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20513+
所在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红塔大道30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877-2063860,0877-2065072
简介信息:玉溪博物馆是玉溪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红塔大道30号,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5-2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20513+
所在地址: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红塔大道30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877-2063860,0877-2065072
简介信息:玉溪博物馆是玉溪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玉带街道红塔大道30号,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聂耳公园旁边的砖红色二层建筑,大门口的拱形设计很像玉溪高铁站,不知道有什么呼应。每周二~周日09:00~17:00开放,门口刷一下身份证就行。大概有史前文化、古生物、青铜陶瓷这几个项目,最有意思还是非遗厅,需要弯腰细细欣赏
出聂耳公园后,都到马路对面,就来到了此次旅程的重要一站——玉溪博物馆。秉承着每到一个城市必会去当地博物馆的习惯,所以玉溪博物馆必须安排上。正好这次有瓦猫艺术展,展厅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瓦猫作品,有的威风凛凛,有的憨态可掬...真是形态各异。除了瓦猫艺术展,博物馆的其他展厅也让我大开眼界。这里展示了玉溪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一名对地方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我特意打卡了玉溪博物馆。整体而言,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优越,毗邻聂耳公园,周边环境宜人,但参观下来也有一些个人感受想分享。关于常设展览:建议丰富历史脉络与民族特色馆内现有常设展览内容稍显单薄,对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及城市历史的挖掘不够深入。例如,玉溪作为古滇国属地,江川、通海等地曾是明代屯军驻地(如前卫、后卫等村落名即源于卫所制度),这段历史在馆内未见系统呈现。若能结合“九·二考古发现”江川李家山青铜器群,进一步讲述滇中屯军文化与多民族融合的故事,相信会更吸引人。瓦猫特展:传统与潮流的惊喜结合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正在展出的“瓦猫——王子强、李萍瓦猫作品艺术展”。这个以云南非遗瓦猫为主题的特展,通过多媒体投影、互动装置和潮玩IP“瓦猫大人”,将原本高冷的屋顶图腾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文化萌宠。展览分为“喵”“嗷呜”“你好”三部分。
玉溪博物馆各展厅分布在一层,二层。先民足迹:玉溪史前文化展主要展陈通海杨家山遗址发掘的石器时代文物。生命圣地:古生物展来自澄江,帽天山,寒武纪早期生物化石,窥见生命之源头。锡艺春秋:个旧博物馆馆藏文物巡回展通过锡都个旧的文物展品,对于了解个旧,了解锡,锡制品大有帮助。技艺传承:玉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轻松了解该地少数民族的服装,节庆,戏剧等。土火之艺:玉溪陶瓷展多数为青花瓷,但是底色为浅黄褐色,文饰鲜活生动。文明之光:玉溪青铜文化展青铜器形制与中原地区大不一样,生动,写真的动物器型为主。作为北京热爱博物馆游客,虽然东西南北博物馆走过多多,玉溪博物馆给予我的印象深刻。
免费游览,门口刷身份证包过一下安检就进来了。目前一楼二楼都有展厅,除了日常展出的几个固定区域之外,还有临时展厅,现在展出的是瓦猫和一个书法系列。对于玉溪这个城市体量来说能有这样一家博物馆已经是很好了,很适合学生们学习和参观。
玉溪博物馆是必打卡地之一,关键是免费,由于带着行李门口的保安大叔特别好的让我把行李存到了门口旁边,馆内人很少,每个馆都值得慢走细细的去看,尤其是野生动物的馆实属让人震撼,所有的动物都神似真实,历史的延边也清楚。值得去。
比赛日下午没什么事情干,本着去一个地方就要去一趟博物馆的“出游原则”,搜索了下玉溪市的博物馆,还离得很近,无需提前预约,带着身份证门口扫证件就可以进入了。刚好赶上瓦猫的临时展,里面的猫猫都好可爱!这肚子一看就是斯芬克斯加肥版[笑哭]另外,今年顺应玉溪市的中超推广活动,在文创店凭借球票可以打95折,还有周边可以免费领取~
免费的!去的时候人很少,可能是本来这里的藏品也不多的原因。刚好碰到瓦猫艺术展,这个展挺可爱的,小朋友很喜欢看。整个博物馆分成了几个厅,我比较喜欢的是陶瓷展厅和国画艺术展厅,记录了云南从古至今的陶器制品,以及一些好的国画书法艺术作品。唯一遗憾的是博物馆的文创店卖的东西都没有玉溪特色,反而是跟风的一些艺术潮玩儿
玉溪博物馆超级nice第一次知道瓦猫就在博物馆深入了解瓦猫发觉她们好可爱呀来玉溪一定要来博物馆打卡瓦猫展
感觉有点标题党,外观装修和内容不匹配。外面装修非常大气,很大个场地和广场,一栋楼修的也很漂亮。但是里面展示的东西比较少,而且没啥特色,感觉是各地东西都弄了一点但也没有亮点。民族服饰的模特都是外国脸穿民族衣服,看起来怪怪的。一共三层楼,三楼还是办公区,一二楼也有一半办公区,不知道都办啥公。门口文创区有免费盖章打卡的的,记得带本。还有个电影院,去的时候错过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