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80523+
所在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贾令镇中大街东5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镇河楼是晋中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贾令镇中大街东50米, 所属祁县区号是14072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贾令镇内
靠近镇河楼内
靠近中大街
时间:2025-05-28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80523+
所在地址: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贾令镇中大街东5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镇河楼是晋中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贾令镇中大街东50米, 所属祁县区号是140727.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贾令镇内
靠近镇河楼内
靠近中大街
热门评论
镇河楼小众的景点,开车路过下来看看,镇河楼为两层四檐歇山顶阁楼式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通高约18米,体量庞大,气势恢宏。楼顶的琉璃装饰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翼角层层上翘,斗拱整齐排列,宛如灵动的飞鸟振翅欲飞,精巧繁复的设计让人不禁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所折服,并非圈起来的,下面可以过人过车。
镇河楼选址暗含东方堪舆智慧,其基座正压昌源河故道龙脉七寸,三层条石垒砌的防洪墩台,将建筑整体抬升七米,恰与汾河百年洪水线形成精确的防御落差。楼体五重飞檐以28度角斜出,这种看似张扬的造型实为流体力学计算的结果——暴雨时节,檐角导流可将屋面降水甩离建筑基座五丈之远。建筑内部藏有精妙的水文监测系统:底层青砖墙面镌刻十二道水位警戒线,最高一道对应明万历四十三年的特大洪峰;顶层悬架的青铜浑天仪,既能观测星象又可测算水流速。更令人称奇的是楼体木构架采用"鱼骨式"榫卯结构,遇洪水冲击时可随波微摆而不倒,堪称古代弹性建筑的典范。
镇河楼俗名四楼门,位于祁县贾令镇。贾令镇原是晋国祁大夫贾辛的宅院,后是南北商旅不绝的驿站。古时候,昌源河经常发洪水,泛滥成灾,给祁县百姓带来灾难。为避灾免祸,于是就在贾令镇这块风水宝地上修建这座楼用来镇压河水,震慑水患,起名镇河楼。镇河楼正面匾额写的是“川陕通衢”,说明过去这里是商贾大道,是通往陕西、四川的重要道路;上面竖匾写的是“永镇昌源”,就是永远镇压着昌源河。
山西真是一个遍地都是文物古迹的地方!镇河楼算是小众古迹里比较出名的,没有门票,没有围墙,只有几个大爷悠闲地下棋闲聊,只有偶尔几辆车从楼下路过……几百年过去了,河没了,楼还在,几百年后他应该还在这里,不打扰可能就是最好的保护!
这里是山西祁县贾令村的镇河楼。几百年历史,全木结构楼。不开门参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只能在周围看看。比较破旧,夏天门洞里坐了很多老人乘凉。山西古建筑确实太多了,这个不算很优秀。由于不能内部参观,一些细节无法看到。
山西的那些过街楼第二弹(祁县)过街楼,简单理解就是跨在街道上的楼,地下可以通行。去年写过一篇,总共四座,这次再补四座[得意]图1-6,祁县镇河楼,在贾令村,按点评位置导航就可以找到,近期楼四周道路都在施工,只能把车停在稍远位置步行过去。明代早期建筑,距今六百余年,两层四檐歇山顶阁楼式建筑,保存完整,目前还在使用。附近村落比较原生态,妥妥的八十年代城镇风,有种恍如隔世的穿越感。图是7也在贾令村,距离镇河楼很近,现代仿古建筑,随手一拍[笑哭]图8-14,也叫镇河楼,但这个是在介休市西刘屯村,导航西刘屯村就可以,进村找找就可以看见,号称介休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规模不大但通体琉璃华美精致,不愧为琉璃之乡,目前也在正常使用中。图15-20为石屯村环翠楼,在介休,导航搜石屯村就可以。建于明嘉靖年间,同样为介休三大名楼之一,栏杆上的小狮子憨态可掬,楼身通体由黄绿琉璃覆盖,非常漂亮,尤其是从侧面观看,美感十足。至此,本文内三座再加上去年写过的四座,还有准备单独写的祆神楼,晋中和吕梁的古老过街楼算是告一段落,后续再开发下其他地区[狗头]
在古镇十字路口正中心,周围在修路,楼下面有很多老年人在聊天。古建筑本身还是不错,没有门票,上面有很多壁画
就在村子里,路非常难走,坑坑洼洼,车都拖底了,绕了半小时才找到。明代的建筑,保存完整,阳光下熠熠生辉,离太原很远,交通非常不便,也没有游客,山西文物太多,很多都保存很好,充满沧桑感,非常好看,震撼,附近没有其他什么好打卡的
祁县了贾令古镇里的镇河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依然雄踞在贾令村的主干线上,巍然雄伟,古朴生辉。据说慈禧太后西逃途中,路过这里,还驻足观赏,赞不绝口。镇河楼才是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才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而那些大名鼎鼎的钢筋水泥名楼,恐怕只是徒有虚名罢了。想看真正的古建筑还是来山西吧。
这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楼,没有钢筋水泥,也没安电梯,比所谓的四大名楼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数百年前,他也曾见证过中国商贸史上一个辉煌而又艰辛的时代,可是如今,他就默默的矗立在晋中大地上某一个小小的村落里,陪伴他的,只有周边那几百户朴实的村民,偶尔有些零星的旅行者用半个小时的时间过来看看他,感叹一番,然后上车离开,依旧会去春熙路,解放碑,大理,东方明珠,去那些人山人海的地方拍照发朋友圈!我们不是古建筑学家,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只是觉得这座楼真的好美,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美村子里有几家做熏肉的,据说传承历史跟镇河楼一样久远,味道非常好,有礼盒装,可以买来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