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0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70513+
所在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乔屯街道北新东道18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兴国寺是唐山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乔屯街道北新东道18号, 所属路北区区号是13020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乔屯街道内
靠近兴国寺内
距离172.4米的北新东道北
距离220.5米的北新东道/大城路(路口)西北
时间:2025-05-0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70513+
所在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乔屯街道北新东道18号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兴国寺是唐山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乔屯街道北新东道18号, 所属路北区区号是130203.
准确位置是在靠近乔屯街道内
靠近兴国寺内
距离172.4米的北新东道北
距离220.5米的北新东道/大城路(路口)西北
热门评论
大唐兴国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大城山主峰南侧。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朝,相传唐王东征时曾驻扎于此,得胜归来后见该寺,取希望国家兴旺之意,故名兴国寺。大唐兴国寺香火旺盛,各地的善男信女都开朝拜祈福,该寺免门票。
兴国寺本来只是顺路来的一个景点。到访后,令人不得不对这座寺庙心生敬畏。我们到时正好遇到僧侣在诵经,信徒们虔诚的跟随着。我觉得这是一座鲜活的寺庙,它不是建在那里等你来,而是通过其他方式引导你到这里来,可能是因旅行参观,可能是因信仰,也可能是你有所求。等你到了这里,你便会融入进这里。寺庙内的功德墙还在添加新的名字,树下还有认养牌,还有很多很多。总之,你来了,就能感受到它的气息。我们一行人参观后都频频点头,觉得不虚此行。这里整体面积不算大,停车位也不多,建议避开高峰过来。
[种草]大唐兴国禅寺,位于唐山市大城山公园旁,是唐山市的旅游景点和标志性建筑之一。[评友]据资料记载,初建于公元645年唐朝贞观十九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十万大军东征得胜驻驿于大城山后,取兴国安民、国家永世兴旺之意,而钦定建造“兴国寺”。1900年重建,又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被毁,2003年12月原址复建。主体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万佛堂。东西两侧有钟鼓楼、财神殿等。[调皮]寺院周围层峦叠翠、草木葱郁,与凤凰山咫尺相望,南门正对面还有培仁历史文化街,穿过文化街就是唐山博物馆,外来的游客可以一并参观。这几处都是免门票、免预约的,非常友好。而且停车方便,停车费2元/小时。
总体印象唐山大唐兴国寺是一座融合了唐代建筑风格与现代宗教文化的寺院,整体庄严肃穆,环境清幽,适合礼佛、静心或文化游览。虽然并非历史遗迹(为现代复建),但设计考究,能让人感受到盛唐佛教的氛围。亮点推荐唐风建筑宏伟:寺院采用仿唐式建筑,飞檐斗拱、红柱金顶,拍照非常出片,尤其适合汉服爱好者取景。文化氛围浓厚:寺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等,佛像庄严,展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特色。环境清静雅致:院内绿树成荫,香火缭绕,远离城市喧嚣,适合冥想或放松心情。免费开放:无需门票,游客可自由参观,部分法事活动可自愿参与。不足之处历史感有限:由于是近年重建,缺乏真正的古刹沧桑感,若追求千年古迹可能会略有遗憾。规模中等:相比一些著名古寺(如少林寺、灵隐寺),整体规模较小,游览时间约1-2小时即可逛完。交通略不便:位于唐山市区外围,公交班次较少,自驾或打车更方便。游览建议📅最佳时间:清晨人少时前往,体验更佳。📸拍照打卡:大雄宝殿前、钟鼓楼和庭院回廊都很适合拍古风照。[双手合十]礼仪注意:保持安静,勿随意触碰佛像,尊重宗教习俗。如果你是佛教文化爱好者,或想找个清净之地散心,大唐兴国寺值得一游;但若期待“千年古刹”的历史厚重感,可能需要调整预期。
[打卡]位置:唐山市路北区北新西道与卫国路交叉口,老唐山文化腹地!毗邻大城山公园,公交64路/99路直达“兴国寺”站,自驾可停寺前免费停车场,周末遛弯儿、祈福超方便~[评友]环境:🏯唐代风格古刹,红墙黛瓦禅意十足!庭院古柏参天,香炉青烟袅袅,梵音绕梁瞬间静心。大雄宝殿金身佛像庄严震撼,檐角风铃随风轻响,后院还有百年银杏树,秋日满地金黄美到窒息~[送星星]游览体验:🌸免费开放+小众清净!可请香祈福(10元起),义工阿姨热情讲解寺庙历史(唐山大地震后重建的文物)。晨钟暮鼓仪式感拉满,偶遇僧侣诵经可静坐旁听。拍照强推红墙光影和银杏古树,汉服打卡秒出大片![打勾]性价比:💰香火钱随喜无压力,寺内免费赠清茶解暑!隔壁素斋馆强推香菇素面(15元超大碗),手作绿豆糕甜而不腻~小贴士:✅入寺忌短裙/拖鞋,保持轻声慢行,佛堂内勿拍照~✅初一/十五香客较多,建议早9点前到,避开人流!✅周边2公里有培仁历史文化街,复古建筑+咖啡厅超好逛~
大唐兴国禅寺始建于公元645年,即唐朝贞观十九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曾夜宿大城山,得胜归来后在此建寺,取兴国安民、国家永世兴旺之意,定名为大唐兴国禅寺。该寺历经辽、金、元、明、清至建国初期仍有僧人主持佛事活动,后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寺院被毁。2003年12月6日,大唐兴国禅寺复建奠基。建筑风格采用复古式唐代建筑风格,整个设计集中国唐代寺院建筑艺术之大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主体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万佛堂。山门高大巍峨,飞檐斗拱;天王殿的莲花形斗拱精巧华丽,黄色琉璃瓦剪边熠熠生辉;大雄宝殿高斗拱、单檐歇山顶,庄严肃穆,是唐山市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一个传承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
唐山景点打卡——《兴国寺》唐山市的《兴国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大城山主峰南侧。《兴国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得胜归来后在此建寺,取兴国安民、国家永世兴旺之意,定名为兴国寺。历经辽、金、元、明、清等朝代,至建国初期仍有僧人主持佛事活动。然而,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寺院被毁,此后荒寂了数十年。2003年12月开始在原址复建,2013年9月7日,大雄宝殿、观音殿举行落成庆典圣像开光法会。《兴国寺》为古建仿唐式寺院,整个设计集中国唐代寺院建筑艺术之大成,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寺周层峦叠翠、草木葱郁,与凤凰山咫尺相望。主体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万佛堂,体现了唐式古代建筑博大恢宏的气势及宗教的庄严气氛。《兴国寺》成为满足广大信教群众正常佛事活动的宗教场所,众多佛教信众在此进行修行、法会等活动,弘扬佛教文化。作为唐山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大城山,原名唐山,后唐一位李姓将军屯兵于此,因此山上有兵营的石城遗址留存,因这座唐山与市名相同,为了区分,就被称为大城山了。大唐兴国禅寺坐落在大城山南麓西侧,正门距离街道很近,加上山势陡峭,台阶很高,香客与游客都从正门东侧的停车场进入,因为山势的原因,进入寺庙拾阶而上,殿宇屋顶层层叠叠,颇具雄伟之势。感觉这是一座刚刚修建不久的寺庙,西侧的方丈院的下面,曾经的水沟被修建成一座蓄水池,看起来也很有气势。游览寺院主轴线以后,可以来西侧看看。据说这座寺院起源于金代,几经迁徙,最后才真正落脚于此。寺庙旁边不远处是大城山公园正门,里面有植物园和动物园,也有一些遗址。对面是培仁学校旧址,也是一处不错的文化休闲街区。不远处还有启新洋灰公司旧址,一路走下去,唐山的历史脉络尽收眼底。
唐山兴国寺的历史背景如下:兴国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曾在此地夜宿大城山,得胜归来后,为寓意国家兴旺、民众安居,修建了这座寺庙,并命名为“兴国寺”。随着时间的流逝,兴国寺历经辽、金、元、明、清各代,至建国初期仍有僧人主持佛事活动,在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然而,文革期间兴国寺遭到破坏,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更是被彻底摧毁,此后荒废数十年。因寺院周围遍植花椒树,民间又传称花椒寺。直到2003年,为满足信众宗教活动的需要,经佛教团体多年努力和有关部门批准,兴国寺得以在大城山原址复建,并于2013年9月7日举行了落成庆典和圣像开光法会。复建后的兴国寺占地面积71.7亩,为古建仿唐式寺院,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是建筑艺术与宗教场所的结合。如今,兴国寺不仅是佛教信徒的朝拜圣地,也是人们领略唐代佛教文化、感受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场所。
春节期间来唐山旅游参观了位于路北区乔屯街道的大唐兴国禅寺。这里采用复古式唐代建筑风格,大唐兴国禅寺主体建筑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万佛堂。规制完整,规格较高。这里背靠大城山,地势高远,可以俯瞰城市景观,树木葱茏,风光优美。建筑的设计遵循唐朝风格,造像精美。此处香火旺盛,僧侣和居士众多,法会活动完备,很值得参观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