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4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140705+
所在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人民中路216号附2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13887344825
简介信息:个旧步步高园丁小吃是昆明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人民中路216号附2号, 所属五华区区号是530102.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翠湖内
靠近华山街道内
靠近昆明君乐酒店内
距离9.8米的钱局街东
距离13.3米的人民中路216-1号
距离74.7米的人民中路/钱局街(路口)北
热门评论
为了找半坡小锅米线发现了旁边这家宝藏老字号,半坡全是排队的人,半天吃不上。看到了隔壁这家陆陆续续都是当地的爷爷奶奶进去,果断进去,完全不失望,是很老式的米粉店,口味也独特,小料碟都是自己打的。最豪华的过桥米线也才40一份,加上一碗甜酒酿别提有多舒服。
[薄荷]环境:在翠湖边巷子里。定位对的。[服务铃]服务:哎呀,没有。[米饭]口味:很好吃,确实是个旧尼口味,尤其是4还有脊肉筋和草芽,完美啊!推荐也试试特价的酸辣砂锅米线,口味重但是味道很到位,吃完浑身舒服了。一头大汗。
[薄荷]环境:小西门立交桥边上,离翠湖近,装修的干净卫生。[米饭]口味:脊肉筋米线,米线是细的干米线,肉筋有5小块,汤比较鲜。[服务铃]服务:中午12点到1点建议不要去,不要去,前面有二十一个人排队,排了近40多分钟,出餐速度太慢,老板一个人现切脊肉,人多凳子不够要等半天没坐位,等很久都没人来收碗筷,服务员不够,服务员手脚也慢。烤豆腐也很慢。[糖果]性价比:小碗米线11元。加草芽要3元,就几片,不划算加,性价比低。大部分别家的草芽过桥米线店12元有两个肉冒草芽免费米线随便吃。住在旁边可以去吃,专门跑一趟就没必要。
在翠怡酒店对面的个旧风味米线店,从早上吃早点开始,中午晚上都有吃的。出餐很快,辣口的砂锅煮品味道很油腻浓郁,有辣味,有酱香味,加草芽很清甜,草芽品质挺好,嫩嫩的,加脊肉筋也是新鲜冒的,米线还可以选红米线。大锅煮品品种很多,也可以加其他帽。过桥的配菜也很丰富,两个鹌鹑蛋,其他肉质也很不错。
想念个旧的米线了,在店里听到老板讲话确实是个旧人。「脊肉筋米线」脊肉筋的比其他贵1块钱,个人还是觉得脊肉筋比汆肉更好吃。米线烫过头了点,吃的时候有点碎。要是可以像在个旧吃的老板直接给放好麻辣就好了,自己加不知道加多少量合适。加草芽要加三块钱。比不上个旧本地的,但在昆明还是可以的。
这天中午本来是想吃半坡的,到了一看满满当当都是人,没有座位。想起阿赖跟我推荐过旁边的个旧米线,于是就试试它家吧。饭点时间店里人也不少,不过除了一楼,还可以上二楼坐,位置比较多。它家招牌应该是汆肉米线,但看着价目表,我和小健子都突然想吃砂锅。小健子要的麻辣小锅面,我要的清汤砂锅卷粉。感觉卷粉不太入味,清汤还是清淡了些。面的话不是鲜面,口感像家里煮的面条。还要了10个烤豆腐,这个是当日最佳,确实是地道石屏豆腐,而且豆腐蘸料还可以自调。服务态度是好的,但所有东西都需要自己到窗口抬,包括一家带小孩的点了过桥,居然也喊自己抬,真是第一次碰到。也有可能是因为窗口这里有好多佐料吧,除了常规的酱油辣椒之类,薄荷和香酥也是随便放哦,这个可以好评。下次如果来,我要试试招牌的汆肉米线,闻到旁边大哥的碗里香喷喷,是我喜欢的藤椒味[笑哭]但以这次的砂锅而言,真的比较普通。
去个旧玩的时候就发现一家很火的店一直心心念念的想吃终于开到昆明环境比较干净清爽操作台是可以看到的厨房也很干净清爽老板很热情会耐心的介绍菜品汤真的很好喝菜品也很新鲜份量也很足味道真没有的说就是个旧吃到的味道重点重点可以吃到个旧才有的羊乃菜
很正宗的个旧味道,点了个砂锅麻辣米线,汤底味道很浓郁,麻辣味十足,加了份鸡肉筋,6块钱的鸡肉筋肉太多了,一碗米线半碗料,下次要试试焖肉米线,墙上的老照片都是个旧人小时候的回忆
顺手看到这家就去了,没吃过个旧的店,但听来吃的人说一直在他家吃,应该不错。走到店里已经过饭点了,骨头肉的没了,草牙也没了,就吃了其他的米线,味道还是不错的,至少在昆明算不错了。但是,但是我吃到一半时,差点一嘴吞下一根4.5厘米长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如图所示。一开始以为是根刺或者是碎骨头,但又不容易掰断,后来带回去研究了下,有点像是竹篓上掉下来的。当时想去找老板问的,但看到老板娘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也就算了,应该也是不小心弄进去的。生意好的同时,建议店家同样关注一下操作流程,仔细检查食品,这个东西要是真吞下去,估计得进医院弄了,算我运气好。
个旧步步高园丁小吃是个旧当地二三十年的老店了,据说是当地居民吃了二十年的早点摊子,现在来昆明开店,位置就在半坡小锅米线旁边,老板娘就是地道的个旧人,一口红河州口音很亲切,大家一定要来试试。「汆肉米线」清汤里浮着红米线现切的猪里脊片得薄透滚汤里打个转就熟透韭菜葱花混着油辣椒浮在表面趁热嗦一口肉片裹着米线滑进喉咙连汤带水喝到碗底发际线渗出的汗珠最懂这碗的熨帖「杨乃菜酸辣砂锅米线」红泥小砂锅咕嘟着端上来杨乃菜的特殊香气直往鼻尖钻米线吸饱了酸汤嚼起来带着砂锅特有的焦香沫肉在汤里泡得入味就着晨光呼噜下肚整个人都跟着砂锅一起暖起来「烧豆腐」炭火铁网上烤得金黄的小方块老板娘用筷子翻面的手势像在弹琴夹起一块蘸水辣子焦脆的外壳在齿间炸开豆香混着辣椒籽在舌尖滚烫配着米线吃不知不觉就能消灭结账时瞥见收营台的老照片挺有记忆感仿佛走进了个旧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