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21018+
所在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大西街37号(大皮巷与清远街交叉口西北10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18635211024
简介信息:开化寺是大同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大西街37号(大皮巷与清远街交叉口西北100米),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10-22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21018+
所在地址: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大西街37号(大皮巷与清远街交叉口西北10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18635211024
简介信息:开化寺是大同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古城街道大西街37号(大皮巷与清远街交叉口西北100米),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大同古城藏着座时光博物馆:开化寺的一砖一瓦,都在说千年故事】踩着大同古城青石板路往里走,过了四牌楼再拐个弯,视线突然被一堵爬满青苔的老墙牵住。墙头上探出几枝石榴花,红得扎眼,墙下那方褪色的木匾倒安静,"开化寺"三个字被风雨磨得温润,倒像是从千年前的晨光里走出来的。听守寺的老人说,这寺始建于唐代,那会儿不叫这名,后来辽金年间重修,才算定下如今的规制。站在殿前仰头看,檐角的斗拱叠得真有意思,不像别处的那么张扬,这儿的每一层都收着劲儿,像老匠人捏着分寸的手,把力藏在木纹里。最妙的是殿顶那几尊琉璃脊兽,历经几百年日晒雨淋,釉色反倒透着种沉下来的光,绿的像陈年翡翠,黄的像蜜蜡,风一吹过,脊兽嘴里的铁铃晃悠悠响,倒像是在跟地上的人打招呼。进殿时脚步不自觉放轻,怕惊扰了满墙的壁画。西侧墙上画的是佛经故事,线条软乎乎的,人物衣袂飘得像云,仔细看才发现,画里僧人穿的僧袍边缘,竟绣着辽代特有的缠枝纹,想来是当年画工顺手加的"私货"。东侧墙有些斑驳,露出底下一层的底色,守寺老人说,那是明代重修时没铲干净的,底下藏着更早的宋代壁画呢。这么一来,一堵墙倒成了本翻不完的书,唐的骨、宋的韵、辽的巧、明的色,全在里头挤着。殿后有棵老槐树,树干得两人合抱,枝桠歪歪扭扭伸到殿顶,据说跟寺同龄。夏天来的时候,树荫能铺满半个院子,树下常坐着些街坊,摇着蒲扇说古早的事。有个大爷说,他小时候这寺还住着僧人,清晨能听见敲木鱼声,顺着巷口飘老远;还有人记得,寺门口曾有口井,井水甜得很,供着半个城的人喝。现在井填了,僧人也走了,但槐树还在,春天照样开一树白花,落得满地都是,踩上去软乎乎的,像踩着堆雪。临走时回头望,夕阳正落在寺门的匾额上,"开化"两个字被照得暖暖的。突然懂了,所谓开化,或许不只是佛法的传播,更是时光的慢慢浸润——让一砖一瓦都带着人的温度,让每个来这儿的人,都能在斑驳里摸到些生活的诗意。若你也来大同,别光盯着热闹的街,拐进这条小巷来看看,老寺不语,却藏着整座城的温柔。
天气炎热,突然下起了雨,丝丝凉意拂面而来。坐在寺中的台阶上,隐隐听见塔铃叮铃,大有“风动琅珰月向低”之感。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主要为明清时期的遗构。大雄宝殿的梁架结构保存完整,后檐柱头卷刹、荷叶角背及丁华抹颏拱等雕刻工艺精湛,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华严寺北边,门脸不是很显眼,门口的招牌是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讲述了大同曾经作为国都和边境重地的特殊意义。民族融合是个重大话题,在这样一个寺院里办这个主题的展览,选择从小处入手是很明智的,你可以看到茶、酒、佛、家具、冥器等等,总之民族融合就是,你这个真好玩,我也要;我这个挺好吃,你尝尝。然后,吵归吵闹归闹,反正大家就越来越像一伙人。[过程]游玩建议:对这个主题有兴趣的人,可以过马路去看看,但建筑本身已经没有什么特色了。该博物馆也是大同博物馆的下设单位,展出的文物里有很多件在大同博物馆本部也看到了,都是一式多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