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0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00708+
所在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嘉定南大街183号嘉定孔庙内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21-59530379,021-59919581
简介信息: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上海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街道嘉定南大街183号嘉定孔庙内, 所属嘉定区区号是310114.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嘉定镇内
靠近嘉定镇街道内
靠近嘉定孔庙内
距离46.9米的嘉定南大街东
距离101.9米的塔城路/南大街(路口)东南
热门评论
嘉定科举博物馆设立在嘉定孔庙(文庙)之内,展示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展示着从隋唐到清末科举制度的演变历史,展示着从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的完整过程,还展示着状元服饰、作弊工具等等颇有实观意义的物件。适合对历史文化以及史实有兴趣者参观。
很好的免费景点。公交车下车走一会就到了,地方不算大,很清幽,展览路线也比较清晰。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展品,参观用时1到2小时。中国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三年一次的考试,逼仄的号房,一平方米大的地方,原来有两块板,可以自由拼接成书桌或者睡床,可以蜷缩着休息。长时间的考试对体力智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五一假期里面一个非常好的旅游免费景点。→可以让孩子们来感受一下以前的人,是怎样赶考作为科举的,怎样经过初审到复审到决赛,里面有互动的屏幕,可以让孩子们做一做,能看到鲤鱼跳龙门的壁画。→进公园门之前,门口还有两个非常古老的柏树和200年的桂花树。→随着屋内的图片和图片看过去,感受以前的科举公证公平。
嘉定“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嘉定孔庙内,是中国唯一以科举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展示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考试用具、状元卷等珍贵文物,生动还原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通过丰富的展陈和互动体验,博物馆深入解读科举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了解中国古代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要窗口,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化教育意义。
小时候来逛的嘉定孔庙这次重游新修缮的科举博物馆直接被惊艳到踏入这里参天古树连成绿荫🌳鸟鸣声声入耳古色古香的建筑瞬间把人拽进古代博物馆巧妙利用孔庙古建筑分割展区丰富的文物展品超立体呈现科举1300年兴衰史视觉和知识双重暴击最绝的是它的展陈设计科举在各朝各代的变革清晰明了布展路线超灵动明快的色彩搭配还穿插视频动画🎞️把朝代沿革讲得超有趣“一路连科”“独占鳌头”“鱼跃龙门”带学子来拜拜孔老夫子超有意义!互动体验直接拉满👏在还原的科举场景里答题沉浸式体验古代考生的紧张刺激而且这里超适合串联周边景点,科举博物馆+汇龙潭公园+法华塔+州桥+竹刻博物馆+嘉定博物馆,一站式解锁嘉定文化漫步古树绿荫间感受悠悠文脉🕙:周二-周日8:30-17:00(16:30停止入内)🎫:🆓
坐落于嘉定孔庙建筑群内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与沉浸式展陈,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千年历程。馆内不仅完整保存着明清时期的科举题名碑、殿试卷等珍贵文物,更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方式,让观众直观感受古代士子"十年寒窗"的求学历程。
前段时间去了趟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真的收获满满!博物馆坐落在嘉定孔庙,建筑古色古香,光是看外观,就已经被浓厚的历史氛围感染。一进门,便能感受到江南建筑的精致典雅,庭院深深,飞檐斗拱,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馆内展览内容丰富,从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到最后的废止,各个阶段都有详细介绍。文物展品也很有看头,有考生的试卷、夹带小抄的衣物、考试用具等,这些实物让我对古代科举考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那份清代麻布坎肩,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全是八股文,足见古代读书人在科举路上的艰辛和无奈。除了静态展览,这里的互动体验也很出色。在明伦堂,能参与科举考试答题互动,沉浸式感受古代考生的紧张。还有利用声光技术打造的殿试艺术景观,生动还原了当年殿试的场景,仿佛能看到考生们在考场上奋笔疾书,皇帝端坐高台的画面。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很好,讲解细致,遇到问题也会耐心解答。博物馆周边还有不少美食和特色小店,逛完博物馆还能顺便探索一番。唯一不足的是周末游客有点多,部分区域稍显拥挤。但总的来说,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很值得一去,既能了解历史,又能收获乐趣。
这个博物馆在嘉定孔庙内,就是一边侧廊打通形成的展室。有时间的话,停留看一下还挺有意思的。印象比较深的是上海的状元(大约八九位吧)中有三位出自嘉定,其实我觉得中状元和做高官也没啥必要联系,倒是活得更长或许机会更多点[笑哭]还有就是各地进京赶考的平均费用,以前读书考试的成本不低,升斗小民之家供个读书人不容易。
教化嘉定八百多年,第一次知道还藏着一家科举博物馆,就在新修缮过的孔庙内,一个人的午后,静静地走走停停,看看科举制度的变迁从前的科举应该比现在的高考更厉害些,真的是层层选拔个个精英,一举成名天下知,要我是范进,我也得疯
中国科举博物馆坐于落嘉定孔庙。“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寒门学子入仕途有了公平竞争平台。博物馆生动形象展现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兴盛乃至废止的全过程,以及它对亚洲、世界的深远影响,科举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演变:禅让~世袭~察举~九品中正(按品德才能选择)~科举。②隋炀帝杨广创设进士科,以考试选拔官吏,为科举考试之始。③宋真宗赵恒《劝学诗》鼓励读书应举。④清山西刘恺乡试朱卷(为防舞弊,阅卷人只能批红笔誊写考卷)。⑤清韩菼八股文状元卷。八股文固定格式,限制内容,束缚思想。⑥清嘉定名士钱大昕、王鸣盛读书情景。⑦清考生应试场景。⑧清抄满四书五经的背心,作弊用。⑨民国状元筹(可见科举等级)。掷骰子博筹子比大小。唐朝科举考诗赋,推动了唐诗繁荣。如果现在高考必考足球,何愁中国足球上不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