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70713+
所在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渝建村126号(曾家岩地铁站2号口步行49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重庆加尔默洛女修会墙柱是重庆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渝建村126号(曾家岩地铁站2号口步行490米), 所属区号是.
时间:2025-07-27 作者:xino 来源:信息网 阅读:270713+
所在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渝建村126号(曾家岩地铁站2号口步行490米) 到这里去?
联系电话:未公开
简介信息:重庆加尔默洛女修会墙柱是重庆市信息网分类的信息, 地址在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街道渝建村126号(曾家岩地铁站2号口步行490米), 所属区号是.
热门评论
确实太冷门了,而且位置非常偏僻,要不是朋友带,自己根本找不到~“女修会”这个词印象中在电影《达芬奇密码》中听到过,跟宗教有关,现场看了实物,确实也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地方虽然偏僻,但地理位置还是不错的,背靠山面朝江,还能看到2号线经过(再次感叹2号线的魅力),周边也有不少地方可以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来看看吧~
曾家岩无意中溜达过来的,在一个住宅区里面。周边环境还算干净,也没人过来。曾经是一座占地约10000平米的加尔默洛女修会。如今,这里只剩下十根罗马柱与一面断壁残垣。中间一根完整的罗马柱十分显眼,柱头的装饰更为复杂,不是简洁的爱奥尼克式,而是繁复的科林斯式。在墙壁上方,还有两条横向的装饰花带,上部是欧罗巴风格的花叶纹,下部是极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回字纹。加尔默洛女修会的前身是12世纪中叶创建于巴勒斯坦加尔默洛山的教会,1869年开始传入中国。1918年,加尔默洛女修会在渝中区曾家岩龙家湾购置约15亩地,用于修建女修会,又称苦修院。1920年,重庆加尔默罗女修会在曾家岩成立,也象征着这个来自巴勒斯坦加尔默洛山的教会正式落地重庆。1920年,重庆加尔默罗女修会在曾家岩成立,也象征着这个来自巴勒斯坦加尔默洛山的教会正式落地重庆。清末民初年间,外国传教士纷纷入住上清寺区域,从龙泉洞经上下曾家岩至上清寺一带,开办了多所教会学校,今天的求精中学,曾经的淑德女子学堂、启明学堂等都是由教会创立。
历史渊源1918年,加尔默洛女修会在曾家岩龙家湾购置约15亩地,修建苦修院,1920年,苦修院完工,重庆加尔默洛女修会正式成立。1951年前,历任院长皆为外籍修女,1951年开始由中国修女万席珍任院长。1995年旧城改造时,苦修院被完全拆除,仅保留下这面墙柱。建筑特色-罗马柱:约十根淡黄色的罗马柱镶嵌在一面灰色的墙上,柱头上雕刻着精美的纹饰,中间一根与墙壁分开的罗马柱十分显眼,柱头为繁复的柯林斯式,体现出典雅华贵的风貌。-装饰带:在墙壁上方,有两条横向装饰带,上面是欧罗巴风格的花叶纹,下面是中国风的回字纹,这种中西合璧的装饰风格,体现出当时建筑对本地环境特色的融合。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加尔默洛女修会墙柱的罗马柱与装饰带雕刻精美,其建筑工艺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为研究西方建筑艺术在重庆的传播与融合提供了实物资料。-历史价值:它是重庆加尔默洛女修会历史的见证,反映了当时的宗教发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承载着重庆的城市记忆,入选了重庆市第五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从渝建村126号关圣梯入口而下,循着指示牌踏入一居民楼院落,即可看到重庆加尔默洛女修会的遗迹-饱经风霜的残墙和罗马柱。百年前修女们曾在这里默观祈祷、苦行修炼。这些残存的墙柱在岁月洗礼中默然伫立,见证了昔日的庄严与信仰,也诉说着城市深处那段被掩映的历史。
这个隐藏至深的遗址,跟着导航走都以为自己走错了,在老居民楼的夹缝中残存的两面墙,若不是有讲解标识,绝对就错过了。
原计划是走走曾家岩步道,误打误撞到了这里,没想到在居民楼偶遇了女修会墙柱,今天下了雨,闷热潮湿的状态走这边浑身也闷出了一身汗,但是在这边发现了很多老居民楼,看到他们的原生态生活,真的还是特别的惬意,回去还恶补了一下这个女修会的来历,还是蛮有意思~
去大阳沟菜市场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的。没得撒子特别的?
在一个老的住宅小区里面,不是特别好找,保留的不是特别完整,归入遗址类吧!
刷到好几次别人发的打卡,照片看着挺有感觉的,再一看地址就在我家后面不远,前几天下楼取完快递就顺便转过去看了一下。它是一面墙,字面意思,真的就是一面墙!其他什么也没有,2、3分钟就看完回家了。路过这边且时间充裕可以看一下,毕竟在重庆很难看到这种风格的建筑,但完全没必要专门来打卡😅
很喜欢母城的老旧房子,总在不经意间透露着曾经的岁月,好奇心驱使着我想知道有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疑问]就是这么一面残存的修女学堂墙柱,让我游走老房小巷,看到了与此风格迥异的一面⛪穿过窄窄的两墙之间,有种历史乍现一般往事浮沉,好似梦一般知道发生了什么,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老房树下休闲的老人看我们路过,还饶有兴致的和我们讲起了故事,这浅浅的缘分还真奇妙