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506+
所在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东大街88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77-65332488,0377-65333488
简介信息:内乡县衙博物馆是南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东大街88号, 所属内乡县区号是411325.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城关镇内
靠近内乡县衙博物馆内
距离34.7米的署右街东
距离157米的菊潭大街/县衙路(路口)北
时间:2025-05-23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30506+
所在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东大街88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0377-65332488,0377-65333488
简介信息:内乡县衙博物馆是南阳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衙东大街88号, 所属内乡县区号是411325.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城关镇内
靠近内乡县衙博物馆内
距离34.7米的署右街东
距离157米的菊潭大街/县衙路(路口)北
热门评论
全国保存最好的县衙—内乡县衙清代这里的县令是加同知衔的五品官员,现存的建筑是工部下来任职的章炳焘修建的,导游说他筹款的办法是打官司输了罚款,赢了捐款。元代诗人元好问曾在此地任职。明清民俗实物展的展品是武警部队运输部首任部长马庚寅大校捐赠的。这里的对联写的很好,比如这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今天来的这个地方号称中国第一座衙门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内乡县衙座北面南,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国家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们看历史的重要窗口。
前段时间去内乡县衙逛了一圈,真的太惊艳了!这座保存完好的古代县衙建筑群,有着“天下第一衙”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一踏入其中,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那古色古香的建筑格局,遵循着传统的封建规制,从照壁、大门、仪门,到大堂、二堂、三堂,层层递进,井然有序,让人不禁联想到古代官员在此断案理事的场景,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县衙内的楹联文化也十分出彩,每一副对联都蕴含着深刻的为官之道和人生哲理,“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短短数语,振聋发聩,让人对古代吏治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馆内丰富的陈列展示,从古代的刑具到官服,从文书档案到民俗文物,都生动地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让我对古代县衙的职能和运作有了清晰的认识。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想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游客,内乡县衙都绝对值得一去,在这里,你能收获一场沉浸式的历史文化盛宴。
在河南南阳的内乡,有一座声名远扬的内乡县衙。它作为我国保存极为完好的县级官署建筑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踏入县衙内部,便能看到众多悬挂的对联,每一副都韵味悠长,而位于三堂前的那副对联,更是备受瞩目,堪称其中的佼佼者。这副对联的上联写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联则是:“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追溯其渊源,此对联诞生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是当时的内乡知县高以永精心撰写而成。这短短数语,犹如一把智慧的钥匙,深刻地揭示了官与民、荣与辱、得与失之间微妙而又紧密的辩证关系。透过这副对联,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质朴而纯粹的民本思想,它穿越时空的长河,至今仍熠熠生辉,时刻提醒着为官者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内乡县衙游记》今春四月,游于内乡县衙,观其古韵悠悠,气势恢宏。县衙坐北朝南,布局严谨,中轴线上,照壁、大门、仪门、大堂等依次排列,左右对称,廊庑相连。大堂之上,正中高悬“内乡县正堂”匾额,庄严肃穆,令人敬畏。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明清时代,目睹昔日官吏断案、政务繁忙之景。县衙四周,古柏苍翠,绿草如茵,与古建筑相得益彰,更添几分静谧与庄重。游毕,不禁感叹古建筑之精妙,历史之厚重,亦思为政之道,应以民为本,公正廉明,方能长治久安。
内乡县衙,位于菊潭大街,门票45元展览亮点:里面有戏曲文化,比较适合老年人[笑脸],有时候节日不收门票🎫,关健看你能不能薅到羊毛了~展览内容:主要是还原一些古代人生活的场景,比如升堂候审,关押的牢房…总之挺大的,内容比较丰富,能想象到一些[笑哭]tips:1,建议打车或者步行前往~2,午饭后去合适,可以多逛逛,也有戏看~3,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就不建议去了[笑哭]
一个古县衙,半部明清史。现存最完整的县衙,沿着县衙中轴线一直往后走,中轴线两边有很多历史古迹:三省六部中各房实务的介绍;历代官服(飞禽走兽)介绍;官员和家眷居住和生活地方;县太爷升堂和断案地介绍;犯人居住的牢房和刑具;中国楹联文化博物馆,里面对联很有意思;在三省堂门旁边的对联值得每一位人去学习: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在河南内乡县,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重建清代,建筑由清光绪时正五品县令章炳焘主持营造,占地2万多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政权衙门实物和历史见证。有“北有古宫,南有县衙”,的美誉。
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修缮及扩建,逐渐演变形成了一组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官衙式建筑群。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光绪年间正五品知县章炳焘主持营建,体现了古代地方衙署的传统礼制思想。内乡县衙整体布局严格按照清代官衙建制而建,体现了古代地方衙署坐北面南、左文右武、前衙后邸、监狱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内乡县衙是中国古代官署衙门的珍贵遗存,是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内乡县衙被列为全国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对于弘扬廉政文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探访了内乡县衙,这座古衙门让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一进门,就被那对石狮的威严所震撼,它们静静地守护着历史的厚重。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庭院中,我仿佛能感受到古代官员的庄严肃穆。县衙的建筑群错落有致,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沉淀。特别是那副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让我深思官与民、荣与辱的辨证关系。内乡县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