟那些令人赞叹的细节感动之余,难以想象的是曾经的运煤专线离现在的石窟位置只有几米,窟里被吹进煤灰,整个石像都变得黑黑的…甚至有些石窟旁边就有人家居住,因为生火做饭不但把正上方石像熏黑不说,借着有房子的便利直接登顶把被整块石像偷走,实在令人泪目…云冈石窟沉甸甸的历史,看了与在莫高窟见证同样令人心疼…曾经的“平城”辉煌早已不在,1500年以后世界大变,不知古代帝王与工匠会作何感想…
云冈石窟(YungangGrottoes),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11],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4][10]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10]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7]截至2023年12月8日,云冈石窟景区年度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2亿元。[12]中文名云冈石窟外文名YungangGrottoes地理位置山西省大同市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所处时代北魏保护级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关星图中国世界遗产共59个词条13.0万阅读长城入选时间:1987.12莫高窟入选时间:1987.12明清皇宫入选时间:1987.12、2004.7.1查看更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共40个词条37.5万阅读长城长城(The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依据长城形成了长城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省境内长度2498.54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现存长城文物本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20年11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莫高窟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明清皇宫明清皇宫(ImperialPalacesoftheMingandQingDynastiesinBeijingandShenyang),是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的合称,分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和辽宁省沈阳市。其中,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是明清两代中国帝王居住办公的场所。其中,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城发展史上的典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的皇宫建筑,是清王朝在中国东北地区创立和发展的见证。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4年,沈阳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与北京故宫项目合并,合称“明清皇宫”。查看更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93个词条7.6万阅读沈阳故宫辽宁省沈阳市福陵辽宁省沈阳市张店古城遗址辽宁省大连市查看更多三大石窟共3个词条1.4万阅读莫高窟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冈石窟云冈石窟(YungangGrottoes),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12月8日,云冈石窟景区年度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2亿元。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不仅对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重要影响(如香港天坛大佛),甚至远及东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如日本奈良东大寺、韩国石窟庵等均受其影响。查看更多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共339个词条124.1万阅读北京故宫博物院所处位置:北京天坛公园所处位置:北京颐和园所处位置:北京查看更多中国四大石窟共4个词条17.0万阅读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查看更多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共14个词条1.9万阅读云冈石窟时代:北魏莫高窟时代:北魏至元榆林窟时代:北魏至元查看更多山西省大同市景点共25个词条1.4万阅读华严寺华严寺(HuayanTemple),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下寺坡街459号,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华严寺建筑依东西轴线布局,总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整体分为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除两座主殿为辽金时期建筑外,其余皆为清朝时期重建。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居同类作品中的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1961年3月4日,华严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同火山群大同火山群是中国著名第四纪火山群。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东区指瓜园、神泉寺一带,有肖家窑头、鹅毛疙瘩等6座。盾状的肖家窑头火山由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组成,局部覆盖熔岩流;穹窿状的鹅毛疙瘩火山由玄武岩组成,无火山口。山西籍导演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曾在此取景拍摄。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是一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隶属于大同市文物局,位于大同市平城区太和路506号。大同市博物馆最早为大同市文物陈列馆,成立于1959年;1963年正式更名为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馆历经半个多世纪,馆址历经下华严寺、展览馆西厅、大同十中天文楼。新馆于2010年5月18日开工建设,2014年12月31日开馆迎客。总投资4.9亿元,占地面积51556平方米,建筑面积32821平方米。大同市博物馆下辖九座分馆: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大同红色记忆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明堂遗址博物馆、北朝博物馆、魁星文化博物馆、平城记忆馆、梁思成纪念馆、魏碑书法家张霭堂故居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000余件(套)。2020年,大同市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2022年,入选国家文物局指定第三批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名单。查看更多世界八大石窟共8个词条5.3万阅读大足石刻大足石刻(DazuRock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大足区境内141处摩崖造像的总称。其中,国家级有宝顶山、北山(含多宝塔)、南山、石门山、石篆山、妙高山、舒成岩;市级有尖山子、千佛岩、峰山寺、圣水寺、陈家岩、普圣庙;区级有板昌沟等61处。造像约5万余尊,内容以佛教为主,道教次之,雕刻类别主要是高、浅浮雕,少数圆雕,极个别阴线刻。石窟造像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相齐名。大足石刻最初开凿于初唐永徽年间,历经晚唐、五代,盛于两宋,明清时期亦有所增刻,最终形成了一处规模庞大,集中国石刻艺术精华之大成的石刻群,堪称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大足石刻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整而著称于世;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世所罕见;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史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从唐末至宋代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格以及民间宗教信仰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有重要贡献,具有前期各代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1961年国务院公布莫高窟、榆林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不仅对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重要影响(如香港天坛大佛),甚至远及东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如日本奈良东大寺、韩国石窟庵等均受其影响。查看更多山西十大景区共10个词条4.7万阅读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2004年,五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2009年6月,五台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1986年12月8日,平遥古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与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7月20日,平遥古城获批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云冈石窟(YungangGrottoes),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61年3月4日,云冈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12月8日,云冈石窟景区年度游客人数突破300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2亿元。查看更多词条图册1概述图册25词条图片12云冈石窟金银币3云冈石窟雕像17云冈石窟旅游风景相册6云冈石窟金银币图册34热门图片42景点风景图2参考资料图册查看更多历史沿革建筑特色主要建筑文物价值文物保护门票收入旅游信息相关事件地图信息TA说参考资料历史沿革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文成帝复法后的和平年间(460-465年),兴盛于孝文帝都平城的太和年间(477-494年),衰微于迁都洛阳后的北魏后期(494-525年),前后约60多年。[2]初唐以后,平城(今大同市)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1]贞观十五年(641年),平城(今大同市)守臣重建(大石窟寺)。—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金碑》[1]元朝时期,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明朝初年,大同云冈再度荒废。明嘉靖年间,始称云冈。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1]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大同市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云冈石窟佛像建筑特色云冈石窟与中国诸多石窟寺比较,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5]云冈石窟主要建筑综述云冈石窟的绝大部分都是北魏中后期雕造的。参照考古学家宿白的研究,依据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云冈石窟可分三期。[3]兹列表如下:分期\\t年代\\t洞窟编号\\t形制与造像特点第一期\\t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t1.云冈石窟16-20窟(“昙曜五窟”);2.根据主像内容和布局又可细分为两组:①18、19、20窟;②16、17窟\\t①各窟大体上都模拟椭圆形平面、穹窿顶的草庐形式;②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佛、当今佛和未来佛)和千佛;③主像形体高大,占据窟内面积的大部分。第二期\\t约自文成帝以后以迄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以前的孝文帝时期(465-494年)\\t可分五组:四组“双窟”:①7、8窟(第二期石窟中最早的一组,大约完成于孝文帝初期);②9、10窟(略晚于7、8窟,大约为“太和八年(484年),十三年(489年)毕工”的石窟);③5、6窟(约在孝文帝都平城的后期,这组双窟的主像都是三世佛)④1、2窟(是一组塔洞。还包括未完工的第3窟,原为大型洞塔设计,但终北魏一代内部工程未完成,唐初利用未完工的塔身南面西侧开凿了倚坐大佛及其胁侍;雕造在已开凿的石窟壁面上的小龛,集中在11、13和16、17等窟中。);一组三个窟:⑤11、12、13窟。此外,云冈最大石窟第3窟内外北魏时的主要工程以及11窟外崖面上的小窟和20窟以西的个别中小窟也属第二期。\\t①平面多方形,多具前后室,但也有个别的类似第一期的椭圆形的草庐形式;②有的窟内中部立塔柱;③还有的在后壁开凿隧道式的礼拜道;④方形平面窟的壁面雕刻都作上下分层、左右分段的布局,窟顶多雕出平棋;⑤大像少,且造型不如过去雄伟,但形象的题材多样化,流行雕出世俗的供养人行列;⑥凸起式的衣纹,逐渐被简化的断面作阶梯式的衣纹所代替;⑦汉魏以来分层分段附有榜题的壁面布局、汉式传统的建筑形式及其装饰,日益增多;⑧佛像的服装,在第二期晚期也换上了新型的褒衣博带式的样式;外来的佛教石窟艺术,在北中国,就是在这个时期,较显著地开始了逐渐东方化⑨出现利用已开凿的石窟壁面,雕造小龛的做法,有单像龛、并列像龛以及重层的像龛;第三期\\t魏孝文帝太和19年~北魏正光五年(494-524年)\\t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4、14、15窟和自11窟以西崖面上部的小窟,还有4一6窟之间的中小窟,大都属于这一期。此外,第一、二期窟中,也多有第三期补刻的小龛。\\t①没有成组的窟,中小窟多,布局多样的小龛遍布云冈各处;②洞窟内部日益方整,塔洞(4、5窟之间的未编号塔窟和39窟)、千佛洞(14、15窟)、四壁重龛式(约20座)和四壁三龛式(约30余座)的洞窟,是这时流行的窟式;③窟口外面的崖面上出现了券面和力士等雕饰,这种雕饰愈晚愈繁缛。第二期布置在窟内的那样丰富而生动的浮雕场面,这时已很少见。个体形象中也没有出现新的式样,但造型愈来愈瘦削,衣服下部的衣纹越来越重叠。龛楣、帐饰也越来越复杂。
10月6号去的。排了20几分钟先进去的5号窟其余的排队3分钟以内都能进去。有一些洞窟进去确实是人挤人很可怕但是做好了心理准备就觉得还好。买了讲解器30元大家记得自己带耳机.否则要一直手拿着。停车场大家早点去可以停到A区我们在B区到售票处要走10分钟可以接受。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宝库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始建于北魏时期,始建时间大约为公元460年,由当时的高僧昙曜主持开凿。石窟整体依山而建,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45个主要洞窟和250多个小型洞窟,内有51000多尊佛像。云冈石窟的雕刻艺术融合了古印度、希腊、中亚等多种风格,同时体现了中原汉文化的影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石窟内的佛像造型各异,神态生动,其中以第五窟以及昙曜五窟(第16至第20窟)最为著名,这几座石窟的佛像气势恢宏,工艺精湛,是北魏佛教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除了佛像,石窟内还有大量的飞天、供养人、佛传故事等精美的浮雕,它们不仅展现了佛教的教义,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文化及历史背景。云冈石窟不仅是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佛教传播及北魏社会的重要历史遗存。经过1500多年的风雨侵蚀,云冈石窟虽有部分损毁,但其壮丽与雄伟依旧令人叹为观止。它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被誉为“石雕艺术的博物馆”。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甘肃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首屈一指。之前一直在知识点上背诵,今天终于得见真颜。几十个大洞窟几百个小洞窟几万尊佛像,再多数据的堆砌都比不上视觉冲击的震撼!一批批雕刻工匠,在岩石上夜以继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愣是把这个世间奇迹给一点点建成了,这需要多么强大多么持久的信念和毅力,再多的形容词再精美的语言都不足以形容此刻的震撼和发自内心的钦佩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云冈石窟,此生肯定是要来看一次的。有个小建议,在非节假日的下午四点左右入园参观,才能减少排队的烦恼,才能看的爽![点赞][惊叹][种草]
景区提前十分钟开门,网上预约买票,到门口刷身份证就行了,还是方便快捷的,不过有的人排队到了门口,没预约,耽误了时间。住艾莱酒店把行李放在了酒店轻装参观,感觉真好。别看门口的游人挺多,进了景区人一分散,就感觉没那么多人了。我们预约了一个导游讲解,在高僧昙曜像下集合,这次导游只带我们5人,除了我们一家三口,还有一对父女。每人80元,我们三人240元。大同是北魏的都城,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还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石窟是用石刻艺术方式记载了佛教,北魏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先后用了近6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四万余人。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51000多个。导游讲解时间从9点到12点,讲解的非常棒。这也是参观最累的一次。
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云冈石窟的绝大部分都是北魏中后期雕造的。依据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发展,可分三期。第一期:16-20窟 “昙曜五窟”。各窟大体上都模拟椭圆形平面、穹窿顶的草庐形式;造像主要是三世佛(过去佛、当今佛和未来佛)和千佛;主像形体高大,占据窟内面积的大部分。第二期可分五组。四组“双窟”: 7、8窟;9、10窟; 5、6窟; 1、2窟;一组三个窟: 11、12、13窟。这些窟平面多方形,多具前后室,但也有个别的类似第一期的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有的窟内中部立塔柱,还有的在后壁开凿隧道式的礼拜道;方形平面窟的壁面雕刻都作上下分层、左右分段的布局,窟顶多雕出平棋。这一期大像少,且造型不如过去雄伟,但形象的题材多样化,流行雕出世俗的供养人行列;佛像的服装在第二期晚期也换上了新型的褒衣博带式的样式;外来的佛教石窟艺术,就是在这个时期较显著地开始了逐渐东方化。第三期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没有成组的窟,中小窟多,布局多样的小龛遍布云冈各处;洞窟内部日益方整,塔洞、千佛洞、四壁重龛式和四壁三龛式的洞窟,是这时流行的窟式;个体造型愈来愈瘦削,衣服下部的衣纹越来越重叠;龛楣、帐饰也越来越复杂
云冈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云冈石窟,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开凿历史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建筑特色与我国诸多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既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20窟——最具代表性的旷世佳作第20窟是云冈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之一,亦为大像窟,位在五窟西端。由于前立壁的崩塌,使得佛像显露在外,故而又称露天大佛,清末民初称为“大露佛”。前立壁的崩塌的时代,据窟前考古推证,约在北魏当年。辽时建有木构窟檐,后毁于兵火。露天大佛高约13.7米,端坐于石台座之上。佛首磨光肉髻,方圆面相,广额丰颐,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大耳垂肩;眉间施白毫,嘴唇略薄,唇上、下巴有八字胡须。眼中瞳孔为琉璃镶嵌,大约是在辽代安装。佛身挺拔壮硕,两肩宽厚,着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质地厚重,衣褶自然流畅,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大佛内衣轻薄贴体,整体疏密得当,雕刻工艺精湛。大佛神情庄严,慈祥泰然,结跏趺坐,双手于腹间相会叠加,呈禅定手印。可惜手部与双腿风雨侵蚀,雕饰全无。但是大佛姿态雄伟,气宇轩昂,生气勃勃,融合东西方雕塑艺术于一体,是兼备了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造像珍品。🏯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售票)。🏯门票信息1️⃣全价票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20元,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100元;2️⃣满60周岁以上老人,可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免票;3️⃣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4️⃣残疾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公安民警等凭有效证件均可享受免票政策。🏯地址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云冈镇1号云冈石窟(山西省大同市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交通信息1️⃣火车🚄大同火车站:坐快速旅游603直达或者4路公交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大同南站:大同南站坐31路公交车到北馨花园小区站下车,步行到惠民里站坐20路公交车到云冈路同泉路口站下车,步行到五里店机电城站坐快速旅游603到云冈站下车。2️⃣汽车🚌大同长途客运站:在魏都大道儿童公园旁边向南步行至三医院坐17路公交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大同新南长途客运站:坐28路公交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3️⃣飞机乘坐机场大巴至大同宾馆后换乘17路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4️⃣自驾🚗北京出发:从清河收费站进入京藏高速(G6),沿京张高速(G110)----宣大高速(G109)----京大高速至大同市区,沿御河西路向北至迎宾街-----西环路-----云冈路,沿云冈路向西直达景区。🚗太原出发:从大东关入口进入二广高速大运段(G55)北行至大同绕城高速,在云冈口出高速公路,沿云冈路向西直达云冈景区。🚗呼和浩特出发:向东沿京新高速(G110)至集宁,沿二广高速(集丰高速段)南行至大同环城高速云冈口出高速,沿云冈路西行到达景区。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从北京出发开车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可到达!交通便利!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到大门口可以租一个讲解器或者拼团租个讲解员也不错,对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云冈石窟深度游点评攻略】——走进石刻艺术的殿堂云冈石窟,这个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汇聚了佛教艺术之精华,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朝圣。【景点概述】云冈石窟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之一,始建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45个主要石窟和51000余尊石雕佛像,每一尊佛像、每一处雕刻都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必看的窟洞】-第20窟“音乐窟”:以其精美的音乐天女壁画闻名。-第5窟“莲花窟”:拥有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坐像,气势宏伟。【游览攻略】-提前规划行程:由于云冈石窟规模庞大,建议提前查看地图,合理规划游览路线。-购买解说服务:现场有专业的讲解员,或是租借自动讲解器,能帮助更好地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身穿舒适服饰:考虑到需要步行和爬梯,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和服装。-适当分配时间:每个石窟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妨按兴趣和重要性适当分配停留时间。【最佳参观季节】春秋两季是游览云冈石窟的最佳时期,天气适中,景区游客相对较少。【摄影提示】-不要使用闪光灯:为了保护文物,禁止在石窟内使用闪光灯。-尊重规定:部分区域可能不允许摄影,请遵守景区规定。【注意事项】-爱护文物:不要触摸石刻,保持适当距离。-关注安全:部分石窟台阶较为陡峭,需注意安全。云冈石窟不仅是一处观光地,更是学习和体验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绝佳场所。在这座静谧的艺术宝库中,每一步都会让你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旅行攻略#佛教艺术#历史探访#石窟探秘#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